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式中国医院交通设计大多设有一个入口大厅,无论步行或者驾车,就医或探访人员都会先来到这里,然后前往各个科室。还有一种设计是分别设有出入口的独立建筑。过去,医院建筑外部交通问题不太复杂,传统设计方法或许能起到良好效果。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医院外部交通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医院外部交通设计现状
*未能融入整体式设计
当前,中国医院设计初期大多不考虑交通问题,往往是在完成基于科室关系的泡泡图后,通过功能方块图确定车辆和行人交通,导致事后思考多个入口、下客、坡道和道路问题,未能融入整体式设计。行人交通常常成为医院单个大厅的瓶颈。传统做法是设计一个大门和主大厅,以及通向各个科室的二级入口,其中部分带有下客区。这些入口大多在方案阶段才会添加,设计初期不会考虑,是当前传统式医院设计的通病。
*人员流线交叉
很多医院常常将就医人员、探访人群、医护人员和车辆使用同一入口和路径,造成就医者与患者流线的相互交叉,不利于感染控制。
医院外部交通设计创新
分析以上现状可见,医院建筑设计需要从思维模式上进行转变,从而突破医疗建筑外部交通设计的局限。从街道层面到医院整体,车辆及行人交通改变势在必行。现有两种思维概念,其目标是缩短就医或探访时间。
*机场高效式接送
机场访问较为便捷。抵达机场后,我们先找到所乘航班,接着乘客下车,驾车人离开机场或者寻找停车位。另外一种情形是,驾车人前来接机,首先来到航班等候位置,找到接机对象,离开出口。
医院设计可效仿机场的高效交通模式。整体式设计中,接送就诊者的车辆可被停靠在目标科室和大厅附近。设想一下,我们不必站在人流拥挤的医院大厅,焦急地寻找目标科室的位置,而是舒服地坐在车内,清楚地看见目标科室位置,轻松地驱车到达。我们来到小型门厅,进入电梯直接到达就诊科室,不会感到丝毫压力。来到科室所在楼层后,电梯门自动打开。我们面前就是目标科室,由护士协助响应我们的要求。完成诊疗后,打个电话,我们来到刚才的下客区,等待家人一同回家。患者家属寻找、到达下客区不会有任何困难。我们甚至可以叫出租车到所在科室。接着,仍乘坐来时的电梯,回到接送楼层。电梯门打开,我们会看到等候的车辆,进入车辆后,径直开往出口。
*双主入口
中国医院面对如今的工作流,无法满足功能需求。医院应当设多个入口,以便缓解入口大厅的拥挤,使患者快速找到就诊科室。
而双主入口设计可较好地融入传统的“王”字形医院方案,包括分别设有主入口和主厅的门诊区和住院区,进入各科室的入口沿医院轴线设置。
双主入口将交通分流,使就医者更接近目标科室,可减少就医者在入口处的等待时间,缓解拥挤状况。另一个优点是相对于在医院不同地点提供多个入口,双主入口为访客提供了清晰的寻路指引。两个入口都能将就医者带向目标科室,不至迷失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在传染病区有必要添加另一个入口。
分流设计
*人车分流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辆与行人交通的矛盾愈发突显。如今,许多就医者和访客驾车前往医院,因此,人员安全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现有设计模式常常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机场交通系统设计意图是使行人和车辆不发生交汇,这一做法可借鉴应用于医院设计。人车分流设计可用多种方式实现,其中一种设计是将人车交通同时设在一层区域;第二种设计是将车辆接送设于一层,行人交通设于二层;第三种设计是将车辆接送设在地下一层。通常,设计方案会将车辆交通和行人交通垂直排列。后期设计中,车辆和行人交通不会垂直对齐,从而进一步分离这两种交通类型。以上几种设计各有利弊,由于项目存在地域、文化、使用者的差异,因此设计方案需根据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门诊和住院交通分流
如同水流向阻力小的方向流动一样,人们出于本能会朝交通流量小的位置移动。因此,交通系统应当具有弹性,根据医院区域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自动调节,而且交通流会随季节、时段甚至空气质量等天气因素发生改变。实施行人和车辆双入口、机场接送机模式,很多交通流问题将迎刃而解(图5)。
*寻路整合设计
传统医院方案的优点是拥有清晰的寻路设计,将科室通过主轴连接。新型方案将分离、并列排布行人交通轴和车辆轴。因此,患者接送可在其就诊区域附近完成。通过在主轴两端设置行人和车辆入口,访客可以轻松地找到目标位置。
*缩短步行距离
行人和车辆双入口以及机场接送机模式设计缩短了就医者和探访者与目标位置的距离,但同时也应当为未来调整预留空间。人口特征、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需求始终不断变化。访客可到达住院区一侧和主入口,从而解决交通溢流问题。设计灵活性是保证可行性的关键。
*需吸取教训的案例
许多医院在人车分流方面收效甚微。比如,韩国某大型私立医院(图6),床位1200张,对于日门诊量达10000人次的医院,接送区容量不足,交通系统较为复杂,就医者和探访者会对路线产生茫然和疑惑感,从而产生交通瓶颈。
再如河南某医院,设置床位2000张,医院车辆交通系统位于地下一层。下客区偏离了医院主车辆道路。主要停车场位于地下二层。车辆下客,跨越主道路停车,不断发生交汇现象(图7)。
另外,广东某医院遵循传统医院交通流线格局,核心区未设置车辆下客点。访客下车或停车时看不清中央电梯,易造成停车下客区交通拥堵(图8)。
