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4日,电影《黄克功案件》全国公映。尘封了77年之久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零零二号案件”,在大银幕上重生。
黄克功案件始末
1937年10月,延安。陕北公学16岁女大学生刘茜的尸体,在延河畔被人发现。经过尸检,她死于枪杀——头颅中弹,一枪毙命。
刘茜是山西太原人,投奔延安参加革命才几个月。就在被害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和大学同学一起参加了校园舞会。据目击者称,当晚最后一次见到刘茜时,带她离开的人是黄克功——后者立刻成为主要嫌疑人。
黄克功是谁?他不仅时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大队队长,还立下过赫赫战功,是红军的功臣。被当作嫌疑人传召时,黄克功已经跨上战马,准备奔赴抗日最前线。
一边是惨死的女学生,一边是难得的将才。在攸关国家存亡的关口,个人性命和国家大局孰轻孰重的难题,交到了刚刚成立才两个月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判长雷经天手里。
雷经天是黄克功长征路上的战友。面对他的质问,黄克功默认了杀害刘茜的事实——原来黄克功早就对刘茜心生爱慕,平日一直照顾有加,眼看着就要上前线打仗,此一去生死未卜,就在临行之夜对刘茜表白、求婚,却遭到对方拒绝。争执之间,黄克功拔枪威胁刘茜,不料枪走火,意外打死了对方。
闻听是枪走火造成的意外,雷经天松了一口气——他不愿给战友动死刑——但是很快,案件调查组在案发地附近找到了另一枚弹壳,战地医生也从刘茜的腰部发现了一处子弹擦伤的痕迹。
不止一枪!黄克功当晚开过两枪!这个发现几乎坐实了他的谎言和罪孽。最后黄克功终于道出了事情的原委——第一枪走火擦伤刘茜后,她大声求救,为免罪行败露,黄克功又补了致命的一枪。
难题又绕回来了:个人性命和国家大局,孰轻孰重?
虽然今时今日,我们早已知道审判的结果,但影片的表达方式,却让这层悬疑一直保留到了最后。相比其他主旋律电影,《黄克功案件》年轻的创作班底,让它显得卓尔不群。
主演雷经天的成泰燊,不是演惯了主旋律红片的特型演员,他此前的代表作是贾樟柯的《世界》、王小帅的《左右》这样的文艺片。长相也离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很有距离。(实际上,雷经天本人反倒是很高大魁梧的。)成泰燊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说:“演这部戏之前,说实在话对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没概念。”
而影片对反派人物黄克功的表现,就更是耐人寻味。饰演黄克功的王凯,此前演过不少偶像剧,眉宇间透出比正面人物更正面的英气勃发。正面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导演给了他一个逆光、仰拍的视角,背对一轮朝阳,太阳的金光仿佛光晕一般笼罩在头顶——这种出场方式,一般只会用来烘托领袖人物。从史实来看,黄克功案件也并未有过“走火”与否、一枪或两枪的争议与悬疑——在连发两枪杀死刘茜之前,他还试图强奸未遂。
要接着往下看,才能明白导演的苦心 :黄克功若是面目狰狞气质猥琐,判他死刑观众不会有任何顾惜,撑起影片重头的那场审判戏便也不成立。但现在,他英气勃发,他是将才,他是功臣,他的上司下属战友都与他惺惺相惜……他与刘茜的天平才势均力敌,庭审戏才呈现出左右为难的戏剧效果,黄克功的死刑才显出价值。
最后,陕北公学的操场,2000多人参加了当时的庭审。胡耀邦作为公诉人的发言、12位群众代表的发言、黄克功的当庭辩论、毛泽东的一封飞书、雷经天的最后宣判……所有这些,编剧王兴东都从档案资料中找到了原文。当年的公开审理、民主判决,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法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雷经天何许人也
电影里的雷经天,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审判长。现实生活中,雷经天此后又担任过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他的一生都与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曾在华东政法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担任雷经天秘书的陈其钦先生,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他聊起雷经天的往事,仍然如数家珍。
