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要追求什么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芬奇,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颗璀璨之星,带着令人惊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划过了世界历史的天空,同时也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迷案。他在绘画、解剖、工程、军事、光学、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等各个领域的非凡探索,第一次揭开了神学背后的世界,让人类得以窥见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奥秘。自达·芬奇辞世以来,对他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越是深入了解达·芬奇的研究领域,就越是会被其天才的思想所折服。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那些富有启发的设想,在穿越数百年的时光之后,竟然直接照进了现实——对地球引力、空气压力的研究;对人体内部结构的研究;对各种机械装置、军事设施包括汽车、飞机的研究;对地质地壳海陆变迁的研究;对光线与色彩学的研究……或许,他真正应该算是一位“上帝”之子,带着超越于时代的智慧之光,奏响了人类社会的一曲无与伦比、灿烂辉煌的交响乐诗篇。
  本书作者露西·图尔纳(Lucille Turner)1964年出生于伦敦西南部的海滨城市伯恩茅斯,她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法国人。在多年的翻译与记者的生涯之后,图尔纳现执教于法国的索非亚-安提波利斯-尼斯大学(Sophia Antipolis University),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文学与传播。本书英文原名应为《吉奥孔多》(Gioconda)。据传,《蒙娜丽莎》的主人公原名为丽莎·戈拉蒂尼,后来嫁给了丝绸商人弗朗西斯科·德·吉奥孔多。达·芬奇在为其作画时,丽莎已是吉奥孔多的夫人,故而书名为此。《蒙娜丽莎》这幅画的缘起、过程与结局与达·芬奇本人的人生遭际息息相关,从而巧妙地勾连起了他最重要的四个人生阶段。这样一种写作方式,与欧洲文学史的著名小说体裁——成长小说,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小说的主人公达芬奇虽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却和成长小说的主人公一样,经历了童年、青年、中年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最终在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过,本书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渲染达芬奇的社会化的成长变化,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不断确认和印证他自身永恒的生命追求。因此,在行进到每一个重要人生关口之时,文中的达·芬奇都会往自己生命的最初回望,回望儿时许下的誓言——人必须拯救别人,人必须拯救自己。这种不断往精神原乡回转头去的仪式,无疑为整部作品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之情。
  达·芬奇的童年时代,在美丽的托斯卡纳乡间小镇芬奇度过。这个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是日日在山里疯跑,捕捉各种各样的蝴蝶,再把它们做成标本。他的父亲给他请了一个古板的家庭教师亚历山大。达芬奇的奇思妙想总能把亚历山大先生气地七窍生烟。可小小的达·芬奇却并没有因此中断对自然的探索。在他心里,大自然同样是上帝的造物,对大自然的了解并不忤逆对上帝的信仰。为了尽可能多地理解自然,他练就了一手精妙的速写画。童年时代的达·芬奇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上帝之子”的独特之处:有极高的数学能力,几乎掌握了算术和几何的所有知识;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光线与色彩之间的巧妙广联;有极为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对圣经与人类灵魂产生了无穷的想象与探索;有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对大自然与人类拥有着极大的热诚。
  到了佛羅伦萨,达·芬奇成了雕塑大师安德烈亚·韦罗基奥的弟子。在多年的学习中,达·芬奇的绘画日益精进,更得到了美第其家族洛伦佐的赏识和资助。只是,达·芬奇已经日益发现了自身的使命所在,那就是去探索自然、探索人类的根源。于是他开始实施尸体解剖的项目。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压力与舆论压力,甚至引来了被罗马教廷当作异端的巨大风险。后来,随着帕齐家族刺杀洛伦茨兄弟的阴谋败露,达·芬奇发现整个佛罗伦萨城都陷入了集体的疯狂,人类本性的邪恶与恐怖开始不断蔓延,达·芬奇决定离开。
  他随后来到了米兰公爵斯福尔扎的宫廷。在这里,达·芬奇变成了斯福尔扎身边的红人,成为了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魔法师。他为斯福尔扎绘制了克里威力女儿的画像,为宫廷贵族创造了夜幕星辰的奇景,为王室婚礼炮制了炫目的烟花,同时又为斯福尔扎建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型雕像的模型,甚至为斯福尔扎的战争计划设计了敞篷战车、蒸汽火枪等一系列的军事设备。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达·芬奇能够在此获得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进行他真正想要去完成的事业——他在更多的解剖实例中发现了人类心脏的秘密,洞穿了灵魂存于心脏的谬见;在对飞鸟的观察中,不断设计自己的飞翔之翼……只是,随着意大利各邦之间的明争暗斗,斯福尔扎引入法军,力图占据意大利的地位,一场波澜壮阔的意大利战争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达·芬奇在此情势之下,忽而记起了自己最初的誓言,应该要拯救生命,而不是用自己的发明创造去屠杀生命。在他眼中,战场没有真正的敌人,因为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因此,他与学徒弗朗西斯卡一同焚毁了自己的手稿和战车。达·芬奇又动身回到了佛罗伦萨。
  只是,阔别多年的佛罗伦萨早已物是人非。多明我会的修士萨伏纳罗拉统治了整个佛罗伦萨,他用地狱之火逼迫着全城的人民抛弃奢华,回归简朴,命人在市政广场上堆起火焰,将一切超出必要生活的东西全都焚毁,这包括人类精神文化之传承的经典书籍、绘画以及所有的艺术品。这样一座黑暗的城市令达·芬奇再度感觉到了佛罗伦萨曾经有过的疯狂。他躲进了城外一个名叫圣卡西亚诺的小镇,潜心研究光学与人类视力的奥秘。经过努力,他终于发现了人眼成像的原理,也发现了曲线透视法在绘画中的重要运用。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著名的学者马基雅维利。也是在这里,达·芬奇重新见到了丽莎,成为了吉奥孔多府上的一名画师。在这幅画的绘制过程中,达·芬奇又一次返回了精神原乡,返回了自己生命的最初追索——自然与人。最终,他没有听信马基雅维利的权力学说,而是带着未完成的《蒙娜丽莎》一画从佛罗伦萨逃了出来。
  作者在大量阅读文艺复兴时代历史作品的前提下,为我们勾画出了宁静优美的芬奇小镇、人才济济的佛罗伦萨洛伦佐王朝、扣人心弦的帕齐阴谋、恢弘壮丽的米兰斯福尔扎家族、波澜壮阔的意大利战争、惊心动魄的萨伏纳罗拉之火,达·芬奇目睹并亲历了这些事件的发生。此时的他并不是一个社会的游离者,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参与者。喜悦、恐惧、失望、悲伤、振奋、绝望、迷惘……所有这些情绪都曾在他的生命中占据一角。他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人类共同的情感。但他又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抖落人生际遇中的所有成功与失败之后,达·芬奇仍旧坚守着自己的诺言,为着拯救自我与他人,孤独而艰辛地不断探索。这一探索的根本问题便是——人的生命究竟要追求什么?
