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法”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zwzrz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虽然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始终代替不了学生主体在阅读中的读。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五读”法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泛读——预习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的读
  预习课文是学生阅读实践关键的一步,是解决字词障碍,理解字词,理解课文的基础。这一阶段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反复自渎课文,同时一边读,一边勾出不认识的字和词语,然后对照生字表,根据拼音读懂生字。也可以借助字典来学习生字、新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懂课文。不能只叫几个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性地朗读一遍,而更应面面俱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读懂。特别是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引导、鼓励他们流利朗读课文,并教给他们读懂课文的方法。
  二、初读——强化初读,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朗读课文
  在学生解决了课文生字的读音后,教师要强化初读课文,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首先可以让几个学生练习示范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找出读错、读漏的地方指出来,及时给予纠正。然后,教师领读,把课文读熟,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提前给予指导,为学生的朗读扫清障碍。
  三、通读——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首先应通读全文,再知文章之大概。”所以教师在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个全面整体的认知。教师可以提出:读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练习。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对照问题去思考,养成读书思考地好习惯。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和思考,各抒己见,教师给予一定的点拨,达到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四、精读——精读课文,以读促悟,品读课文
  《课标》强调:“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默读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能够防止相互干扰,有利于思维的开拓。默读时指导文章的韵味,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捕捉文中重点词句,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学习《草原》一文,课文歌颂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意,由于学生对草原的自然景观没有直接的感受,因而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要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真去体会,去感知语言的美,从而体会草原的美丽。
  五、导读——重视对语言的积累
  阅读教学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让学生把文本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识真正的目的,在对课文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对好词、佳句、名篇,要教给方法,让他们多读,熟读成诵,对于重要的课文还要能够复述出来。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门综合实践课,是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陶熏的过程,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亲身参与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收稿日期:2012—04—21
其他文献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对事物有了兴趣,爱迪生才由学母鸡孵蛋开始,一步步钻研探索,最后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也正因为有了兴趣,才有了郑板桥无竹不入居之说。可见兴趣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兴趣 ;潜能 ;幼儿  据心理学研究,人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与银河系的星数大致相等。现在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大脑功能,绝大部分潜能尚待开发。前苏联学者伊凡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体验性教学方式,犹如一颗催化剂为我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历练、探究中巧妙地把握了文体,领悟了其内涵。  一、在表演中体验  将一些深奥的道理解析得浅俗,便于学生领悟。于永正老师
期刊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凸显,它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还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增加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  物理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 实验 是它的基础,但有些物理实验 过程可见度小,作用时间短,而且描述的是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如果仅凭演示实验,一次演示下来,学生不一定能很好的理解,多次
期刊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原课程“品德”与“社会”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当我们在学习辨别方向的一节课时,学生们都能脱口说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方面的知识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上过了,全部的孩子就掌握了。我很轻
期刊
摘要:幼儿文学对于幼儿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智力的开发与启迪,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常常是代代相传。如我国传统儿歌《排排队吃果果》,童话故事《狼外婆》、《拔萝卜》等,其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它们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启迪幼儿的早期智力,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作风,同时它们对幼儿的想像力有了拓展的空间,等等,可以说集百利于一身。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从它的价值,组成,和功能
期刊
《学会生存》一书作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学习也是如此,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新课的补充和延伸。  * 预习的目的  教师:预习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生:  1.通过预习,可以让孩子自主的学习,达到课堂的高效。  2.预习使学生更加自信,因为每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实现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已成为新事物在各校展开。我们学校作为省级示范校,在实施学校课程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实施学校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课程的实施,张扬了学生个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个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在学校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责任感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重要的个人素质,中职生由于年龄小,教育不到位,在企业缺少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所以,在校德育教育中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责任意识;团队荣誉  实习前,系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对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工资待遇、住宿条件、实习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掌握第一手资料。刚开始学生对实习充满兴趣和向往,但一段时间后学
期刊
摘要:要想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动中求静,静中想动,动静整合,图物浑然一体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源泉。  关键词:找准角度;距离;掌握方法;规律;实施双向转变  国标本小学数学中“观察物体”的教学是课改后新增的内容,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在三年级
期刊
摘要:音乐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把握好了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就会收到良好和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发学生的共鸣。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能使人更直接地进入情感世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论是音乐知识的传授,还是道德品质的塑造,相对而言,情感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不论是上哪堂音乐课,教师不仅要把音乐知识和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