“搬运”计划的挑战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ou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民工流、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四流合一,在春运期间汇聚。城际交通压力剧增,陆路运输尤其是铁路,压力急剧增大。具有明显时间性和方向性的春运交通,从较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周边城市到旅游景点的路线以及广东、北京、上海等站点纷纷扩散开来。搬运计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众多阻碍和困难接踵而来。
  挑战一 “鸭梨”山大的人口数量
  据统计,2016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29.1亿人次,比2015年春运增长3.6%。其中道路24.81亿人次,增长2.4%;铁路3.32亿人次,增长12.7%;民航5 455万人次,增长11%;水运4 280万人次,基本持平。而2017年春运的人数更是达29.78亿人次,相当于30亿人,每个人进行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旅途。
  所以说,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春运都是一次“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这个说法是不为过的。目前世界人口近72亿,春运相当于半个地球的人口大迁徙。美国人口约3.2亿,相当于9个美国人口大迁徙。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架不住人太多啊!
  挑战二 运力不能承受之“重”
  铁路的运行速度快,到发准时,安全可靠,票价与民航、公路运输相比更加实惠,是大部分人在进行中长距离的出行时最青睐的选择。但春运难也集中体现在铁路难,难在买票,难在上车,难在行车,难在快速集散。
  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2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2万公里,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平时基本能满足交通需求,但面对春运,交通供给能力仍显不足。
  具体到买票难!这与“人多车少”,买票途径不够丰富,售票系统不够便捷稳定,黄牛囤票有关。再加上检票、安检、候车、验票上车等过程,人多拥挤,喧闹嘈杂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部分车站不够现代化,体量较小,服务人员配备不够,售票窗口较少。春运期间乘客携带行李也较多,免不了拥挤和滞留,无法快速上车、落座、离站。站票过多更导致车厢拥挤闷热,甚至移动困难,舒适性大打折扣的同时,部分列车还出现超重超员的情况,行车安全也让人担忧。
  挑战三 时间的“束缚”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归家团圆,正月拜年走亲戚是悠久的传统民俗。当然历史上的迁徙,除了游子回乡,还有各路学子进京赶考的。对应到现代,那就是节假日过后,学生返校、打工者返城的情况了,但相较于古代,时间上的问题算是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了。毕竟,花费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在路上的,除了沿途顺道旅行的,还真的是很少见了。
  由于全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分散,对于离家远、工作忙、收入有限的人群而言,回家是一种奢求。而回家过年又几乎是唯一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确实是不容错过!
  而春节期间不仅人口流动大,货运需求也十分旺盛。除了要保障乘客回家,还要保障关乎国计民生的物资正常运输啊!所以客货冲突也是一大阻碍。
  挑战四 无法掌控的大自然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北方可能出现冷冬,南方局部可能发生冻雨天气。全国雾霾天气较多也会导致铁路、公路局部拥堵,飞机无法正常起降。尽管在交通路线的建设中,线路具体走向都尽可能地避开一些敏感的地质灾害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但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很难完全规避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尤其是山区的山洪泥石流对交通设施会造成重大的损害。
  自然灾害一方面影响交通通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后期修复的投资,增加了运输的成本。因此,从交通的规划角度来讲,更好地考虑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搬运”挑战背后……
  “搬运”计划面临挑战,交通运输的供求矛盾背后,是谁策划了这次搬运计划?又是什么促使了实施过程的困难出现?这个“锅”可别都扔给“交通工具”,资源分配和经济发展才是关键。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人、货流动也越发频繁。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猛增,物流需求增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思维开放,更加大了出行需求和频率;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样促进了区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观光人数增多较快。本就巨大的需求在春运中加大,使得我国交通供给能力显得不足。
  其次,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地区间货品与人口的流动,产生巨大的交通运输需求。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仍然较大,且集中分布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富余而廉价的劳动力大量涌入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而春节时段则是亿万异地工同时归乡之时,自然形成数以亿计的客流,造成了短期内极大的交通压力。
