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不到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导致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道德认知教育,忽视了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道德情感的支持作用和道德意志的保障作用,最终影响了道德行为的顺利转变。
  〔关键词〕道德认知;行为实践;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9-0031-02
  心理课上,我呈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小强不小心将水彩颜料甩到了小力和小欣的衣服上。小欣生气地斥责小强。小力转身看到小强抱歉的表情,什么也没说,又回过头去继续画画。下课后,小力和小强在操场上愉快地游戏,而小欣只能在教室里生闷气。
  接下来是讨论环节:你觉得故事里的小力和小欣谁更快乐呢?小力为什么能做到什么也不说就回过头了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因为小力比较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所以他很快原谅了小强。也所以,他比较容易快乐。”
  水到渠成,于是我接着呈现出下面三道情景题:
  午餐时,新买的衣服不小心被同學溅上了汤汁……
  新买的铅笔盒,不小心被同学摔坏了……
  心爱的玩具,被妈妈送给了来做客的小表弟……
  并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选择怎么做?
  这几种情景在学生生活中十分常见,所以话题一抛出来,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孩子们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之中。不过他们的回答却让这节课画风急转。
  徐成林说:“我会揍他一顿!”引得学生一阵哄堂大笑。我提醒他,别人不是故意的。
  刘璐说:“我会让他赔。”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心爱之物遭到损坏,从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让同学赔,在他们看来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接着询问其他人的想法,李浩林说:“我要离他远点。”
  “为什么?”
  “因为那时候我很生他的气,我看到他就越生气,就想揍他。”
  “嗯,先处理一下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是你的想法,不错!”我及时评价。
  可能是受刚才那几位学生的影响,接下来的讨论还是离我的预设越来越远了。学生们诉说着自己遇到类似事件时内心的愤慨,似乎都倾向于通过赔偿来弥补自己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刚才的“小力事件”完全被抛到了脑后。关键时刻,我灵机一动,叫李佳慧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她是班上最温柔大度的小女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果然,她说出了我心中所想。
  “我会选择原谅他。”
  “为什么呢?”
  “因为他又不是故意的。坏了就坏了吧,不行就再修修。”
  “那要是修也修不好呢?”我故意步步紧逼。
  她还是一贯的坦然态度:“修不好就修不好呗,谁都有粗心犯错的时候。”
  在我们谈话的间隙,我偷偷瞄着周围的学生,我发现,这群坦率、可爱的孩子们,刚才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样子像极了鼓足了气的皮球,现在似乎有点泄气了。
  “刚才李佳慧说,谁都有粗心犯错的时候,你们有过吗?”我把矛头转了过来。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有过,老师。有一次,我走得太急了,教室走廊又窄,我的衣服不小心就把李子怡的书给带到地上去了。”
  “李子怡有什么反应?”
  “她原谅了我。”
  “她原谅了你。试想一下,如果你碰掉的是她最心爱的一本书,书的封面都脏了!她非常气愤,大声指责你,让你赔偿损失,你心里会怎么想?”我停顿了一下,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在心里想一想这个问题。”
  换位思考在处理学生矛盾时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法宝。不用说,我单从学生们的眼神里都能看到,此刻他们的内心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停顿了几秒钟,有人站起来说:“我觉得东西只要不是太贵重了,就不要他赔了。要不就显得太斤斤计较了。”我赞许地点点头。
  “如果我是他,我就会想,我又不是故意的,我都给你道歉了,你干吗还不依不饶的?”
