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印度面孔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基督教传统认为,基督教早在公元1世纪中叶就由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St.Thomas)传入印度,并发展至今。在大多数国家,基督教进入被传教国家后,都会不同程度地介入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印度也不例外。基督教传入印度经历过叙利亚东正教、葡萄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三个十分显著的时期,在三个时期因受不同特征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产生过不同的基督教艺术形式,基督教绘画艺术便是其中最为独特的形式之一。
  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耶稣基督一直是基督教艺术创作中最鼓舞人心的主题,具有永恒的魅力。在印度的基督教绘画史上,许多重要的作品都从耶稣基督获得灵感,他占据了数代印度艺术家的重要思想空间。这些艺术家既包括基督教徒画家,也有非基督教徒画家。非基督教徒画家通过基督及其关联人物来表达他们对基督教的探索和思考,而基督教徒画家则通过印度传统的方式来诠释基督。耶稣的形象就在基督教适应印度本土多元复杂的文化与艺术传统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形成了不同的面孔。基督的這些印度面孔最后都融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与艺术,成为反映基督教及其绘画艺术在印度生根成长的多重镜像。

穿托蒂的基督与莲花座上的基督


  20世纪20年代,印度的艺术家们首先开始摆脱“艺术现实主义”的要求,运用理想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再一味地呈现基督教肖像画的中东人物特性,而是采用典型的印度风格来表达圣经人物的真实精神。个别的基督教艺术家开始努力以印度传统的方式呈现基督教主题。基督、圣母与其他圣经人物,以前被描绘成欧洲人面孔和巴勒斯坦人装束,从这一时期开始有了印度人的面孔和装饰,这成为耶稣形象在印度发生变化的首个特征。
韦斯利《贝拿勒斯的耶稣》

  在这些艺术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誉为“印度艺术之父”的果阿邦天主教艺术家安格洛·达·丰塞卡(1902—1967)。丰塞卡长期致力于通过绘画艺术传播基督教,在当地艺术传统中建立基督教形象,开创了印度基督教文化的复兴。他是对圣经人物进行跨文化绘画的先驱,开启了基督教艺术印度化的先河。在大量将圣经人物印度化的绘画作品中,丰塞卡尤为热衷于表现圣母玛利亚,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穿着纱丽的棕色皮肤的圣母玛利亚(如《圣母玛利亚与孩子》)。他作品中的其他圣经人物也往往身着印度服装,因独特的跨文化特征,被誉为20世纪印度艺术最杰出的贡献之一。丰塞卡绘画中的耶稣形象,皮肤同样被描绘成棕色,身穿印度传统男士服装“托蒂”(如《圣餐》)。由于丰塞卡深受佛教的影响,其笔下的耶稣神情平和,因此代表了一个不受苦难的基督。
  印度北方邦卫理公会教徒艺术家弗兰克·韦斯利(1923—2002)在这一方面走得更远。韦斯利绘画中的耶稣( 如《贝拿勒斯的耶稣》),不仅有棕色皮肤,穿黄色托蒂,而且直接在印度贝拿勒斯的底层民众之中布道,神情平和沉静,是一个彻底超出真实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耶稣形象。
所罗门·拉贾《复活》

  印度传统宗教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符号,如莲花、孔雀、大象、菩提树以及其他一些在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器物与符号,被印度的基督教艺术家以不同形式注入基督教艺术创作之中,形成了基督形象印度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基督教绘画艺术也很快适应了这种大胆的尝试,印度传统符号陆续出现在基督教绘画艺术之中,实现了文化多价性的结合。
  在这些基督教艺术家中,北方邦的印度教徒艺术家A.D.托马斯(1907—1989)是此类艺术尝试的先驱者。托马斯创作了系列有关耶稣生平的绘画作品,他将耶稣描绘成一个英俊的印度少年,头顶盘有发髻,身穿托蒂,行动优雅有如印度教舞者。在他的《基督升天》中,盘有发髻的耶稣头戴荆棘王冠,手持白色莲花,优雅地坐在云端。莲花在印度本土宗教文化中通常具有新生与复活之意,又是真实自我的象征,以此隐喻基督是每个人的真实自我。
乔蒂·萨希 《舞王》

