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规范学生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安全的保证,是实施阳光体育一小时的保证。“六步实施”的示范培训、分批训练、总体调整、检查监督、比赛规范、常抓不懈这六步策略,使大课间活动形成了一套体系,这将学校学生多、班额大、统一实施难度高等困难大大减小。“九步走”解决了班级之间的拥挤,改变了学生多而混乱嘈杂的局面。师生共同参与,运动形式多样,音乐贯穿始终,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习惯养成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规范大课间活动,是保证学生安全活动的需要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并促使他们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规范大课间活动,是学校有效实施阳光体育一小时的保证
许多学校操场普遍较小,无法让所有班级在同一时间全部都开展“大课间”活动。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让学生彻底放松、玩得痛快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规范学生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作。但多年来,德育工作目标假、大、空,人人都知道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却浮于表面,口号喊得响,训练做不到,家长和老师认识浅,思想不统一。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切入点。大课间活动的规范,既能使学生得到身体的全面锻炼,又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性,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之处
(一)六步实施,形成规范训练模式。示范培训、分批训练、总体调整、检查监督、比赛规范、常抓不懈这六步策略,使大课间活动形成了一套体系,这将学校学生多、班额大这些困难大大减小,重点击破难点,最后形成整体。
(二)“九步走”方法,是大课间的关键环节。门前整队、带队下楼、整齐入场、踏步等待、认真做操、专心跳舞、整队集合、队伍分流、带回教室这“九步走”解决了班级之间的拥挤,改变了学生多而混乱嘈杂的局面。特别是队伍分流这一环节解决了学生活动和上厕所互相冲突这一难题。
(三)师生共同参与,运动形式多样,音乐贯穿始终成为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方式。当下课铃响一后,班主任、副班主任全部到班级中,一前一后带领学生下楼,避免了学生多、易拥挤的现象,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学生甩开手臂踏着音乐全身心地投入运动当中去。广播操、踢毽子、跳绳、羽毛球、篮球、短跑、跳皮筋等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从学生下楼到活动完成,全部用音乐来控制,《大步向前走》《幸福拍手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节奏强、旋律美的歌曲,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使音乐美和学生自身的动作美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
三、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制度引领,统一思想
出台《潍坊日向友好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思想,认识“礼貌待人、做事到底、孝敬父母、认真写字”这四个习惯对学生以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把学校大课间的规范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形成“大课间六步实施”的规范训练模式。
(二)细化研究,六步实施
围绕大课间活动的习惯养成,针对在班级中广泛开展“学生个体抓规范,年级阶段抓秩序,校园整体抓和谐”学校形象创建活动,促进优良校风;通过“读、学、讲、查、赛、评、训”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1.示范培训:根据细则,分解成可以操作、可以训练的具体做法。
2.分批训练:各班进行大课间第一批次训练,讲要求做示范。由德育处指挥协调,年级组进行第二批次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在年级组中进行解决。
3.总体调整:全校进行第三批次训练,总体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各个楼层、各个班级、大课间音乐、学生站位等得到有机结合。
4.检查监督:给每个班配备副班主任,参与大课间的学生管理;每个年级配备一个中层进行检查。每个周我们德育处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并现场反馈,指出优点,改进缺点。
5.比赛规范:利用升旗仪式,展示各班的队列;利用体育运动会,选择队列和广播操优秀的班级进行表演展示,给其他班级树立榜样。
6.常抓不懈:习惯贵在坚持,学校领导、中层带头规范学生,班主任每天坚持教育和纠正个别学生的动作,任课教师协助工作,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盘棋。
责任编辑 唐 河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习惯养成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规范大课间活动,是保证学生安全活动的需要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并促使他们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规范大课间活动,是学校有效实施阳光体育一小时的保证
许多学校操场普遍较小,无法让所有班级在同一时间全部都开展“大课间”活动。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让学生彻底放松、玩得痛快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规范学生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作。但多年来,德育工作目标假、大、空,人人都知道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却浮于表面,口号喊得响,训练做不到,家长和老师认识浅,思想不统一。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切入点。大课间活动的规范,既能使学生得到身体的全面锻炼,又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性,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之处
(一)六步实施,形成规范训练模式。示范培训、分批训练、总体调整、检查监督、比赛规范、常抓不懈这六步策略,使大课间活动形成了一套体系,这将学校学生多、班额大这些困难大大减小,重点击破难点,最后形成整体。
(二)“九步走”方法,是大课间的关键环节。门前整队、带队下楼、整齐入场、踏步等待、认真做操、专心跳舞、整队集合、队伍分流、带回教室这“九步走”解决了班级之间的拥挤,改变了学生多而混乱嘈杂的局面。特别是队伍分流这一环节解决了学生活动和上厕所互相冲突这一难题。
(三)师生共同参与,运动形式多样,音乐贯穿始终成为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方式。当下课铃响一后,班主任、副班主任全部到班级中,一前一后带领学生下楼,避免了学生多、易拥挤的现象,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学生甩开手臂踏着音乐全身心地投入运动当中去。广播操、踢毽子、跳绳、羽毛球、篮球、短跑、跳皮筋等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从学生下楼到活动完成,全部用音乐来控制,《大步向前走》《幸福拍手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节奏强、旋律美的歌曲,贯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使音乐美和学生自身的动作美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
三、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制度引领,统一思想
出台《潍坊日向友好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思想,认识“礼貌待人、做事到底、孝敬父母、认真写字”这四个习惯对学生以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把学校大课间的规范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形成“大课间六步实施”的规范训练模式。
(二)细化研究,六步实施
围绕大课间活动的习惯养成,针对在班级中广泛开展“学生个体抓规范,年级阶段抓秩序,校园整体抓和谐”学校形象创建活动,促进优良校风;通过“读、学、讲、查、赛、评、训”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1.示范培训:根据细则,分解成可以操作、可以训练的具体做法。
2.分批训练:各班进行大课间第一批次训练,讲要求做示范。由德育处指挥协调,年级组进行第二批次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在年级组中进行解决。
3.总体调整:全校进行第三批次训练,总体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各个楼层、各个班级、大课间音乐、学生站位等得到有机结合。
4.检查监督:给每个班配备副班主任,参与大课间的学生管理;每个年级配备一个中层进行检查。每个周我们德育处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并现场反馈,指出优点,改进缺点。
5.比赛规范:利用升旗仪式,展示各班的队列;利用体育运动会,选择队列和广播操优秀的班级进行表演展示,给其他班级树立榜样。
6.常抓不懈:习惯贵在坚持,学校领导、中层带头规范学生,班主任每天坚持教育和纠正个别学生的动作,任课教师协助工作,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盘棋。
责任编辑 唐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