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人才,也促进了我国的就业。但是,跨国公司也挤占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和企业要采取一定对策,应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对策分析
一、跨国公司及本土化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公司凭借其资金、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势,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机构,在其他一个或几个国家设立营业机构,通过将公司拓展到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
本土化,主要是指针对特定地方性的竞争和消费需求,公司制定特定的发展战略,使公司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由于标准化产品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偏好,为了应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跨国公司需要采取本土化战略。其过程表现为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要素融入和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依据
1.特定优势理论
特定优势理论,也称垄断优势理论。由于目前的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面对同一市场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若实行集中经营,则可使对手进入市场,从而形成一定的垄断,这样既可以获得垄断利润,也能减少由于竞争造的损失。因此,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一定要具有东道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集中优势,熟悉东道国环境,通过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为防止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必须克服外部市场失灵,以及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阻碍。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形成一个内部市场,将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内部之间的业务,这样就降低了交易成本。内部化理论为跨国公司从节约交易成本、环境成本、文化成本等方面而实施本化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3.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货和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企业的价值链即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其实就是基本活动优势和支持活动优势。竞争优势理论要求跨国公司既要坚持全球战略,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本土化的资源,保持自己的优势。只有能实施“战略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策略,跨国公司才能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
三、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表现形式
1.采购本土化策略
采购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生产性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从我国市场购买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从而可以节约很多运输成本,并且省掉了进出海关的手续和税费,同时也避免了汇率风险。
2.生产加工本土化策略
生产加工本土化是最基本的本土化。实施生产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凭借其管理和技术等优势,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原料,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许多跨国公司都在我国建立了全球性的加工工厂,同时我国也是消费者大国,跨国公司因此获得了巨大利润。
3.市场营销本土化策略
营销本土化是指在全球营销过程中,跨国公司将公司的整体营销战略与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我国的消费需求,以适应我国市场的要求。营销本土化注重利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及时性,一定要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同时突出当地文化的特点。
4.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本土化体现了现代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的要求,因为本地人才了解本地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习惯,了解情感需求,他们能够较容易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达成一致,这也是资源优化组合的表现。
四、本土化对我国企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打破国内传统垄断,形成竞争,从而使国内企业融入全球化竞争。大批跨国公司积极实行本土化策略,这势必会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我国企业要想生存,必须积极缩小与跨國公司的差距,整合全球的人力、物力资源,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充分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在本国的天然优势,积极参与市场份额的竞争,在竞争与学习中不断发展自身。
2.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使中国人力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加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促使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客观上优化了我国人才配置。
三、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自己的品牌意识。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融合了本土化的特殊性。这也启发我国企业应该坚持自身的特色,同时兼顾市场的特殊性。
五、本土化对我国企业的消极影响
跨国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控制和对高利润产业的掠夺,有可能扼制我国企业的发展。在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中,跨国公司以他们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和科学的管理优势占领了我国市场相当一部分份额。一些实力比较弱的民营企业或刚刚起步的幼稚工业常常因为跨国公司失去了生存空间。跨国公司通过本土化策略,进入了我国市场,甚至还形成市场垄断与产业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民族产业。
六、启示和对策
1.我国政府要不断加强管理,抓紧调整和完善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规范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行为,防止出现跨国公司的市场垄断与行业控制扭曲我国市场的发展,引导跨国公司投资朝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还应强化监管,多方面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并大力扶持本国企业,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
2.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也应对当地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消费动机及行为模式,并通过本土化战略,开发出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本土化意味着企业高度地融入当地社会,利用东道国的资金、技术、原材料、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是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的持续的营销创新促使其竞争力不断加强。除此之外,我国企业还要学习跨国公司的人才价值观以及先进的管理体制,树立全球市场上的人才意识,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罗伯·莫兰,约翰·里森伯格.挑战全球.北京:北京发展出版社,1998
[2]聂名华.发达国家境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