  身兼路德教神学家的安德拉邦基督徒艺术家所罗门·拉贾(1921— )在运用印度的宗教符号进行基督绘画创作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在他的木版画《莲花上的基督》中,耶稣端坐在出水的莲花之上,同时西方绘画中的天使和印度传统文化中常出现的大象、鹿、龟等动物符号巧妙地分布在耶稣的周围。拉贾的《复活》更是充分运用了莲花这一宗教符号的象征意义。画作的左方顶端,有一个明亮的太阳,下方有两朵莲花,向阳而生;右侧为耶稣,头顶光环,身如莲花脱水而出,也朝向太阳,且脚踩死亡恶魔。这象征着耶稣从黑暗到光明、从死亡到重生的运动。在印度,莲花同时还是和平的象征,印度宗教信徒认为耶稣是和平的,与莲花同在无疑强调了耶稣的和平象征。   印度基督教艺术家们早期的这种新兴艺术尝试,尽管最初引发了大量争议,但很快就被印度社会尤其是来自达利特(贱民)和部落背景的基督徒所接受。他们信奉基督教,是为了使自己摆脱压迫性的印度社会结构,上层种姓的印度教符号和图像的出现,赋予了他们站在平等的机会和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上的想象。莲花符号也因此很快成为印度基督教艺术中一个常见的符号。印度独立后,印度的基督教教会更是努力致力于使用真正的印度创造来取代外国的宗教艺术创作,绘画艺术也不例外。

古鲁:跨越印度宗教艺术传统的耶稣形象


  在印度基督教艺术本土化的过程中,耶稣形象的第三个最典型特征变化,是被描述成一个跨越宗教分歧的神圣导师。在西方传统的耶稣肖像绘画中,耶稣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国王(弥撒亚)或伟大教师;但是在印度基督教本土化绘画中,耶稣往往被描绘成一位盘腿端坐,眼神低垂,双手做瑜伽式或印相,内心沉思的印度传统神圣导师或圣人——古鲁(Guru)的形象,以此表达对上帝的忠诚是至高无上的智慧。在此,耶稣既是一位得道的印度教瑜伽师、佛教僧者,也是一位耆那教圣人,这是吸收了印度传统宗教(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元素后的結果。这些耶稣绘画反映了印度基督教绘画结合本土宗教文化共同性元素的尝试。
玛德薇·帕尔克《十字架上的基督》

  在其著名的《最后的晚餐》中,卡纳以一种独具典型的圆桌形式介绍耶稣与使徒,画中的方形维度基于一个压缩的视图,为艺术家的假设所强调,为场景提供了一个透视的视角。如果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作为基础参考,可以看到一个深刻的本土化视觉演绎。值得注意的是,卡纳还是一位将基督教绘画与反映印度社会政治现状相结合的他信宗教艺术家。他以这一圣经故事为蓝本,创作了一系列的“最后的晚餐”,用以反映现代印度的社会政治形势,如《最后的刺痛》,通过重建印巴分治圆桌会议的场景,展示了他对印度次大陆的分裂和后来战争的沉痛回忆与深刻思考。

民间基督:与印度民间艺术传统融合的耶稣形象


  耶稣形象在印度本土化的第六大典型变化,是与印度民间艺术传统的融合,形成了特征各异的民间基督形象。
  在北印度,孟加拉印度教徒艺术家贾米尼·罗伊(1887—1972)是印度基督教绘画艺术的先驱之一。罗伊在绘画艺术上最大胆的实验之一,就是将耶稣基督的生平和基督教神话情节,以孟加拉民间绘画艺术风格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融合了印度的符号和图案。罗伊创作了大量有关耶稣的绘画作品,如《最后的晚餐》,都遵循了其标志性的风格。画作中的人物普遍存在放大的鱼眼睛,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情,睁大的眼睛被认为是象征着上帝的警惕。罗伊的这种民间艺术风格,成为描绘基督的一种新方式,一种印度的方式,打破了殖民时代的形象。
萨希·瓦瑞尔《耶稣基督的人生》

