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在不断进步, 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勤工俭学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容。大学生多进行勤工俭学能够直接影响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但是,在不同综合因素的作用之下,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表现出淡漠的社会责任感的倾向。因此,怎样加强引导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 促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俭学;养成社会责任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复合型的人才,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大学生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当代的大学生比起学习一些课本上知识,在校园内学习,独自关在狭小的象牙塔内,他们更愿意积极地、主动地亲自走向社会之中的事物,以争取早日达到经济上独立、生活充实以及素质提高的目的,他们的成才意识也日益增强。勤工俭学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毋庸置疑,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进行勤工俭学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責任感较淡漠的情况,这些使得他们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背道而驰,怎样加强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并把这些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这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积极影响
1.1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古代,一些教育家就已明白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而获得知识的重要性。当今大学生对于社会的理解较片面,不够深入,导致对个人前途或者理想化或者悲观化。而参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深入社会与接触更多人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个体与他人、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国情及社会,并判断、选择、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再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社会责任感。所以,勤工俭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有意识地去认识社会,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走出“象牙塔”、走入社会、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真正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养了劳动观念,增强了节俭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劳动后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也开始珍惜来之不易的辛苦钱,不乱花钱,而是把劳动所得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有调查表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大多能够体谅父母,想利用勤工俭学等途径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建功立业做准备。
1.3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为社会服务
大学生。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和课堂学习,往往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准确为自己定位,而勤工俭学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不仅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而且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这就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学到了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延伸了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都将成为将来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2在勤工俭学中出现的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因素
2.1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碰撞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赚钱是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此外,功利主义还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对将来能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能力加倍学习训练,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则敷衍了事。
2.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毕竟比较单纯,涉世经验不足,容易为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所侵蚀。少数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能还会不顾社会规范体系,铤而走险,以至于用暴力手段、恐吓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从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以免深受其害。
2.3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以爱护他人、关怀他人为高尚的职责,以奉献社会为最大的乐趣,而自我价值是与此相反的。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即为了自身利益或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逃避或放弃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有效途径
3.1加强“三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需要适度灌输与正确引导,可利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参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要正确引导他们将勤工俭学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在勤工俭学的实践过程中,努力实现助学与成才的统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认真自觉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这样才能将个人成才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地把社会需要、时代需求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3.2营造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良好氛围
首先,在学校生活中营造严格的教育责任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其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人、鼓舞人。其次,家庭对子女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引导他们做有责任感的人。最后,大学生责任感的养成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讲求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的、是非分明的社会氛围是不容忽视的。在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避免知而不行现象的发生,达到知行统一,使人们真正在心理、情感和行动上同社会的责任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在无形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3.3完善高校勤工俭学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或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视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极不健全、不规范,从而导致勤工俭学发展缓慢。大学生勤工俭学是高校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所当然应纳入学校学生工作处的范畴。
4结束语
实践证明,一个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人比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成长要快些,而且进入社会后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所以,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衡量现代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全社会应当从各个方面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环境,也使他们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实现这一切,高校也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41.
[2]王莉.浅议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2005(9):129.
[3]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俭学;养成社会责任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复合型的人才,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大学生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当代的大学生比起学习一些课本上知识,在校园内学习,独自关在狭小的象牙塔内,他们更愿意积极地、主动地亲自走向社会之中的事物,以争取早日达到经济上独立、生活充实以及素质提高的目的,他们的成才意识也日益增强。勤工俭学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毋庸置疑,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进行勤工俭学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責任感较淡漠的情况,这些使得他们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背道而驰,怎样加强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并把这些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这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积极影响
1.1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古代,一些教育家就已明白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而获得知识的重要性。当今大学生对于社会的理解较片面,不够深入,导致对个人前途或者理想化或者悲观化。而参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深入社会与接触更多人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个体与他人、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国情及社会,并判断、选择、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再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社会责任感。所以,勤工俭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有意识地去认识社会,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走出“象牙塔”、走入社会、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真正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养了劳动观念,增强了节俭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劳动后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也开始珍惜来之不易的辛苦钱,不乱花钱,而是把劳动所得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有调查表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大多能够体谅父母,想利用勤工俭学等途径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建功立业做准备。
1.3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为社会服务
大学生。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和课堂学习,往往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准确为自己定位,而勤工俭学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不仅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而且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这就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学到了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延伸了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都将成为将来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2在勤工俭学中出现的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因素
2.1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的碰撞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赚钱是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此外,功利主义还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对将来能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能力加倍学习训练,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则敷衍了事。
2.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毕竟比较单纯,涉世经验不足,容易为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所侵蚀。少数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能还会不顾社会规范体系,铤而走险,以至于用暴力手段、恐吓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从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以免深受其害。
2.3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以爱护他人、关怀他人为高尚的职责,以奉献社会为最大的乐趣,而自我价值是与此相反的。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即为了自身利益或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逃避或放弃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有效途径
3.1加强“三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需要适度灌输与正确引导,可利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参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要正确引导他们将勤工俭学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在勤工俭学的实践过程中,努力实现助学与成才的统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认真自觉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这样才能将个人成才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地把社会需要、时代需求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3.2营造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良好氛围
首先,在学校生活中营造严格的教育责任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其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人、鼓舞人。其次,家庭对子女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引导他们做有责任感的人。最后,大学生责任感的养成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讲求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的、是非分明的社会氛围是不容忽视的。在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避免知而不行现象的发生,达到知行统一,使人们真正在心理、情感和行动上同社会的责任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在无形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3.3完善高校勤工俭学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或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视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极不健全、不规范,从而导致勤工俭学发展缓慢。大学生勤工俭学是高校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所当然应纳入学校学生工作处的范畴。
4结束语
实践证明,一个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人比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成长要快些,而且进入社会后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所以,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衡量现代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全社会应当从各个方面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环境,也使他们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实现这一切,高校也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41.
[2]王莉.浅议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2005(9):129.
[3]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