[3]小岛清著,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4]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对策分析
一、跨国公司及本土化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公司凭借其资金、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势,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一个国家设立总部机构,在其他一个或几个国家设立营业机构,通过将公司拓展到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
本土化,主要是指针对特定地方性的竞争和消费需求,公司制定特定的发展战略,使公司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由于标准化产品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偏好,为了应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跨国公司需要采取本土化战略。其过程表现为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要素融入和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依据
1.特定优势理论
特定优势理论,也称垄断优势理论。由于目前的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面对同一市场的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若实行集中经营,则可使对手进入市场,从而形成一定的垄断,这样既可以获得垄断利润,也能减少由于竞争造的损失。因此,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一定要具有东道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集中优势,熟悉东道国环境,通过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为防止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必须克服外部市场失灵,以及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阻碍。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形成一个内部市场,将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内部之间的业务,这样就降低了交易成本。内部化理论为跨国公司从节约交易成本、环境成本、文化成本等方面而实施本化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3.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货和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企业的价值链即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其实就是基本活动优势和支持活动优势。竞争优势理论要求跨国公司既要坚持全球战略,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本土化的资源,保持自己的优势。只有能实施“战略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策略,跨国公司才能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
三、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表现形式
1.采购本土化策略
采购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生产性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从我国市场购买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从而可以节约很多运输成本,并且省掉了进出海关的手续和税费,同时也避免了汇率风险。
2.生产加工本土化策略
生产加工本土化是最基本的本土化。实施生产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凭借其管理和技术等优势,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原料,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许多跨国公司都在我国建立了全球性的加工工厂,同时我国也是消费者大国,跨国公司因此获得了巨大利润。
3.市场营销本土化策略
营销本土化是指在全球营销过程中,跨国公司将公司的整体营销战略与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我国的消费需求,以适应我国市场的要求。营销本土化注重利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和及时性,一定要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同时突出当地文化的特点。
4.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本土化体现了现代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的要求,因为本地人才了解本地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习惯,了解情感需求,他们能够较容易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达成一致,这也是资源优化组合的表现。
四、本土化对我国企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打破国内传统垄断,形成竞争,从而使国内企业融入全球化竞争。大批跨国公司积极实行本土化策略,这势必会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我国企业要想生存,必须积极缩小与跨國公司的差距,整合全球的人力、物力资源,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充分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在本国的天然优势,积极参与市场份额的竞争,在竞争与学习中不断发展自身。
2.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使中国人力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加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促使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客观上优化了我国人才配置。
三、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自己的品牌意识。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融合了本土化的特殊性。这也启发我国企业应该坚持自身的特色,同时兼顾市场的特殊性。
五、本土化对我国企业的消极影响
跨国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控制和对高利润产业的掠夺,有可能扼制我国企业的发展。在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中,跨国公司以他们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和科学的管理优势占领了我国市场相当一部分份额。一些实力比较弱的民营企业或刚刚起步的幼稚工业常常因为跨国公司失去了生存空间。跨国公司通过本土化策略,进入了我国市场,甚至还形成市场垄断与产业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民族产业。
六、启示和对策
1.我国政府要不断加强管理,抓紧调整和完善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规范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行为,防止出现跨国公司的市场垄断与行业控制扭曲我国市场的发展,引导跨国公司投资朝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还应强化监管,多方面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并大力扶持本国企业,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
2.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也应对当地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消费动机及行为模式,并通过本土化战略,开发出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本土化意味着企业高度地融入当地社会,利用东道国的资金、技术、原材料、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是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的持续的营销创新促使其竞争力不断加强。除此之外,我国企业还要学习跨国公司的人才价值观以及先进的管理体制,树立全球市场上的人才意识,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罗伯·莫兰,约翰·里森伯格.挑战全球.北京:北京发展出版社,1998
[2]聂名华.发达国家境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
[3]小岛清著,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4]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