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人们更加关注“课堂实效性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这是任何课程改革都必须追问和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具有实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究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
  
  一、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精确切入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找准教学的切入点。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社会发展的日益信息化,课外读物、电视、网络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的数学现实远远高于按照教材学习进度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就不能仅仅从知识的逻辑关系中去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精确切入,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师直接出示80%)问:这是什么数,你们见过吗?
  生异口同声:这是百分数,我们经常见到它。
  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吗?
  (台下小手如林)
  生1:前天在社会书上看到:地球表面总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
  生2:我在T恤衫在商标上看到:成分100%棉。妈妈说这件T恤衫材料是全棉的,不含涤纶,穿着很舒服。
  生3:我在爸爸的酒瓶上看到酒精度15%。
  师:你们能说说你所提供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在教材安排上是首次出现百分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电视、网络上早就认识了,在上例中,教师没有从教材的逻辑起点出发,“神秘隆重”地引出百分数,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新内容,而是直接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热情地展示着他们已有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抓住本课知识的核心问题“你们能说说你所提供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正是由于教师找到了教学精确的切入点,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奈地“跟着重复”,而是生动地、高效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内容,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把握了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活动情境,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中秋节那天妈妈买来4个大月饼送给爷爷和奶奶,请问:“平均每人能分到几个?”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那天买月饼的人很多,而且月饼又很少,妈妈只买到2个大月饼?请问:“这时爷爷和奶奶平均分到几个月饼?”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教师继续接着说:假如妈妈只买到1个大月饼,那爷爷和奶奶平均分到多少月饼。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追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渴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方法策略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学习实质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识结构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假设猜想、比较鉴别、类比迁移、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等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有条理地学习,努力使学生做到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清晰,做法简洁并逐步达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境界。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用“凑十法”和“破十法”进行思考与计算,不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方法策略意识和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恰当利用教学资源,注重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是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有机整合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态资源以“着陆”之地。教学中,教师要以真诚宽容的态度接纳生成,为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基础、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用宽容的态度接纳课堂生成。如:我在教学“(思考题)在1/5和1/6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等知识,学习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所以在设计这道题时,我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解法:1.通分扩大法;2.直接扩大法;3.折中扩大法。
  正因为认识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充分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的方法,同时做好了各种不同解法(尤其是第3种解法)的引导准备。
  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对于第一、两种方法大部分小组能提及,但对于第三种方法,只有个别小组能提出来,我就让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学生发现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完成这一环节了,没想到精彩还在后面:一位学生提出了将1/5和1/6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分母5 6=11,分子1 1=2,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11,其大小在1/5和1/6之间!(此法教师在预设时根本就没有想到)此言一出,全场惊呆!有这么简单!“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看到第三种方法中2/11中分母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和,分子2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子的和,所以就想到分子分母相加的办法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这种方法可行吗?这还有待于同学进行验证。”经全班同学验证,教室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只有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预设是对生成的拓展,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注重数学方法的引导。让教学风格朴实一些,双基训练扎实一些,教学容量厚实一些;让学生思维活跃一些,教学方式灵活一些。让每个学生在40分钟里收获得更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4例突变型和9例野生型DIPG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特征,
本文研究了相关气体运动论中的广义宏观确定子方法,并得到了决定相关气体运动的一阶逼近方程。
本文根据Hilbert空间中对称算子的扩张理论,首先以抽象边条件的形式给出了向量微分算子的对称扩张特征,然后推广应用文[4,5,6]的方法,给出向量微分算子对称扩张的完全描述,概
先天愚型是人类最常见一种常染色体异常性遗传病,发病率高达1/800~1/600。1866年,美国医师Langdone Down首先描述了该病的临床表现,故取名为唐氏综合征,这是一种因常染色体21多了一
学生的差异存在,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难题。让好中差生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既是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成绩的需要,更是教育公平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怎样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呢?下面是我的分层教学具体实践的一些做法,不一定令人满意,盼同行予以指教。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分组确定准确的依据。    从学生平时的课堂发言、解题、考试等多方面分析,哪些学生善于自主探索,能扩散思维,思维敏捷,
针对采用单模型算法跟踪高机动目标时跟踪速度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多模型最优跟踪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多个模型来逼近机动目标的实际运动模型,通过引入残差反馈信息,根据最小均方算法求出各个模型交互的最优权,在保持交互多模型算法性能的同时,避免了人为设置参数和计算量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对一般高速目标和跳跃式高超速目标进行跟踪时,与IMM算法相比本算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其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师应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师生双方共享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学目标求多维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只有确立富有活力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才能有活起来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应只注重“知识与能力”,更应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