  “是呀,你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又能主动道歉,即使别人再生气,也不该对你大声斥责、冷眼相对。这体现了一名小学生的文明素养。”
  ……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虽然达到了我预设的教育目标,但是这中间的过程却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指导人们形成明确的道德判断并进行自觉的道德行为选择。但是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孩子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1]。像刚才这个案例中,讨论“小力”的事例,大家都知道宽容、大度的行为是美好的。但是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却又很难做到。一方面,这是由于道德本身知易行难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道德品质的形成要依赖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则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需要主体对道德要求的认同,还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持和道德意志的保障,最终才能促进道德行为的转变。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学生毫无疑问是认可宽容、大度的行为的。但是在面临自己的实际利益受侵害的时候,自身的道德情感遭遇了抵触,这使得个体很难发挥出道德意志的保障作用,影响了道德行为的顺利转化。值得庆幸的是,在案例讨论中学生的回答虽然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但是我没有压抑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做简单的是非评判,而是让学生们顺畅地表达出他们在自身利益受损害时的愤慨和不满情绪,这是必要的情感宣泄,在这一过程中我对学生真实情感的充分接纳与共情也为师生进一步交流创设了一个更安全的氛围,为学生学习理解别人类似的情绪起了一个榜样示范作用。在这个基础之上,老师再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意识到“如果别人不小心犯错了,我不选择原谅”这种做法其实是有局限性的。这时,因为学生从情感上完全接纳了宽以待人的做法,教师再去做道德行为引导,效果就好了很多。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告诫学生要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宽容理解,但是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喜欢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就是不听!为什么会这样?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注解。正是学生们真实不完美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从道德认知到行为实践之间的距离。
  道德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了”未必能“做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学生的抵触、漠视或者反其道而行之,这些真实的情绪、情感与行为或许恰恰是学生走向接纳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张跃进 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46-47.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万华小学,烟台,264000。该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单位)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几天前,英超联盟体育科学主管詹姆斯·邦斯询问多位教练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如果一名年龄未满9周岁的孩子加入某英超俱乐部青训营,那么他留在一线队的机会有多大?教练们的答案是“仅0.5%”。换句话说,每200名青训生中只有1人能够留队。邦斯坦称:“作为一门行业,足球还不知道一个孩子想成为顶级球员需具备哪些素质。”足球当然不知道。某种意义而言,培养年轻球员就像牵驴尾巴,俱乐部知道自己希望寻找些什么,但成功却
2007年7月6日到8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2007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暨首届中国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张建新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专门为大会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港澳地区著名心理学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家、教育界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会上宣布了几项心理学应用
2006年的2月5日听起来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但因为传统的橄榄球超级碗在这一天举行,一切变得完全不一样。这是美国一年一度的“万人空巷日”。在这一天,美国有近1亿人坐在了电视机前观看美国橄榄球联合会冠军匹兹堡钢人队与国家橄榄球联合会冠军西雅图海鹰队的比赛。  美国人甚至夸张地形容,这一天连老鼠都不出门,人们什么都不干,这一天就是看超级碗。有据可查的是,这一天是美国历年来犯罪率最低的一天;同时超级碗也
7月的国际体坛上,环法自行车赛与欧洲杯足球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一系列贯穿全年的体育赛事在本月继续进行。然而,宁静的7月正在为即将来临的风暴蓄力,里约奥运会的狂欢已近在眼前。赛事 环法自行车赛时间 7月2-24日 地点 法国每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国的骑行高手们就会云集法国,翻山越岭、穿村过市,在自行车赛事的最高竞技中一决高下。本年度环法共有23个比赛日,总赛程超过3500公里,更会有法国特种
我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谓博大,乃在其于事无所不涉;所谓精深,又在其于理无所不尽。所以有关传统文化的问题,于事于理,非究根溯源不能明了。《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今天我们梳理规矩的历史,即可见证这种君子之道的得失。一、何谓规矩  中國人非常重视规矩,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一八九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经济学原理》一书开启了“英国经济学的新时代”。按照最初的计划,此书只是他的鸿篇巨制的第一卷,此后他便着手写作第二卷,但计划一再被扩展,最终却没能实现。一九一九年《工业与贸易》一书终于问世,在他去世前一年《货币、信用与商业》出版,这两本书可以视为《经济学原理》的姊妹篇。按照熊彼特的说法:“这三部书全都很重要——谁要是只晓得有《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谁就没认识马歇尔。”
说文人无行,大抵多与酒和女人有关。女人也是可谋一醉的,异域如英国“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不是便颇像酒后的行为,傻态可掬吗?至于日本以前流行的“情死”,更有点一醉方休的味道了。但女人,即使如何美丽,能让人一醉的或许并不乏,如图“常醉”乃至长醉,便甚难。无行文人,虽然有喜新厌旧一法,也总觉得不如杯中物更加可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灌将下去,便能如梦如幻,奇趣百生。  自然,人生也可醉于其它:宗教、
摘要:生活中,大部分新手咨询师都会经历挣扎、焦虑和自我否定:担心来访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担心犯错,让咨询漏洞百出……本文分析了新手咨询师在咨询中常见的误区——忽視案主表述,聚焦自我表现;自我加压,承担太多责任;注重权威认同,忽视自我架构;缺少自我检视,陷入反向移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手咨询师;专业成长;咨询误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关键词〕循环日记;沟通;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日趋丰富,本来天真、幼稚的一颗童心变得成熟多虑,有的甚至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呢?我校“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尝试采用写循环日记的方法,搭建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沟通、心灵交流的桥梁。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轮流把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受
东汉士人已将手迹当作人的面目来对待。窦章与书马融,遣下人孟陵奴送达,凡“两纸,纸八行,行七字”,马融报书云:“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后汉书·窦融传附窦章》注引)蔡邕也说过类似的话:“相见无期,唯是书疏,可以當面。”(《全汉文》卷七十三)及至南朝,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  魏晋时期有尺牍之学,士人不但重视尺牍的文辞,而且看重尺牍的书法,所谓“言尺牍而专重书法”,“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