  而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个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过于集中于东南沿海或几个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近20年高校数次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成倍增长,且集中于大城市。各大院校放假時间相近,寒假返乡时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学生流。广大高校学生毕业后也更向往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日后回家也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回家、旅游群体。
  最后,不得不提及异地务工人员收入偏低及保守的户籍制度。对于大多数农民工和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大城市只是工作打拼的地方。由于收入不高,很难落户于大城市,不能真正融入并扎根城市,所以极大多数都选择回老家过年。假如能在大城市安家落户,奔波在路上的人也会少一些吧。
其他文献
D-1日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成功抵达目标星球。现在它的代号是“行星e”。豌豆皮很快就会给它一个新名字。来到这里,一切都还有点不适应。慢慢来呗,反正日子还长着呢(心中突然伤感)!  此时我们正在船上做各种准备,清点器材,其中最重要的是恶劣天气下使用的摄像和无线数据传输设备。通信采用迎风面很小的鞭状天线或坚固的围栏天线,效率比网状式和卡塞格伦低,但不易被吹飞和吹歪。设备也加了配重,虽然这让搬运变得更
期刊
洗个澡都能让工程师易一鸣如此开心,说明这件在地球上稀松平常的事情,要在太空环境中来做,是相当奢侈的。当然一大原因就是,水资源十分緊缺。虽然魔镜星球上80%都是水,但在最终准确报告下来之前,大家都不敢贸然使用这些水,因为那无疑相当于作死。那么,同学们知道宇航员们要在无重力的太空环境中洗澡,有哪些学问吗?  1.太空没有细菌,为啥还要洗澡啊?  虽然到了外太空,但人体还是要进行新陈代谢的,换言之,没洗
期刊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喜欢往自己身上安装电子器件的人有N个,但被国家认证的“电子人”,内尔·哈维森(Neil Harbisson)是唯一一个。这个头上顶着一根传感器的“天线宝宝”,是一位全色盲的艺术家。他的脑中被植入了色彩传感器,这根传感器可以将色彩转化为多阶音符,通过骨传导让他“听见”色彩。  E伯爵说:当我们还在困扰机器人觉醒后的世界时,人们却在用行动把自身的改造与机器结合。虽然目前将科技运用到人
期刊
2017年春运列车运行方案  2017年春运方案全路安排直通临客运行线280对,采用基本方案、应急方案梯次运力方案。  基本方案直通临客228对,其中节前196对,节后209对;应急方案直通临客节前53对,节后52对;同时,安排图定客车变更运行区段11.5对,其中节前10.5对,节后9对。  此外,安排夜间开行的临时动车组列车73.5对,其中基本方案47对、应急方案26.5对,均需停止相应高铁、客
期刊
平衡指数需UP↑  交通建设的发展受到经济的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和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们背井离乡、远赴大城市工作的本质原因。所以在保证东部地区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大开发中西部的力度,才能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差距,保证人员流动更为均衡,客流流量、流向也相对趋向均衡。  春运问题与城市中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类似,都是由于人们居住地点附近没有合适和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使得工作地点与家庭地点产
期刊
笔挺的制服,平整的领带,戴着一副酷酷的太阳镜,单手拖着飞行箱,走路带风,没错,这就是我——?一名飞行员。现在,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了我的日常:航线不是飞伦敦就是飞巴黎,工作时就是喝喝咖啡,顺带和同事讨论下要不要多加油,最大的烦恼就是与各种美女的情感纠葛。于是你对我羡慕嫉妒恨,恨不得立刻回炉再造,能够把我挤下去然后成为一名飞行员。  好了,别做白日梦了。你以为飞行员真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好?请先
期刊
地球·宇宙·人类  世界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它,在可预见的将来,答案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宇宙以百亿光年为单位,辽阔无边,而且正在继续膨胀。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尘埃。这样的宇宙图景无法不让人心生敬畏,回过头来,也会更珍惜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所要大力提倡的,就是要让这样的宇宙观深入到每一个人内心。  然而渺小的人类面对无垠的宇宙仍旧雄心勃勃。霍金和
期刊
前不久,一条消息刷满了各大社交网站的首页:NASA出大招,把黄道十二星座变成了十三个!(快看看你变成了啥星座?)还煞有介事附上一张图表,详细列出了“黄道十三星座”的起止时间。消息引得网友一片惊呼的同时,难得地招致了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的一致“辟谣”,各路大V纷纷愤而表示“我们不管这个/他们管不着这个”。虽然现如今专家的话不一定可信,偶尔还会被骂“砖家”,但意见从来没一致过的两路专家忽然统一起来,那就
期刊
宇宙惊人的年龄和庞大的星体数量,让我们对地外文明的存在抱有希望,也许在茫茫宇宙中的生命,都在抬头望着星星,并怀疑“大家在哪里?”而当我们真的与外星生命接触之后,如何一步步了解他们的文明,又将是一个十分麻烦的事情呢。  接触技巧  “打好前站、信息充足”  想研究外星生命的文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准备工作不做好,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可能会危及研究者的性命。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不同地
期刊
明星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书《未来简史》中放言:人类将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算法将战胜自由意志,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阶层!  在他的论述中,一切都是数据处理。如果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给这个系统增加效率的历史。  未来真的如此惊悚吗?事实上,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得不够均匀。  如果你错过了过去二十年间风起云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