结语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医院管理者应多考虑医院外部的交通问题,一旦车辆问题有所缓解,将有效提升医院服务品质。而我们建筑师也应当适时改变设计模式,创新思维,协助医院解决外部交通问题,使公众能体验到更加安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 (编辑 王海燕)
医院外部交通设计现状
*未能融入整体式设计
当前,中国医院设计初期大多不考虑交通问题,往往是在完成基于科室关系的泡泡图后,通过功能方块图确定车辆和行人交通,导致事后思考多个入口、下客、坡道和道路问题,未能融入整体式设计。行人交通常常成为医院单个大厅的瓶颈。传统做法是设计一个大门和主大厅,以及通向各个科室的二级入口,其中部分带有下客区。这些入口大多在方案阶段才会添加,设计初期不会考虑,是当前传统式医院设计的通病。
*人员流线交叉
很多医院常常将就医人员、探访人群、医护人员和车辆使用同一入口和路径,造成就医者与患者流线的相互交叉,不利于感染控制。
医院外部交通设计创新
分析以上现状可见,医院建筑设计需要从思维模式上进行转变,从而突破医疗建筑外部交通设计的局限。从街道层面到医院整体,车辆及行人交通改变势在必行。现有两种思维概念,其目标是缩短就医或探访时间。
*机场高效式接送
机场访问较为便捷。抵达机场后,我们先找到所乘航班,接着乘客下车,驾车人离开机场或者寻找停车位。另外一种情形是,驾车人前来接机,首先来到航班等候位置,找到接机对象,离开出口。
医院设计可效仿机场的高效交通模式。整体式设计中,接送就诊者的车辆可被停靠在目标科室和大厅附近。设想一下,我们不必站在人流拥挤的医院大厅,焦急地寻找目标科室的位置,而是舒服地坐在车内,清楚地看见目标科室位置,轻松地驱车到达。我们来到小型门厅,进入电梯直接到达就诊科室,不会感到丝毫压力。来到科室所在楼层后,电梯门自动打开。我们面前就是目标科室,由护士协助响应我们的要求。完成诊疗后,打个电话,我们来到刚才的下客区,等待家人一同回家。患者家属寻找、到达下客区不会有任何困难。我们甚至可以叫出租车到所在科室。接着,仍乘坐来时的电梯,回到接送楼层。电梯门打开,我们会看到等候的车辆,进入车辆后,径直开往出口。
*双主入口
中国医院面对如今的工作流,无法满足功能需求。医院应当设多个入口,以便缓解入口大厅的拥挤,使患者快速找到就诊科室。
而双主入口设计可较好地融入传统的“王”字形医院方案,包括分别设有主入口和主厅的门诊区和住院区,进入各科室的入口沿医院轴线设置。
双主入口将交通分流,使就医者更接近目标科室,可减少就医者在入口处的等待时间,缓解拥挤状况。另一个优点是相对于在医院不同地点提供多个入口,双主入口为访客提供了清晰的寻路指引。两个入口都能将就医者带向目标科室,不至迷失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在传染病区有必要添加另一个入口。
分流设计
*人车分流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辆与行人交通的矛盾愈发突显。如今,许多就医者和访客驾车前往医院,因此,人员安全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现有设计模式常常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机场交通系统设计意图是使行人和车辆不发生交汇,这一做法可借鉴应用于医院设计。人车分流设计可用多种方式实现,其中一种设计是将人车交通同时设在一层区域;第二种设计是将车辆接送设于一层,行人交通设于二层;第三种设计是将车辆接送设在地下一层。通常,设计方案会将车辆交通和行人交通垂直排列。后期设计中,车辆和行人交通不会垂直对齐,从而进一步分离这两种交通类型。以上几种设计各有利弊,由于项目存在地域、文化、使用者的差异,因此设计方案需根据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门诊和住院交通分流
如同水流向阻力小的方向流动一样,人们出于本能会朝交通流量小的位置移动。因此,交通系统应当具有弹性,根据医院区域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自动调节,而且交通流会随季节、时段甚至空气质量等天气因素发生改变。实施行人和车辆双入口、机场接送机模式,很多交通流问题将迎刃而解(图5)。
*寻路整合设计
传统医院方案的优点是拥有清晰的寻路设计,将科室通过主轴连接。新型方案将分离、并列排布行人交通轴和车辆轴。因此,患者接送可在其就诊区域附近完成。通过在主轴两端设置行人和车辆入口,访客可以轻松地找到目标位置。
*缩短步行距离
行人和车辆双入口以及机场接送机模式设计缩短了就医者和探访者与目标位置的距离,但同时也应当为未来调整预留空间。人口特征、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需求始终不断变化。访客可到达住院区一侧和主入口,从而解决交通溢流问题。设计灵活性是保证可行性的关键。
*需吸取教训的案例
许多医院在人车分流方面收效甚微。比如,韩国某大型私立医院(图6),床位1200张,对于日门诊量达10000人次的医院,接送区容量不足,交通系统较为复杂,就医者和探访者会对路线产生茫然和疑惑感,从而产生交通瓶颈。
再如河南某医院,设置床位2000张,医院车辆交通系统位于地下一层。下客区偏离了医院主车辆道路。主要停车场位于地下二层。车辆下客,跨越主道路停车,不断发生交汇现象(图7)。
另外,广东某医院遵循传统医院交通流线格局,核心区未设置车辆下客点。访客下车或停车时看不清中央电梯,易造成停车下客区交通拥堵(图8)。
结语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医院管理者应多考虑医院外部的交通问题,一旦车辆问题有所缓解,将有效提升医院服务品质。而我们建筑师也应当适时改变设计模式,创新思维,协助医院解决外部交通问题,使公众能体验到更加安全、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 (编辑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