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历来“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的档案事业带来了文化建设的新契机。档案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明的使者,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档案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档案馆文化事业单位的自身属性,也确立了档案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无疑为档案部门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有利机遇。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延续和发展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档案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独特的自身优势。近年来,我们以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努力改善档案文化设施条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档案文化惠民深入人心,档案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档案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社会的档案文化意识观念还比较淡薄,档案文化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档案部门要紧紧抓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利机遇,切实增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1.树立文化形象,营造文化氛围
档案部门只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并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才能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这就需要我们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是指档案馆的内外建筑。档案馆建筑是档案馆的象征,是档案馆总体形象的代表,它的建筑特色既有助于树立档案馆的文化形象,又影响着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一直以来,档案部门都是矗立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大院中,让人不觉产生距离感,严重阻碍了档案文化形象的建设。因此,筹建一座能够彰显档案文化底蕴、功能设备齐全的档案馆势在必行。
软件是指树立档案部门的文化理念。提高档案馆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的档案意识,应坚持档案文化建设公益性方向,推出档案文化讲堂、档案馆开放日、档案主题展览、城市记忆摄影、档案文化精品赏析、档案编研成果创作等一系列公益性档案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档案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把富有档案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送到基层,让档案文化贴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使档案馆“成为学者的资料宝库,作家的灵感圣殿,教师学生的第二课堂,收藏爱好者的会聚场所,学术流派的论剑讲坛,休闲一族的旅游胜地,乃至家庭亲子教育和市民节假日的驻足福地。”
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文化功能
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发挥要以馆藏档案为基础,所以馆藏档案的丰富对档案文化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单一,与民众的生活距离较远,难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我们应在保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档案同时,收藏相当比例的个人档案,以及散存在社会上乃至国外的反映社会文化、历史风貌、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与事件等方面的档案材料,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国家档案资源为主,非国家档案资源为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沈阳、青岛等国家档案馆收藏档案的范围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公文档案还有许多反映城市历史和建筑艺术的绘画、雕塑以及记载个人资料和家族背景的各种私人档案,甚至还有大量的传单、小报、明信片、邮票等。
三、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1.提升档案人员的文化素养
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事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档案工作必须由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科技水平的人来操作,才能将档案的文化功能推向更高层次。因此档案人应该具备文字水平、专业技术、外语知识和一定的现代信息技能。此外,还要注重礼仪修养,档案人在着装仪容、待人接物、举止言谈、品德修养、职业形象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外部形象,方能显示其文化品位。
2.发挥职能特色、创新服务领域
主动介入文化活动、收集文化活动档案。地方政府和宣传、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城市建设等部门经常组织文化活动,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档案。档案部门要关注做好这些部门的档案工作,就能保护其独特文化的载体。只有提前介入和事后及时抓落实,才能保证重大文化活动和重要会议形成的档案具有文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我国已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开展“口述史”工作,有计划地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接收进馆,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继承,也是档案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
3.开发文化产品,增强档案文化宣传力度
多种形式的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也是利用档案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如围绕各种档案展览,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相关画册、多媒体光盘、纪念品、纪念封等等;与相关部门联合发行纪念邮票、明信片等。加强档案文化产品的研发力度,使其成为传播社会文明的使者和发展社会文化的助推器。
此外,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档案文化宣传,将档案文化宣传融入到档案展览中,将档案文化宣传与档案法制宣传、有关纪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文化意识观念,营造出有利于发挥档案文化功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进而弘扬档案文化,促进档案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承德市档案局 承德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
一、档案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档案馆文化事业单位的自身属性,也确立了档案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无疑为档案部门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有利机遇。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延续和发展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档案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独特的自身优势。近年来,我们以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努力改善档案文化设施条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档案文化惠民深入人心,档案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档案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社会的档案文化意识观念还比较淡薄,档案文化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档案部门要紧紧抓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利机遇,切实增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1.树立文化形象,营造文化氛围
档案部门只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并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才能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这就需要我们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是指档案馆的内外建筑。档案馆建筑是档案馆的象征,是档案馆总体形象的代表,它的建筑特色既有助于树立档案馆的文化形象,又影响着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一直以来,档案部门都是矗立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大院中,让人不觉产生距离感,严重阻碍了档案文化形象的建设。因此,筹建一座能够彰显档案文化底蕴、功能设备齐全的档案馆势在必行。
软件是指树立档案部门的文化理念。提高档案馆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的档案意识,应坚持档案文化建设公益性方向,推出档案文化讲堂、档案馆开放日、档案主题展览、城市记忆摄影、档案文化精品赏析、档案编研成果创作等一系列公益性档案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档案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把富有档案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送到基层,让档案文化贴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使档案馆“成为学者的资料宝库,作家的灵感圣殿,教师学生的第二课堂,收藏爱好者的会聚场所,学术流派的论剑讲坛,休闲一族的旅游胜地,乃至家庭亲子教育和市民节假日的驻足福地。”
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文化功能
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发挥要以馆藏档案为基础,所以馆藏档案的丰富对档案文化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单一,与民众的生活距离较远,难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我们应在保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档案同时,收藏相当比例的个人档案,以及散存在社会上乃至国外的反映社会文化、历史风貌、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与事件等方面的档案材料,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国家档案资源为主,非国家档案资源为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沈阳、青岛等国家档案馆收藏档案的范围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公文档案还有许多反映城市历史和建筑艺术的绘画、雕塑以及记载个人资料和家族背景的各种私人档案,甚至还有大量的传单、小报、明信片、邮票等。
三、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1.提升档案人员的文化素养
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事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档案工作必须由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科技水平的人来操作,才能将档案的文化功能推向更高层次。因此档案人应该具备文字水平、专业技术、外语知识和一定的现代信息技能。此外,还要注重礼仪修养,档案人在着装仪容、待人接物、举止言谈、品德修养、职业形象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外部形象,方能显示其文化品位。
2.发挥职能特色、创新服务领域
主动介入文化活动、收集文化活动档案。地方政府和宣传、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城市建设等部门经常组织文化活动,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档案。档案部门要关注做好这些部门的档案工作,就能保护其独特文化的载体。只有提前介入和事后及时抓落实,才能保证重大文化活动和重要会议形成的档案具有文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我国已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开展“口述史”工作,有计划地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接收进馆,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继承,也是档案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
3.开发文化产品,增强档案文化宣传力度
多种形式的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也是利用档案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如围绕各种档案展览,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相关画册、多媒体光盘、纪念品、纪念封等等;与相关部门联合发行纪念邮票、明信片等。加强档案文化产品的研发力度,使其成为传播社会文明的使者和发展社会文化的助推器。
此外,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档案文化宣传,将档案文化宣传融入到档案展览中,将档案文化宣传与档案法制宣传、有关纪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文化意识观念,营造出有利于发挥档案文化功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进而弘扬档案文化,促进档案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承德市档案局 承德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