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依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进程,在教学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有助于提升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育人功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4-0061-0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时代特征和党的意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尝试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过程为抓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一、显微镜·多棱镜·望远镜——以历史事件透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事件具有自身的时代背景和多角度影响,教师可整合若干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厘清其核心价值,挖掘其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示例:“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集中反映了20世纪前期,中国各阶级、阶层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民主”“平等”与“公正”的渴求。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显微镜——关注历史事件的细节
  历史的魅力源于情节(细节)的扣人心弦,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独特而具体的情节(细节)。生动形象的情节(细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使学习内容铭记于心。
  (1)通过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五四运动”浮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通过出示“五四运动”的口号(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分析其含义,让学生直接感受当时青年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2)通过播放电影《我的1919》《建党伟业》等相关片段,使学生“神入”心潮澎湃的“历史现场”;
  (3)通过文本阅读,如教材或相关文献资料(如摘录《五四运动回忆录》等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制作“五四运动”进展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
  关注这些情节(细节)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的认识。当学生初步感知“五四运动”具有“爱国”“平等”“公正”等价值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大规模爱国运动的爆发?”
  2.望远镜——揭示事件预示的历史发展趋势
  从因果关系看,“五四运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密切相关,与“新文化运动”“中共诞生”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执教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以“五四运动”为主线,将这些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重组和梳理,揭示“20世纪前期,民主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的历史发展趋势。
  教师创设历史情境:
  材料1:北京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游行图(图略)。
  材料2:“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全体学界通电》
  材料3: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产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问:(1)指出与材料1、2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说出引发此事件的导火线;(2)材料2反映此次事件中北京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你会否加入运动队伍?用一、两句话说明理由;(3)材料3中的“新的社会力量”指什么?它与此事件有何关联?
  上述情境蕴含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具体的课程内容,显示了教学内容的重组思路(“五四运动”“一战”“中共诞生”)。其中,基于假设和评说视角的设问,以“穿越”手法铺设历史现场,在“抚今追昔”的情境中,使学生完成对“爱国”“民主”“平等”“公正”等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思考和理解。
  3.多棱镜——辩证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
  由于立场和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往往各具特色,甚至迥然各异。历史的多元性要求我们能够辩证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多视角地评价历史事件。以“五四运动”的评价为例:
  首先,教师呈现不同人物对“五四运动”的评论。如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张太雷文集》);“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摘自《五四运动研究综述》);“(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对这些评论进行分析,最终归纳出一些新结论。其结果必然指向“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爱国、民主、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提供对历史事件的多种评价,使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能更加完整有序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对相关价值观产生更广泛、深刻的认识。
  二、感知·感受·感悟——依托历史人物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产生着引领和促成作用,其生平、事迹、思想,往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契合。教师可理清人物的核心价值,依托相关史料重构历史现场,引导学生开展人物评说和事件活动,发扬其精神价值。
  示例:历史人物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20世纪以来,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对“自由”“平等”“富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以“毛泽东的成长、成就以及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用”为例,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感知——读人物生平
  教师采用如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图导史:出示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照片;
  数据说史:展示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包括中文在内,毛泽东选集曾以26种语言正式出版,总授权发行量超过3亿册);
  视频观史: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片段);
  制表引史:呈现毛泽东的成长经历(编制大事年表)。
  当学生对毛泽东有一定认知,初步感知其追求“自由”“平等”“富强”等优良品质后,教师引导学生转向探讨“毛泽东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此问题的探讨必然涉及时代背景与个人生活经历等诸多因素,而每一个因素背后都有丰富的资料(史料)支撑,从而使史实叙述与评价分析相互衬映。
  2.感受——析人物事迹
  (1)呈现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大事年表),突出毛泽东在革命年代的人生遭遇与革命理想;
  (2)展示有关毛泽东生活和工作的照片,包括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的各种照片,以及用过的实物(衣物、办公用具,工作笔记等)的图片,突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与工作精神;
  (3)提供情境材料(历史现场),组织班级讨论,开展人物评说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
  (1)说说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2)有人说: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体现。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你认为毛泽东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最具价值的是什么?举例并说明理由。
  三个讨论话题包含了认识、解释、评价三个层次,是一个从知识学习到人文化成的过程,能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物言行所折射的精神品质有更真切的感受。在学生深度认识毛泽东追求“自由”“平等”“富强”精神品质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人物的命运与成就,获取人生的智慧和向上向善之心,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泽学生心田,指导生活实践。
  3.感悟——扬人物精神
  (1)通过对毛泽东人物的再认识,指导学生撰写人物事迹读后感(观后感);(2)编制学习毛泽东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三、梳理·对比·自省——在追寻历史进程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历史进程即是人类的进步历程,记录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师可通过梳理、对比和自省,引导学生在认识与认同历史过程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人民的价值追求,从而乐于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示例:“中西方近代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通过“梳理·对比·自省”三部曲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民主”教育。
  1.梳理——厘清历史线索,在了解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之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解说:
  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兴起,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赞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欧洲第一次把人提高到与神平等的地位,人不再是神的奴仆,而是也像神一样伟大。
  科学革命: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宇宙的奥秘被不断揭示出来,人们的信心空前高涨,相信人类有能力理解和驾驭世界,世界运行规律不再神秘,不再是掌握在神的手里,而是掌握在人的手里。人们的自由的意志、获得自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肯定。
  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对自由的宣传,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理论,都宣传扬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问:在欧洲持续四百多年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人们在追求怎样的价值观,这个追求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似之处吗?