  在南印度,出生于古吉拉特邦一个村庄的玛德薇·帕尔克(1942— ),其绘画作品中带有浓厚的古吉拉特邦乡村风格。她的系列基督教绘画作品从古吉拉特邦民间艺术中获得艺术灵感,并将她童年充满幻想和想象的乡村生活情景编织其中,灵活而充满强烈的设计感,于童年的稚气中带有一种超现实主义意蕴。在有关耶稣的作品如《十字架上的基督》《基督的旅程》中,耶稣被放大置于明显的主次格局之中,耶稣有着睁大的眼睛和玛德薇绘画中标志性的大鼻子,以及一副淳朴憨厚的表情,呈现出了印度基督教绘画艺术中一位典型的古吉拉特邦民间基督形象。
  此外,南印度喀拉拉邦的传统壁画艺术风格也被印度基督教绘画艺术所吸收。喀拉拉邦传统壁画艺术源自喀拉拉邦传统的寺庙壁画,该艺术形式使用沙石和植物等天然颜料来描绘宗教神话和传说,并在绘画的格局与肖像的处理上严格遵循印度工匠理念,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色彩艳丽,人物外形俊美、脸型饱满。许多艺术家运用这种风格创作了大量关于基督肖像和生平的绘画作品,其中的代表有A.K.萨提桑、萨希·瓦瑞尔等。A.K.萨提桑《基督》中的耶稣形象,在服饰和外形上都具有典型的南印度特征;而萨希·瓦瑞尔则以故事性见长,在《耶稣基督的人生》中以喀拉拉传统壁画技巧呈现出五个重要的人生画面,中间为“耶稣的出生”,向左为“耶稣与撒马利妇人”和“耶稣受洗”,向右为“耶稣为门徒洗脚”与“耶稣布道”。
其他文献
小镇上的人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评选出了这一年的“完美伴侣”,他们就是——史密斯夫妇。大家都说史密斯夫妇绝对是彼此最完美的伴侣,是的,谁说不是呢?  史密斯夫妇都已年过八十,到九月份,他们结婚就整整五十年了。这五十年间,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很多挫折和困难。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史密斯先生懂得体谅太太的辛苦,史密斯夫人也善于体察丈夫的不易,即使
很多年来我一直想要拍摄下偏远部落中人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拥有独特的人类学价值和美感。在拍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古老部落沿袭下来的文化遗产,旅程之中也充满挑战和不同的体验。  ——龚峻  在常人的印象中,北非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中所能见到的,除了沙子还是沙子。这片世界上面积仅次于南极的不毛之地,似乎并不能承载任何民族在此长期繁衍生息,遮天蔽日的飞沙走石会冲刷去一切生命的痕迹,骄阳的炙烤会使任何文明的源
“柠檬树,外表美丽,柠檬花儿又甜美,但柠檬的果实却不可能吃下去。”电影《柠檬树》(2008)以“彼得·保尔·玛丽”组合(Peter, Paul
日月如梭,时光如旧,年年相似,只有内心,天天更新,如许秋光澄澈万里。天高地远,暖风习习,乐而忘忧,人生盛景。当知秋去冬来,且看今朝,流连忘返,静观春来。【作者】任紅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道。摄于内蒙 红山军马场
人类初始,刚从野兽中升级脱离,不得不与野兽为敌。数万年交战,野兽尸体提供的蛋白质使人类智慧迅速成长,猎器更是凶猛生长;于是,当今人类可以傲慢地对任何野兽宣告:不服从,便灭亡。野兽们,只好或驯服,或远遁,或灭绝,人类无敌于天下。可是,没有了野兽为敌,世界并没有变得更美好。人类相互视“非我”为野兽,猎器变成武器,世界仍是猎场,相互杀戮,几近相互毁灭。而且,环境趋于恶劣,生态濒临崩溃。智慧反思,或许应该
《刺杀骑士团长》  当朋友问我在看什么书时,我拿着《刺杀骑士团长》略一踌躇,而后告诉他,“这恐怕不是适合你看的书。你追逐的是具体的可塑形的问题,而这部小说所描摹的,毋宁说是正在成形的东西,某种泛着危险毒液的东西。”  所以在看完整本书后,合上扉页,盯视封面和封底上巴洛克风格的人物画,我回味良久。  从味觉上来说,这是一本地道的村上式的书。村上的语言(百无聊赖而又一字一顿),村上的人物(离群索居而又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常用笔名签署作品,有的企图掩盖真实身份,有的则是出于彰显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文化修养等不同考量。有学者考证,西方的笔名传统起源于中世纪,当时印刷技术刚刚普及,有些作家不愿直署其名,就选择了这种折中的策略。作家使用笔名出版作品,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女作家中间。例如,我们熟知的勃朗特三姐妹,《简·爱》初版时的署名为“科勒·贝尔”;玛丽·安·埃文斯则一直使用男
赴沙皇俄国开展“葬礼外交”的专使王之春所写的考察记  光绪二十年(1894年),王之春以头品顶戴、湖北布政使的身份,作为唁、贺专使前往俄国,一面吊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逝世,一面庆贺尼古拉二世加冕。《使俄草》即记此行经历,分八卷,起自光绪二十年十月十六日奉旨派充专使赴俄,终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十七日因枪伤奉旨赏假一月。  日记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卷一至卷四,从光绪二十年十月十
美国纽约一年一度最大的艺术盛事军械库艺术展(TheArmory Show)于2011年3月3-6日举行。军械库艺术展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会(InternationalExhibition of Modern Art),即绘画和雕塑展览会。因最初于1913年在纽约市第69兵团军械库举行,故得名。展览会的举办由美国画家与雕塑家协会构思,原本仅选择美国艺术家的艺术品参展,后来加进了欧洲现代艺
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一项旨在消除饥饿、贫穷、文盲、疾病、环境恶化、对妇女的歧视等问题的八项行动目标,统称为“千年发展目标”,即“联合国千年计划”(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以下简称“千年计划”)。“千年计划”中有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普及初等教育:到2015年,确保不论男童或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初等教育课程。  今年是“千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