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贫困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扰已成为制约部分在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中, 深入分析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层面的困扰及现实压力来源, 并对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提出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校 心理贫困 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 特困生占8% 。心理健康调查发现, 经济困难成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 成为亟待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问题
(一)重物质解困,轻思想育人;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关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困难→无法接受优质教育→能力、素质欠缺→自助、自救能力差→经济困难,构成了贫困循环。这种循环的根源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因此,高校也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上,强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完善“ 奖、助、贷、补、减、免 ”资助体系。反之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爱却相对较少,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人格品德、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得到校方精神上的关爱。
(二)重外部救助,轻自助教育
物质和经济的资助都是一种外部救助形式,主要依赖内补和外援。在现有的救助体系下,高校基本能实现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但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自助教育却甚少,造成部分贫困学生过多地依赖学校补助和社会援助,滋生了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上的自卑、自闭
能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在家乡是众人注目的对象,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半表现为心境消沉,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等,消极对待人生,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二)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为:①认知障碍。不和别人交往,或只与自己认为 “适合” 交往的人交往,在认识评价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②情绪障碍。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在交往中甚至可能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怀疑、厌恶、不高兴、恐惧等影响正常交往的情绪障碍;③人格障碍。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又由于自我评价的偏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自卑、退缩、怯懦,言行谨小慎微,易于否定他人。
(三)拒绝帮助与实际需要的冲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比较刻苦,都有不服输的好品质,他们的生活和年龄又决定了他们对经济、 情感有强烈的需求,但过分的好强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内心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易受到挫折打击。
三、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做到“贫而不困” “贫而不短”“贫而不怨”。
(一)情境关爱
所谓情境关爱,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促进困难学生个人情绪的良性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夏克特提出的“情绪三说”, 困难学生之所以贫困,除贫困的动因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困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学生的人性化环境,从而实现人文关怀。要为关爱贫困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人本性、 情感性 、创造性 ”,通过“爱心、 暖心、 用心”“ 三心”工程搭建困难学生关爱体系,积极营造帮贫助困的良好校园氛围;要着力营造尊重困难学生人格,维护困难学生权益,关爱困难学生成长的生活氛围。
(二)加强困难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教育困难学生要努力发挥潜能,抓住有利机遇努力奋斗,从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解放出来,真正了解自己,合理定位,重建自信。
(三)加强宣泄心理教育
困难学生具有的紧张焦虑和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的、正确的宣泄不良情感。
总之,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要善于识别长短,精于短中见长,扬长避短,做到长短互补,通过对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良好氛围,使贫困生在享受尊重和关怀的同时健康成长,从而实现贫困生工作“存水量”的最高值。
【参考文献】
[1]邓硕宁等. 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2]王华.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廖卫红,冯国涛. 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探索,2009(5).
[4]庞桥. 试论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 理论导刊,2008(2).
【关键词】高校 心理贫困 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 特困生占8% 。心理健康调查发现, 经济困难成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 成为亟待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问题
(一)重物质解困,轻思想育人;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关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困难→无法接受优质教育→能力、素质欠缺→自助、自救能力差→经济困难,构成了贫困循环。这种循环的根源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因此,高校也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上,强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完善“ 奖、助、贷、补、减、免 ”资助体系。反之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爱却相对较少,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人格品德、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得到校方精神上的关爱。
(二)重外部救助,轻自助教育
物质和经济的资助都是一种外部救助形式,主要依赖内补和外援。在现有的救助体系下,高校基本能实现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但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自助教育却甚少,造成部分贫困学生过多地依赖学校补助和社会援助,滋生了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上的自卑、自闭
能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在家乡是众人注目的对象,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半表现为心境消沉,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等,消极对待人生,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二)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为:①认知障碍。不和别人交往,或只与自己认为 “适合” 交往的人交往,在认识评价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②情绪障碍。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在交往中甚至可能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怀疑、厌恶、不高兴、恐惧等影响正常交往的情绪障碍;③人格障碍。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又由于自我评价的偏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自卑、退缩、怯懦,言行谨小慎微,易于否定他人。
(三)拒绝帮助与实际需要的冲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比较刻苦,都有不服输的好品质,他们的生活和年龄又决定了他们对经济、 情感有强烈的需求,但过分的好强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内心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易受到挫折打击。
三、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做到“贫而不困” “贫而不短”“贫而不怨”。
(一)情境关爱
所谓情境关爱,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促进困难学生个人情绪的良性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夏克特提出的“情绪三说”, 困难学生之所以贫困,除贫困的动因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困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学生的人性化环境,从而实现人文关怀。要为关爱贫困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人本性、 情感性 、创造性 ”,通过“爱心、 暖心、 用心”“ 三心”工程搭建困难学生关爱体系,积极营造帮贫助困的良好校园氛围;要着力营造尊重困难学生人格,维护困难学生权益,关爱困难学生成长的生活氛围。
(二)加强困难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教育困难学生要努力发挥潜能,抓住有利机遇努力奋斗,从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解放出来,真正了解自己,合理定位,重建自信。
(三)加强宣泄心理教育
困难学生具有的紧张焦虑和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的、正确的宣泄不良情感。
总之,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要善于识别长短,精于短中见长,扬长避短,做到长短互补,通过对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良好氛围,使贫困生在享受尊重和关怀的同时健康成长,从而实现贫困生工作“存水量”的最高值。
【参考文献】
[1]邓硕宁等. 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2]王华.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廖卫红,冯国涛. 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探索,2009(5).
[4]庞桥. 试论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 理论导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