其他文献
一、传统的命运:延续与失落    中国史学有许多优良传统,如官修史书和私家撰史的传统,讲求历史编纂体裁、体例和史文表述的传统,重视史家修养的传统,强调史学求真和经世的传统,关注史学批评和理论探讨的传统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在两千多年的史学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延续,对今天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而,我们若是细察起来,在中国史学上,却也有一些优良传统遭致失落的命运。如“正史”中的艺
一  如果给钱锺书追加一个“吃货”的身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  《槐聚诗存》中,他自我解嘲说“不好茶酒而好鱼肉”,并坦承自己“居然食相偏宜肉”;在另一首長序四言诗里,他不惜引经据典,申说作为一个“吃货”的最高境界:有面包一方,羊一肩,酒一瓯,更得美姝偕焉,即处荒烟蔓草而南面王不与易也。  想来他对这种境界是心折的,所以他在诗中写:勿求酒美,愿得羊肥。自己不能免俗,愿意酒肉同嗜,食色
《吴宓日记》是迄今为止出版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学人日记,1998年由北京三联书店推出前十册,2006年再出版“续编”十册,前后二十册,达八百余万字。钱锺书在序中称赞它“于日记文学足以自开生面,不特一代文献之资而已”。吴宓本人对他的日记颇为看重,“文革”初期,其日记被全部抄走,这让他痛心疾首:“经过此次‘交出’之后,宓的感觉是:我的生命,我的感情,我的灵魂都已消灭了;现在只留着一具破机器一样的身体在世上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因其1989发表了名噪一时的《历史的终结》一文而蜚声国际政治学界,也备受我国理论界和思想界所关注。近年来他的《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和《国家构建: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以及《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等著述在我国陆续出版,并产生了一定反响,其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也被我国
去岁寒冬,本应是万物休眠的季节。但是,两位耄耋之年的学者,却仍然在忧国忧民的思考着中国当前诸多的社会问题。一位是已经一百零一岁的著名历史学家刘绪贻先生,另一位是八十一岁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他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志同道合的多年挚友。他们思维清晰,精神矍铄,应《书屋》杂志之约,就读书生活、教育问题、知识分子的担当以及当前国学热的问题畅谈了各自的看法。本刊幸而蒙爱,分四期刊登之,以飨读者。  刘
首先是“有情”。  张新颖先生在一篇短文《初心》里记述了张文江先生在讲《风姿花传》时延伸出去的一段话,“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作家,他们的作品虽然享有盛名,在我看来还算不上好。但是他们在大变动时代中的生活本身,如果能看得透,倒是极好的‘诗’。青年时代离开家乡的憧憬呀,中年遇到环境压力的种种反应呀,晚年写不出好作品的焦虑呀,所有在作品中被遮掩而没有表达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都已经表达出来了,这本身就是‘诗
自1931年7月出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到1949年9月辞职,冯友兰执掌清华文学院长达十八年之久;抗日战争期间,他还兼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为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能则服人  冯友兰对清华的最大贡献,首先是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就进入了西学东渐和中西交融的时代。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学术变化的趋势。中国要告别古
2007年夏天,在上海同济大学的丁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结识了年过八旬的来自北京的毛宪文先生。会后他不顾酷暑炎热来到扬州游玩,我一路陪同,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并且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几天前,毛先生给我寄来了他新近出版的三十七万字的巨著《甲子集粹》(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我为毛先生在耄耋之年出版著作再次深深感动,于是花了几天时间通读了这部厚实的著作,觉得这是他自1952年大学毕业以来文学创作
“文弱书生”,用在钱钟书身上其实还是很贴切的。和他渊博宏大的知识结构比起来,他的身体显然不具有对称性。他的好友郑朝宗说:“有时你不免惊奇,像他那样弱不禁风的人,怎么能吞进那样多的东西,照一般的想像,一个胸罗万卷的人,理应具有约翰逊博士那样魁梧的躯干的。”其实从少年时期开始,一直到解放前,钱钟书的身体一直都不好。他青年时和陈衍(石遗)往来密切,自言:“自分不才当被弃,漫因多病颇相关。”石遗老人因此建
浦江清(1904—1957),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今属上海市)。先后就读于松江中学和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1926年到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担任陈寅恪的助教。1929年转入中国文学系任教。1938年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至北京大学任教。1957年病故。  从浦江清的经历来看,他既没有在厦大读过书,也没有在厦大工作过,似乎和厦门大学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