电影里,为了强调雷经天与黄克功的亲密战友关系,嫁接了一段往事 :雷经天在长征路上多日未进食,体力不支晕倒,一位战友往他嘴里塞了一片干姜,将他辣醒,救回一条命。“虽然给他喂姜的其实不是黄克功,但这段故事确有其事,是百色起义的战友莫文骅给了他一片姜。”陈其钦说。
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个有关“姜”的故事:“南昌起义,雷经天受重伤,被安排到港澳治伤。这个时候,周文雍被捕,伤病初愈的雷经天被指派接替他的工作,同时制定方案准备营救周文雍,而且只能智取。雷经天就想办法把生姜、辣椒炒成的饭菜送进监狱,让周文雍吃后发高烧,然后在送医途中施以营救。”
在陈其钦印象中,雷经天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太说他自己的事”。但是对待工作极其严谨认真,足智多谋。“当年陕甘宁边区的法律条文并不完整,他在实践中完备了不少,还取消了当地在人脸上画乌龟以示惩罚的做法,认为这是对人格的侮辱。”
雷经天的第一任妻子杨金梅,正如影片中所言,早年牺牲。在延安,他认识了从上海来、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任职书记员的吴树琴,并与她结为连理,育有四个儿子。影片首映时,雷经天的三子雷炳坚也来到了现场。
雷炳坚告诉《新民周刊》,父亲其实不只从事政法工作,他的前半生堪称戎马倥偬。“父亲是中国革命早期许多重要事件的亲历者。五卅运动中,他是学生领袖;黄埔军校中,他是宣传科长;北伐战争中,他是青年将领。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参与创建了红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担任过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也经历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虽然父亲去世时雷炳坚年方7岁,但他从母亲、家人那里听说过不少父亲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两口锅”:“父亲一生多次蒙冤,几度平反。长征路上他曾被开除党籍,背着政治上的黑锅不算,还从团长降到普通战士,背着一口炊事员的大黑锅。”
1959年,雷经天因肝癌住院治疗,弥留之际拒绝使用昂贵药品。雷经天去世时,年方55岁。
雷炳坚说:“父亲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物质财富或者地位权势。但是影片《黄克功案件》却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影片选择12月4日全国宪法日公映,以史为镜,用意不言自明。
黄克功案件始末
1937年10月,延安。陕北公学16岁女大学生刘茜的尸体,在延河畔被人发现。经过尸检,她死于枪杀——头颅中弹,一枪毙命。
刘茜是山西太原人,投奔延安参加革命才几个月。就在被害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和大学同学一起参加了校园舞会。据目击者称,当晚最后一次见到刘茜时,带她离开的人是黄克功——后者立刻成为主要嫌疑人。
黄克功是谁?他不仅时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大队队长,还立下过赫赫战功,是红军的功臣。被当作嫌疑人传召时,黄克功已经跨上战马,准备奔赴抗日最前线。
一边是惨死的女学生,一边是难得的将才。在攸关国家存亡的关口,个人性命和国家大局孰轻孰重的难题,交到了刚刚成立才两个月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判长雷经天手里。
雷经天是黄克功长征路上的战友。面对他的质问,黄克功默认了杀害刘茜的事实——原来黄克功早就对刘茜心生爱慕,平日一直照顾有加,眼看着就要上前线打仗,此一去生死未卜,就在临行之夜对刘茜表白、求婚,却遭到对方拒绝。争执之间,黄克功拔枪威胁刘茜,不料枪走火,意外打死了对方。
闻听是枪走火造成的意外,雷经天松了一口气——他不愿给战友动死刑——但是很快,案件调查组在案发地附近找到了另一枚弹壳,战地医生也从刘茜的腰部发现了一处子弹擦伤的痕迹。
不止一枪!黄克功当晚开过两枪!这个发现几乎坐实了他的谎言和罪孽。最后黄克功终于道出了事情的原委——第一枪走火擦伤刘茜后,她大声求救,为免罪行败露,黄克功又补了致命的一枪。
难题又绕回来了:个人性命和国家大局,孰轻孰重?
