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教育:用小主题建构融合课程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机车小学紧紧围绕“做有情趣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扎实开展情趣教育教学研究,开发情趣教育课程,构建情趣教育评价体系,创设情趣教育活动品牌,不断推进情趣教育改革。从2010年至今,机车小学的教育理念已完成了从“情趣教育”到“情志教育”的转变,精心打造出高品位、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情志课堂:融情激趣,立志于心
  情志课程,是机车小学基于核心理念研发的,从最初的情趣课程不断优化完善形成的校本化课程体系。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程的效果与品位要通过课堂体现。而情志课堂,就是让学生未来的成长与生活尽可能在课堂中首先“遇见”,保护其好奇心和想象力。
  机车小学校长刘春香介绍,情志课堂可以用8个字概括:融情激趣,立志于心。如果把“情志课堂”比作一棵树,“趣”就是课堂的根。教师利用趣味,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有趣,学生便会产生兴趣,兴趣持久保留,便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对整个学习生活兴致盎然。
  “情”作为课堂的树干,指教师要有热爱学生的真情,对教育要有满腔热情,在教学中充满激情,在课堂教学的行为与语言上会用情、能动情,在师与生的交流中会传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有才情。
  “志”作为课堂的果实,是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悟志”,是激发学生由内而外、自我生成的志向,是学生反思收获、树立自信、实现成长的“志趣”。
  简言之,用一堂课来具体解读就是:情志课堂要求教师先利用有趣的事物,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愿学习;然后,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的乐趣,使同学间形成合作探究的关系;再用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树立自信,形成志趣;最后,让学生反思这堂课的收获,适当进行知识的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保持兴趣。
  情志课堂为学生成长创造出最大的可能。教师努力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愉悦体验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多了一种情趣,一种优雅,一种诗意,一种品位。“没有富有情趣的方式,难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刘春香这样说。
  系统构建:小主题串联,独立又融合
  机车小学的“情志课堂”体系是逐步构建完善的。课程整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打破学科间的那堵墙,學校才能全面培养学生。机车小学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决定用“课程整合”和“小主题建构”的方式研发校本课程。
  刘春香介绍,“小主题建构”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知识、方法或操作路径的重构。从学科、文化、品格三方面选定主题,建立校本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学科,侧重知识探究;文化,侧重精神成长;品格,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品行、性格。
  小主题课程以“智慧启迪、文化濡染、活动显现、小课程实践”为研究思路,遵照“研发有据,课程内容有用,课程呈现方式有趣,课程开设有度”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课程整合。他们把各个学科中重复的知识点删减,交叉的知识点理顺,依据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从艺术、操作、资料解读、文化传承、思维方式训练等角度进行多元构建。
  教师依托教学实际,进行主题的建构与实施。依据课程设置的原则,针对学生情况,设计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路径。小主题课程的实施开拓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思路,体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技能水平,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机车小学的校本化课程构建是基于学科内容的构建,侧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构建。如聚焦洛阳地域文化——古都历史、礼乐文化、人文景观、历代名人、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对师生进行熏陶;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出发,侧重品格培养。
  课堂呈现:教有激情,学有趣味
  课堂教学改革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内容,一定要有符合学校实际的实践路径。机车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用“一年一个教学节”的方式推进,已经走过八个阶段:情趣教学—立体课堂—多彩课堂—美学课堂—趣学课堂—乐学课堂—善学课堂—好学课堂。
  课堂呈现方式的演变,使教师与学生教和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师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是轻松愉悦的,是有收获、善思考的,童真、童趣、审美、创造是课堂呈现出来的元素;教师的气质和学科特点是吻合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情趣交融的,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例如,该校六年级的小主题课《对称之美》,是由美术、数学、语文三名老师合作,以“轴对称”为主题,进行的课程整合。美术老师吕文敏先以微课的形式介绍了对称对折的剪法,并让学生动手创作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数学老师马卫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数学中不但图形有对称,数字、算式也有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语文老师齐月霞通过欣赏对称字、回文联和回文诗,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汉字的对称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本节课学生兴致盎然,主动参与,积极寻找对称之美,感受到对称的魅力。
  由此可见,小主题课程具有一主题、一情感、一知识体系,多元构建、自主生成的鲜明特点。这堂课为学生营造了知识积累、活动实践、情感体验的场景与氛围。不仅贴近生活,拓宽学生思维路径,主题构建与呈现更加多元化,还通过课堂展示,为学生提供舞台,带给学生“情志课程”的快乐体验。富有情志思想的课堂,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快乐轻松。
  校长刘春香表示:“在摸索、实践、反思、提升中,在学校特色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将继续进行情志文化体系建构,让师生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成长。”
其他文献
再次捧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我对苏霍姆林斯基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的教育实践赞叹不已!作为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
对常规处理工艺再生城市污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讨论评价了再生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工艺对城市污水再生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
所谓养成教育, 主要指对幼儿行为的指导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考量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前时期要学习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