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创立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他说:“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1]“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2]深入分析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的道德教育思想包含着如下丰富的内容:
(一)道德教育要尽早抓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年是儿童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这时期形成的最初社会经验和人与人关系的最初概念,对他一生都有无法估量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步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对祖国、对劳动、对长者、对别人的关心,都应在孩子开始观察、开始认识、开始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着手培养。如果在童年时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话,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他多次举例论证,人类现已发现的三十多个早年被野兽掠去抚育,后来返回人间生活的“野孩子”,没有一个被塑造成为品质合格的人,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早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呼吁应抓住非常宝贵的时机,对具有巨大可塑性的少年儿童尽早实施道德教育。
(二)培养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最起码目标就是培养儿童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善良、正直、诚实、同情心、扶弱帮困、诚实和纯洁等。他说:“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帮助患难的同志。不损害人。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3] 正是这些基本素养,又被称为公民的道德基础。公民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从这一道德基础之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升华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品质。
(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必要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为思想上接受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在行为上养成习惯,才能为公民道德品质的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4] “要在青少年时期解决道德教育中比较复杂的那些课题(形成生活理想的信念,认识科学世界观的一些重要真理等等),只有靠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形成道德修养的基本习惯才有可能。”[5]这充分地说明了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同时指出,培养和形成青少年的良好的道德习惯,要从三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一是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觉性,这是形成道德习惯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注意提高学生对于道德概念的认识,提高其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三是给予学生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相互关系的机会,使其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表示关切并从认识上初步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情感上表现出明确的爱与憎,进而提高自我肯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形成公民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环境的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及形成基本道德品质的巨大作用。他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场所。”[6]“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7]为了真正发挥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跨进校园,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苏霍姆林斯基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良好德育环境。他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设计,营造出一种整洁、清新、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尽力使一切物质环境,如自然风光、校园美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馆资料等都“活”起来。在学校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爱你们的父母”等标语、伟人画像及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名言格句等,做到“让墙壁也能说话”。“孩子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活动的房舍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8]由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德育效果。
(五)重视主体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主体自我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自我教育是儿童能否真正接受教育以及实现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性因素。他反复强调: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9]“一切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只有‘转换’成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即主体的自我教育——为主体所接受,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否则,教育毫无意义。”[10] 认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个体的自我投入,儿童在品行形成过程的参与程度及对教育影响的自我消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德品质形成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教育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让教育主体亲身体验、尽心感知,从而使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达到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的功效。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带有普遍真理性,对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及早实施
现代心理科学的大量事实材料表明:凡人生所需的行为习惯、语言、技能、性格、思想等多半可以在七岁以前打下基础。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此时通过正面教育、引导、训练,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素质。我国很早就有了“教子须早”的主张和注重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传统,如王夫之认为,只有在童蒙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才能为整个人生打下基础。如果在童蒙时期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即使花费很大的力气,也难以矫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春天不播种,荒芜的不过是一茬庄稼;婴幼儿时期不注重早期道德教育,耽误的将是人的一生。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熏陶和训练。
(二)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根据道德认知和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道德行为规范总是从较低一级的要求开始,然后逐步上升到更高一级。只有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才能使道德教育生动活泼,小中见大,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们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也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那样,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六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落实到未成年人身上就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等。未成年人必须将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时时处处身体力行之。只有着眼于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实际,从未成年人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才能逐渐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层次和水平,有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三)从训练、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做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行为习惯就等于道德素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总会通过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主要表现在他的道德习惯上。古人提出“养其习于童蒙”,就是要求在幼儿时就要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19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德有一段著名的话: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要从训练、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做起,不断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不虑而行”,自然而然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充分发挥道德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重道德环境的熏陶既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未成年人接受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方式,未成年人最早获得的道德营养,最早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是在课堂里、书本上或其他宣传手段中得到的,而是来自他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运用道德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不用花多大力气去“灌输”,却能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它、认同它。同时,道德环境形成之后还以一种无形的非强制的作用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动机和行为,迫使其作出与道德环境相适应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道德环境的好坏与否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健康高尚的道德氛围能净化人的心灵、强化人的道德意识、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不良的道德环境则会腐蚀人的心灵、弱化人的道德意识、阻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应花大力气,注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良好道德环境,尤其要重视与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密切相连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的道德环境建设。
(五)强化主体参与,发挥主体自我教育的作用
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儿童自己教育自己。儿童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家长。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独立地生活,让儿童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思想和性格。”[11]对此,我们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调动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受教育者真正变为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3][5][6][7][9][11] 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7,63,203,314,253,23,48.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75.
[4] 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等译.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99.
[8] 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43.