虽然今时今日,我们早已知道审判的结果,但影片的表达方式,却让这层悬疑一直保留到了最后。相比其他主旋律电影,《黄克功案件》年轻的创作班底,让它显得卓尔不群。
主演雷经天的成泰燊,不是演惯了主旋律红片的特型演员,他此前的代表作是贾樟柯的《世界》、王小帅的《左右》这样的文艺片。长相也离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很有距离。(实际上,雷经天本人反倒是很高大魁梧的。)成泰燊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说:“演这部戏之前,说实在话对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没概念。”
而影片对反派人物黄克功的表现,就更是耐人寻味。饰演黄克功的王凯,此前演过不少偶像剧,眉宇间透出比正面人物更正面的英气勃发。正面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导演给了他一个逆光、仰拍的视角,背对一轮朝阳,太阳的金光仿佛光晕一般笼罩在头顶——这种出场方式,一般只会用来烘托领袖人物。从史实来看,黄克功案件也并未有过“走火”与否、一枪或两枪的争议与悬疑——在连发两枪杀死刘茜之前,他还试图强奸未遂。
要接着往下看,才能明白导演的苦心 :黄克功若是面目狰狞气质猥琐,判他死刑观众不会有任何顾惜,撑起影片重头的那场审判戏便也不成立。但现在,他英气勃发,他是将才,他是功臣,他的上司下属战友都与他惺惺相惜……他与刘茜的天平才势均力敌,庭审戏才呈现出左右为难的戏剧效果,黄克功的死刑才显出价值。
最后,陕北公学的操场,2000多人参加了当时的庭审。胡耀邦作为公诉人的发言、12位群众代表的发言、黄克功的当庭辩论、毛泽东的一封飞书、雷经天的最后宣判……所有这些,编剧王兴东都从档案资料中找到了原文。当年的公开审理、民主判决,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法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雷经天何许人也
电影里的雷经天,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审判长。现实生活中,雷经天此后又担任过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他的一生都与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曾在华东政法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担任雷经天秘书的陈其钦先生,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他聊起雷经天的往事,仍然如数家珍。
电影里,为了强调雷经天与黄克功的亲密战友关系,嫁接了一段往事 :雷经天在长征路上多日未进食,体力不支晕倒,一位战友往他嘴里塞了一片干姜,将他辣醒,救回一条命。“虽然给他喂姜的其实不是黄克功,但这段故事确有其事,是百色起义的战友莫文骅给了他一片姜。”陈其钦说。
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个有关“姜”的故事:“南昌起义,雷经天受重伤,被安排到港澳治伤。这个时候,周文雍被捕,伤病初愈的雷经天被指派接替他的工作,同时制定方案准备营救周文雍,而且只能智取。雷经天就想办法把生姜、辣椒炒成的饭菜送进监狱,让周文雍吃后发高烧,然后在送医途中施以营救。”
在陈其钦印象中,雷经天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太说他自己的事”。但是对待工作极其严谨认真,足智多谋。“当年陕甘宁边区的法律条文并不完整,他在实践中完备了不少,还取消了当地在人脸上画乌龟以示惩罚的做法,认为这是对人格的侮辱。”
雷经天的第一任妻子杨金梅,正如影片中所言,早年牺牲。在延安,他认识了从上海来、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任职书记员的吴树琴,并与她结为连理,育有四个儿子。影片首映时,雷经天的三子雷炳坚也来到了现场。
雷炳坚告诉《新民周刊》,父亲其实不只从事政法工作,他的前半生堪称戎马倥偬。“父亲是中国革命早期许多重要事件的亲历者。五卅运动中,他是学生领袖;黄埔军校中,他是宣传科长;北伐战争中,他是青年将领。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参与创建了红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担任过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也经历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虽然父亲去世时雷炳坚年方7岁,但他从母亲、家人那里听说过不少父亲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两口锅”:“父亲一生多次蒙冤,几度平反。长征路上他曾被开除党籍,背着政治上的黑锅不算,还从团长降到普通战士,背着一口炊事员的大黑锅。”
1959年,雷经天因肝癌住院治疗,弥留之际拒绝使用昂贵药品。雷经天去世时,年方55岁。
雷炳坚说:“父亲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物质财富或者地位权势。但是影片《黄克功案件》却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影片选择12月4日全国宪法日公映,以史为镜,用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