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近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考虑到低段学生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因而坚持以低起点、重兴趣、形式多变的原则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我把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可以谈谈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作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以读学说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我的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体会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又让他们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
《四季》这首儿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握好了朗读基调,对描写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句子进行了重点指导,如指导读“草芽尖尖”的“尖尖”时,我说:“刚刚从地里探出小脑袋的草芽,是嫩嫩的,大家试试看,应该怎样读?”学生体会后,认为要读得轻,表现出小草的柔嫩,他们读时就用轻细的语气来读“草芽尖尖”了。指导读“雪人大肚子一挺,说:‘我就是冬天’”中的“一挺”时,我通过边读边做动作,让学生感受雪人说这句话时顽皮和自豪的语气,学生自然就想到要用较重的语气来读。
二、以听导说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我常让学生收听童话录音故事,并说出要点、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训练之初,可以让学生听简单的字词、句子,之后,还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性地听主要内容、主要意思。
如在教学《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并要求学生“听”时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听清生字的读音:
第二,听清:蓝天是(
)的家,树木是(
)的家,小河是(
)的家,鱼儿是(
)的家,祖国是(
)的家。
以这些要点为凭借,学生很快了解了儿歌的主要内容,达到了迅速听记的目的。然后,让孩子们用上好词好句说一说听到的故事,说清楚、说有趣,回家再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来评分。这样,孩子们就带着任务有重点、有目的地听故事。“以听导说”效果比较好。
三、以看引说
这里的“看”是指让学生观察图画、实物、动作、自然等,然后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口语表达出来。“看”与“说”是统一的,看得好是说得好的前提。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图,创设语言环境,诱发学生说话,是进行口语训练最有利的时机。
如教学《该怎么做》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小组互说、集体交流,最后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四、以玩促说
语文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从内容上丰富口语交际的范畴。为了帮助学生牢固地识记生字词,我运用了猜词(用语言描述或动作表演的形式提供词语的意思)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如“扶正”一词,我请一学生××来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给她描述:
生1:××,你看!(他把一支笔横在桌面上,然后慢慢地把它竖起来)两个字的词。
××:拿笔!
全班学生:不对!不对!(同学们瞪大眼睛,着急地摆着手告诉她不对。许多同学从抽屉里拿出东西做扶正的动作)
生2、生3合作表演,生2表演摔倒了,生3走过去把他扶了起来。
××:扶起!
(全班同学皱着眉头大喊不对,该生眉头紧锁,挠着后脑勺、咬着嘴唇努力地想着,许多同学的手举得更高了,争着要给她提示)
生4:第一个字对,第二个字是“反”字的反义词。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等待着她的回答)
××:扶正!
全班:对啦…可学们笑着一边大声说,一边热烈鼓掌)
××:耶!(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从看到这个词——想它的意思——组织语言、表演动作这一过程中,大家既理解了词义,又提高了表达的水平。让低段学生记忆大量抽象字词,任务艰巨,“猜词”能把抽象的词语转变为形象思维,增强趣味性,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在做中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用上口语展开交流,只有说得清楚明白,游戏才能成功,学习目标才能达成。
总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教师能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加强教师的示范,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并经常性地激励学生,就能把口语交际课上得扎实有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我把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可以谈谈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作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以读学说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我的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体会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又让他们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
《四季》这首儿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握好了朗读基调,对描写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句子进行了重点指导,如指导读“草芽尖尖”的“尖尖”时,我说:“刚刚从地里探出小脑袋的草芽,是嫩嫩的,大家试试看,应该怎样读?”学生体会后,认为要读得轻,表现出小草的柔嫩,他们读时就用轻细的语气来读“草芽尖尖”了。指导读“雪人大肚子一挺,说:‘我就是冬天’”中的“一挺”时,我通过边读边做动作,让学生感受雪人说这句话时顽皮和自豪的语气,学生自然就想到要用较重的语气来读。
二、以听导说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我常让学生收听童话录音故事,并说出要点、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训练之初,可以让学生听简单的字词、句子,之后,还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性地听主要内容、主要意思。
如在教学《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并要求学生“听”时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听清生字的读音:
第二,听清:蓝天是(
)的家,树木是(
)的家,小河是(
)的家,鱼儿是(
)的家,祖国是(
)的家。
以这些要点为凭借,学生很快了解了儿歌的主要内容,达到了迅速听记的目的。然后,让孩子们用上好词好句说一说听到的故事,说清楚、说有趣,回家再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来评分。这样,孩子们就带着任务有重点、有目的地听故事。“以听导说”效果比较好。
三、以看引说
这里的“看”是指让学生观察图画、实物、动作、自然等,然后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口语表达出来。“看”与“说”是统一的,看得好是说得好的前提。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图,创设语言环境,诱发学生说话,是进行口语训练最有利的时机。
如教学《该怎么做》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小组互说、集体交流,最后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四、以玩促说
语文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从内容上丰富口语交际的范畴。为了帮助学生牢固地识记生字词,我运用了猜词(用语言描述或动作表演的形式提供词语的意思)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如“扶正”一词,我请一学生××来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给她描述:
生1:××,你看!(他把一支笔横在桌面上,然后慢慢地把它竖起来)两个字的词。
××:拿笔!
全班学生:不对!不对!(同学们瞪大眼睛,着急地摆着手告诉她不对。许多同学从抽屉里拿出东西做扶正的动作)
生2、生3合作表演,生2表演摔倒了,生3走过去把他扶了起来。
××:扶起!
(全班同学皱着眉头大喊不对,该生眉头紧锁,挠着后脑勺、咬着嘴唇努力地想着,许多同学的手举得更高了,争着要给她提示)
生4:第一个字对,第二个字是“反”字的反义词。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等待着她的回答)
××:扶正!
全班:对啦…可学们笑着一边大声说,一边热烈鼓掌)
××:耶!(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从看到这个词——想它的意思——组织语言、表演动作这一过程中,大家既理解了词义,又提高了表达的水平。让低段学生记忆大量抽象字词,任务艰巨,“猜词”能把抽象的词语转变为形象思维,增强趣味性,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在做中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用上口语展开交流,只有说得清楚明白,游戏才能成功,学习目标才能达成。
总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教师能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加强教师的示范,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并经常性地激励学生,就能把口语交际课上得扎实有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