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语文是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展开,小学教学方式转变为培养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课堂氛围导向开放、对话、合作,使学生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学习过程放眼终身。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工具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得到提高与发展[1]。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给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重新进行了界定。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1.没有把握新课程标准。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展开多时,但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准确把握,一是没有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二是没有把握好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三是没有把握好与学生互动环节;四是没有在课堂上正确运用多媒体教辅手段[2]。
2.对语文课本的解读缺乏准确性。语文课能够体现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教师、学生对课本的理解、领悟与渗透,只有教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才能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体会。教师对语文课本的解读缺乏准确性,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缺乏准确性解读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没有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形成观照;二是没有揣摩作者的意图价值取向;三是阅读时缺乏读者个性化阅读心灵体验[3]。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准确估计。学生的每个年龄段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并且有特定的问题,教师缺乏对学段特点的掌握,使教学目标不到位或勉强到位。此外,没有对班级内全体学生进行关注,缺乏对语文教学核心理念“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认识,具体教学中将关注点不自觉地放在自己身上,从而忽视学生。
4.对课堂评价缺乏深入。在课堂进行评价时,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单一的语言评价、言过其实的评价及缺少根据的评价都会失去评价应有的鼓励作用。教师的评价没有做到“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因材施教”时,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4]。
二、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教学措施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施新课改前,传统师生关系是教师为课堂的控制者,在讲台上使用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学生是配合者,在座位上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传统方式使教师脱离学生,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害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5]。因此,为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用亲切、温和的态度面对学生,给予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关怀,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在教学方式上,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设置多种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主学习。
2.创造生动有效的教学环境。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和教学有效性,对学生进行压制,希望通过严肃的课堂氛围使教学行为有效。实际上,有效教学与课堂纪律无直接关系,反而会引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厌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语文课堂上教师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并且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作为知识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参与性,才能使课堂氛围发生改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引导时结合学生思维长度、思维宽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等几方面对学生参与程度进行判断,为学生设计课程掌控环节,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小学语文是基础,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联合探究,发现学习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深入研究,发现新问题。因此,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知识进行准备,带着准备后发现的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课堂学习对知识进行完善。当然,课堂教学前知识的学习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只有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才能使教学效果增强。
5.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语文课堂上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会协作,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和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方式丰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使用方式上,教师制作生动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突出重点、具有分明层次的课件,用课件代替传统板书,使学生通过对动态课件的观察,加深记忆。然后,课件教学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增强对学习内容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活动中,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联系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到先学后教,去除无效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增.浅谈如何打造高质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9):332-332.
[2]马金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315-315.
[3]马丽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0).
[4]杭志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378-378.
[5]苏优勒玛.浅谈小学蒙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9):491-49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工具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得到提高与发展[1]。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给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重新进行了界定。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1.没有把握新课程标准。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展开多时,但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准确把握,一是没有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二是没有把握好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三是没有把握好与学生互动环节;四是没有在课堂上正确运用多媒体教辅手段[2]。
2.对语文课本的解读缺乏准确性。语文课能够体现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教师、学生对课本的理解、领悟与渗透,只有教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才能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体会。教师对语文课本的解读缺乏准确性,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缺乏准确性解读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没有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形成观照;二是没有揣摩作者的意图价值取向;三是阅读时缺乏读者个性化阅读心灵体验[3]。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准确估计。学生的每个年龄段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并且有特定的问题,教师缺乏对学段特点的掌握,使教学目标不到位或勉强到位。此外,没有对班级内全体学生进行关注,缺乏对语文教学核心理念“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认识,具体教学中将关注点不自觉地放在自己身上,从而忽视学生。
4.对课堂评价缺乏深入。在课堂进行评价时,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单一的语言评价、言过其实的评价及缺少根据的评价都会失去评价应有的鼓励作用。教师的评价没有做到“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因材施教”时,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4]。
二、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教学措施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施新课改前,传统师生关系是教师为课堂的控制者,在讲台上使用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学生是配合者,在座位上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传统方式使教师脱离学生,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害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5]。因此,为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用亲切、温和的态度面对学生,给予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关怀,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在教学方式上,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设置多种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主学习。
2.创造生动有效的教学环境。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和教学有效性,对学生进行压制,希望通过严肃的课堂氛围使教学行为有效。实际上,有效教学与课堂纪律无直接关系,反而会引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厌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语文课堂上教师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并且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作为知识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参与性,才能使课堂氛围发生改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引导时结合学生思维长度、思维宽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等几方面对学生参与程度进行判断,为学生设计课程掌控环节,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小学语文是基础,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联合探究,发现学习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深入研究,发现新问题。因此,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知识进行准备,带着准备后发现的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课堂学习对知识进行完善。当然,课堂教学前知识的学习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只有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才能使教学效果增强。
5.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语文课堂上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会协作,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和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方式丰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使用方式上,教师制作生动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突出重点、具有分明层次的课件,用课件代替传统板书,使学生通过对动态课件的观察,加深记忆。然后,课件教学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增强对学习内容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活动中,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联系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到先学后教,去除无效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增.浅谈如何打造高质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9):332-332.
[2]马金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315-315.
[3]马丽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0).
[4]杭志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378-378.
[5]苏优勒玛.浅谈小学蒙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9):49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