  解说:人们获得精神的解放,人不再渺小,宇宙不再神秘,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相吻合。
  2.对比——对比历史现场,在反身自省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出示下列表格:
  西 方 同时期的中国
  14—15世纪 文艺复兴 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得到传播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八股取仕;文字狱;禁止传教士活动等 专制思想、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得到强化
  16—17世纪 科学革命
  18世纪 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
  思考:若站在18世纪末的历史时间点上,作为一个当时的中国人,你会认为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会传播到中国,被中国人接受,还是中国的专制思想、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会传到西方,被西方人接受。为什么?
  解说:当时东西方并不是完全没有交集,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但他的策略是把自己变成一个西方的儒者,融入了中国,而且后来西方传教士都拒绝改变自己,拒绝像利玛窦那样;而中国统治者也顽固地拒绝接受西方的东西,彼此都一样的顽固,彼此都拒绝接受对方,更不要说变成像对方一样的观念了。
  思考:站在当下时代,我们会更认同哪一种呢?如果双方(或一方)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借鉴与融合”的思路,情况会怎样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视情况点评或者小结)
  3.自省——以史为今鉴,认识历史规律更理性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西 方 同时期的中国
  14—15世纪 文艺复兴 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得到传播 明清时期,科学考试,八股取仕;文字狱;禁止传教等 专制思想进一步强化,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得到强化
  16—17世纪 科学革命
  18世纪 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
  19世纪 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进行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 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在中国传播
  中后期 学习西方崛起后的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戊戌思潮,
  19世纪末 西方七国加日本,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年后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
  20世纪初期 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得出两条历史规律:一是落后就要挨打;二是先进代替落后,落后走向先进。
  引导思考:落后就要挨打,是挨打的痛(如割地赔款等)让你感到耻辱,还是落后的痛(社会形态、人的思想等各方面的落后)让你感到耻辱?你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最重要的落后是什么?哪些因素使中国落后而不能自拔呢?这些因素今天的中国还存在吗?所有导致中国曾经落后还不能自拔的因素都消失了吗?如果没有消失,你觉得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才能真正克服它呢?
  解说:历史学习的是过去,立足的是现在,而指向的却是未来!学生学习历史,懂得以史为鉴,对民族则更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它不仅让学生充满智慧与探索能力,行为更加理性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始终,我们须基于课程标准,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现状,不断探索,让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爱国情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嘉兴教育学院
  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
  浙江嘉兴 314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在中山市石岐区的一条窄街小巷,有一所不显眼的学校。每当下课铃声响过,安静的校园便立刻沸腾起来。只见沙包不停翻飞,风车呼呼旋转,铁环在障碍物中穿梭滚动,孩子们灵动的身影常常引得行人的驻足观看和啧啧称赞……这便是闻名全国的西厂小学活力教育的缩影。  多年来,活力教育的持续探索与创新,让名不见经传的西厂小学走出中山,走向全国,走出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之路。  尊重儿童天性——缘起小课间的思考与行动  学校德
【摘要】借助英语报刊的时效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增加英语词汇量储备,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可以通过英语报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借助英语报刊的流行小文来积累英语词汇量,为培养学生英语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综合素养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利用英语报刊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纯正的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这需要教师选取合适
【摘要】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把握“有”与“无”的分寸,让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这两类注意强强联手。课始巧“引”、课中巧“揉”、课尾巧“渡”,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结合,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有效结合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对于注意有过这样的表述:“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 注意被分为两类——有意注意与无
如何使幼儿真正乐于和蔬菜宝宝交朋友,进而变得喜欢吃蔬菜呢?我认为活动设计应在“朋友”上多做文章。  第一环节,在幼儿寻找蔬菜的同时可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同时,可学唱经过改编的歌词:“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左看看啊,右瞧瞧,你是我的好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先闻闻啊,再摸摸,我和××(蔬菜名)交朋友。”  第二环节,原方案中引导幼儿运用方位词来描述找到的蔬菜与活动目标关系不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对于立德树人能否真正扎根学校教育,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关键价值,这也是教育工作者教育信仰与使命的本真追求。”②2018年7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和中山市教体局联合主办,在中山纪念中学开展了“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学术沙龙。顾明远先生等专家学者受邀与中山市一线校长、教师展
荣雷在《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4期《论研学旅行推进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一文中指出,当前,研学旅行正遭遇教育改革进程中常见的路径依赖,具体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門精英化的决策模式、学校管理者应付性的改革实施心态、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工作习惯三个层面,这使研学旅行面临刻板化、形式化和边缘化的风险。  细致分析改革所遭遇的路径依赖,打破低效率制度均衡,是富有绩效的制度变迁的必经之路。因此,突破路径依赖,首先,
【摘要】结合新文科建设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相关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深度挖掘和剖析每个知识点中的思政点,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王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测试。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构建以
【摘要】经贸英语翻译对经贸活动的开展和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经贸英语翻译的效果能够促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的提升,本文作者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经贸英语翻译策略,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经贸英语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翻译经贸英语的必要性,接下来对经贸英语所具有的特征及语篇的概念进行介绍,文章的第二个主体部分分别从语篇角度探讨了经贸英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下一部分在此基
报喜热线,让激励放大增值   “报喜热线”每天定时开通。凡当天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由班干部或老师代表班级直接拨打向家长“报喜”。由于“报喜热线”人人都有机会,涉及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家长在意外中即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无疑使激励放大增值,并成为大家天天向往的班级“最高奖赏”。下面是家长留下的感言:   “当妈妈的电话响起,一看是老师的来电,我的心不由得收紧了,顷刻间脑子里一下闪出了几个念头:是
童年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场域,学校唯有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才能确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在积淀中不断发展。多年来,学校走出狭义的德育活动,以儿童立场下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为自身文化浇铸起牢固的生命根基。  一、“问计于童”,构建源自儿童生活的课程内容  少先队教育的目标是让队员当家作主,做自己成长的主人。作为少先队教育的载体,少先队活动课程自当从儿童立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