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视。本文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师;学生;“动”;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86-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时期思品教学也应追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能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在互动式课堂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师生共同提高。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体,如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在这里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兴趣是“动”的桥梁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学生在课堂上的“动”直接受到兴趣的制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在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例如:在讲到《勇于创新》这一框时,介绍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时,我就向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这样一段资料:“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曾对温家宝同志说:“中国现在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法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此外,我还向学生介绍有关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的故事。学生们是听得津津有味。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美国会阻挠钱学森回到中国?钱学森生对温家宝同志说的话表明他在担心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设疑,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气氛也是非常活跃,在讨论同时学生们也体会到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国家必须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具体材料的列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课堂上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问是“动”的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时一个好的问题设置,就能让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地“动”起来。在教学《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案例:刘某中年得子,由于从小过分溺爱,儿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好吃懒做,抽烟喝酒,刘某多次拳脚相加也无济于事。儿子读初一时,其母因车祸去世,刘某也因悲痛过度于当年去世,临终前,刘某立下一份遗嘱:“我儿不务正业,屡教不改,我很失望。为促使其改邪归正,我的全部遗产捐给希望工程。”我问:“刘某的这份遗嘱合法吗?”“合法!”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告诉他们回答错误,学生们顿时非常困惑,就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困惑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得他們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明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嘱应该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刘某儿子是未成年人,他缺乏劳动能力,父母都死亡,所以他应该获得必要的遗产份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问题可思,有问题可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动”的最高境界应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鼓励,而且要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众所周知,现在地球上的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学习了《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后,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若干年后地球上会变得如何?我们人类该如何生活?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就顺势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并且在自主探讨时,一些学生还相互设问,询问彼此的理论依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并参与到师生交流和讨论中。问题的解决,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充分得到了体现。
三、游戏是“动”的力量
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青少年,而《思想品德》教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道理、理论一大堆。如果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动”起来。我在教授《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课时,就让学生来一次实战演练:假如教室里突然发生了地震,请几个学生快速地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其他的学生做点评。同时也和学生玩个小游戏,设定几个地震发生的场所和几个躲避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并通过观看flash了解如此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学生们踊跃参与到游戏中来,积极地“动”起来,学会了如何在地震中自救。
四、实践是“动”的延伸
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课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最直观的感性知识,激发出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究需要,解答许多在教室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不失时机地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接触事物、主动认识事物。在教《感受社会变化》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小记者的形式分别对三类人(60岁、40岁、20岁左右)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状况。通过比较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国家在日益富强,社会在不断发展。通过类似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动”的保证
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融通可以使教和学达到最好的默契。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态开放,敢于“动”起来,发表自己见解。同时,教师应该以情感人,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精湛教育水平赢得学生的尊敬并树立自己课堂教学威严性,有效地监控课堂教学秩序,使学生的“动”朝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各个小组讨论,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这样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动脑创新,与学生一同“动”起来。讲到如何保护环境时,我走到讲台下,参与学生的讨论,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们的思想都存在局限性。有的小组只想到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等大问题;有的小组只想到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爱护树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而且大家对于身边的一次性消费普遍认识不够。在与学生交流中,对于他们正确的做法我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他们的不足我给予点拨,拓宽他们思考深度和广度。教师也需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可以让学生在一种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大胆质疑,大胆畅想,实现“动”才有保障。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意贬损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难以消除的情感隔膜,不利于“动”的展开。
总之,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应以学生为起点,以兴趣为桥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以鼓励学生为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有效地学习,最终有所学,有所悟。
关键词:教师;学生;“动”;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86-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时期思品教学也应追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能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在互动式课堂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师生共同提高。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体,如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在这里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兴趣是“动”的桥梁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学生在课堂上的“动”直接受到兴趣的制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在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例如:在讲到《勇于创新》这一框时,介绍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时,我就向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这样一段资料:“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曾对温家宝同志说:“中国现在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法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此外,我还向学生介绍有关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的故事。学生们是听得津津有味。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美国会阻挠钱学森回到中国?钱学森生对温家宝同志说的话表明他在担心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设疑,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气氛也是非常活跃,在讨论同时学生们也体会到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国家必须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具体材料的列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课堂上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问是“动”的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时一个好的问题设置,就能让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地“动”起来。在教学《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案例:刘某中年得子,由于从小过分溺爱,儿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好吃懒做,抽烟喝酒,刘某多次拳脚相加也无济于事。儿子读初一时,其母因车祸去世,刘某也因悲痛过度于当年去世,临终前,刘某立下一份遗嘱:“我儿不务正业,屡教不改,我很失望。为促使其改邪归正,我的全部遗产捐给希望工程。”我问:“刘某的这份遗嘱合法吗?”“合法!”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告诉他们回答错误,学生们顿时非常困惑,就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困惑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得他們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明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嘱应该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刘某儿子是未成年人,他缺乏劳动能力,父母都死亡,所以他应该获得必要的遗产份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问题可思,有问题可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动”的最高境界应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鼓励,而且要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众所周知,现在地球上的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学习了《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后,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若干年后地球上会变得如何?我们人类该如何生活?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就顺势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并且在自主探讨时,一些学生还相互设问,询问彼此的理论依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并参与到师生交流和讨论中。问题的解决,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充分得到了体现。
三、游戏是“动”的力量
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青少年,而《思想品德》教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道理、理论一大堆。如果在一些《思想品德》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动”起来。我在教授《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课时,就让学生来一次实战演练:假如教室里突然发生了地震,请几个学生快速地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其他的学生做点评。同时也和学生玩个小游戏,设定几个地震发生的场所和几个躲避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并通过观看flash了解如此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学生们踊跃参与到游戏中来,积极地“动”起来,学会了如何在地震中自救。
四、实践是“动”的延伸
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课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最直观的感性知识,激发出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究需要,解答许多在教室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不失时机地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接触事物、主动认识事物。在教《感受社会变化》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小记者的形式分别对三类人(60岁、40岁、20岁左右)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状况。通过比较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国家在日益富强,社会在不断发展。通过类似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动”的保证
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融通可以使教和学达到最好的默契。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态开放,敢于“动”起来,发表自己见解。同时,教师应该以情感人,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精湛教育水平赢得学生的尊敬并树立自己课堂教学威严性,有效地监控课堂教学秩序,使学生的“动”朝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各个小组讨论,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这样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动脑创新,与学生一同“动”起来。讲到如何保护环境时,我走到讲台下,参与学生的讨论,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们的思想都存在局限性。有的小组只想到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等大问题;有的小组只想到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爱护树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而且大家对于身边的一次性消费普遍认识不够。在与学生交流中,对于他们正确的做法我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他们的不足我给予点拨,拓宽他们思考深度和广度。教师也需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可以让学生在一种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大胆质疑,大胆畅想,实现“动”才有保障。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随意贬损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难以消除的情感隔膜,不利于“动”的展开。
总之,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应以学生为起点,以兴趣为桥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以鼓励学生为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有效地学习,最终有所学,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