[10] 胡深.应倡导主体自我教育[N].光明日报,2001-06-14-(B2).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的道德教育思想包含着如下丰富的内容:
(一)道德教育要尽早抓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年是儿童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这时期形成的最初社会经验和人与人关系的最初概念,对他一生都有无法估量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步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对祖国、对劳动、对长者、对别人的关心,都应在孩子开始观察、开始认识、开始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着手培养。如果在童年时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话,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他多次举例论证,人类现已发现的三十多个早年被野兽掠去抚育,后来返回人间生活的“野孩子”,没有一个被塑造成为品质合格的人,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早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呼吁应抓住非常宝贵的时机,对具有巨大可塑性的少年儿童尽早实施道德教育。
(二)培养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最起码目标就是培养儿童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善良、正直、诚实、同情心、扶弱帮困、诚实和纯洁等。他说:“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帮助患难的同志。不损害人。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3] 正是这些基本素养,又被称为公民的道德基础。公民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从这一道德基础之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升华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品质。
(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必要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为思想上接受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在行为上养成习惯,才能为公民道德品质的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4] “要在青少年时期解决道德教育中比较复杂的那些课题(形成生活理想的信念,认识科学世界观的一些重要真理等等),只有靠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形成道德修养的基本习惯才有可能。”[5]这充分地说明了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同时指出,培养和形成青少年的良好的道德习惯,要从三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一是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觉性,这是形成道德习惯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注意提高学生对于道德概念的认识,提高其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三是给予学生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相互关系的机会,使其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表示关切并从认识上初步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情感上表现出明确的爱与憎,进而提高自我肯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形成公民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环境的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及形成基本道德品质的巨大作用。他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场所。”[6]“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7]为了真正发挥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跨进校园,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苏霍姆林斯基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良好德育环境。他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设计,营造出一种整洁、清新、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尽力使一切物质环境,如自然风光、校园美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馆资料等都“活”起来。在学校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爱你们的父母”等标语、伟人画像及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名言格句等,做到“让墙壁也能说话”。“孩子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活动的房舍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8]由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德育效果。
(五)重视主体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主体自我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自我教育是儿童能否真正接受教育以及实现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性因素。他反复强调: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9]“一切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只有‘转换’成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即主体的自我教育——为主体所接受,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否则,教育毫无意义。”[10] 认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个体的自我投入,儿童在品行形成过程的参与程度及对教育影响的自我消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德品质形成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教育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让教育主体亲身体验、尽心感知,从而使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达到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的功效。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带有普遍真理性,对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及早实施
现代心理科学的大量事实材料表明:凡人生所需的行为习惯、语言、技能、性格、思想等多半可以在七岁以前打下基础。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此时通过正面教育、引导、训练,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素质。我国很早就有了“教子须早”的主张和注重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传统,如王夫之认为,只有在童蒙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才能为整个人生打下基础。如果在童蒙时期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即使花费很大的力气,也难以矫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春天不播种,荒芜的不过是一茬庄稼;婴幼儿时期不注重早期道德教育,耽误的将是人的一生。我国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熏陶和训练。
(二)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根据道德认知和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道德行为规范总是从较低一级的要求开始,然后逐步上升到更高一级。只有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才能使道德教育生动活泼,小中见大,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们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也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那样,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六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落实到未成年人身上就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等。未成年人必须将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时时处处身体力行之。只有着眼于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实际,从未成年人基本道德素质抓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才能逐渐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层次和水平,有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三)从训练、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做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行为习惯就等于道德素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总会通过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出来。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主要表现在他的道德习惯上。古人提出“养其习于童蒙”,就是要求在幼儿时就要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19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德有一段著名的话: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要从训练、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做起,不断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不虑而行”,自然而然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充分发挥道德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重道德环境的熏陶既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未成年人接受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方式,未成年人最早获得的道德营养,最早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是在课堂里、书本上或其他宣传手段中得到的,而是来自他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运用道德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不用花多大力气去“灌输”,却能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它、认同它。同时,道德环境形成之后还以一种无形的非强制的作用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动机和行为,迫使其作出与道德环境相适应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道德环境的好坏与否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健康高尚的道德氛围能净化人的心灵、强化人的道德意识、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不良的道德环境则会腐蚀人的心灵、弱化人的道德意识、阻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应花大力气,注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良好道德环境,尤其要重视与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密切相连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的道德环境建设。
(五)强化主体参与,发挥主体自我教育的作用
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儿童自己教育自己。儿童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家长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家长。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独立地生活,让儿童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思想和性格。”[11]对此,我们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调动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受教育者真正变为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3][5][6][7][9][11] 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7,63,203,314,253,23,48.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75.
[4] 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等译.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99.
[8] 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43.
[10] 胡深.应倡导主体自我教育[N].光明日报,2001-06-14-(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