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制约了学生本就狭窄的阅读空间,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冲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下面就本人的有效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呢?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知道阅读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后,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可以采用自己的读书经历,用涌动的真情感染学生。还可用伟人及文化名人的读书风采,形象阐释读书与成才的关系,鼓励学生读书立志等,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循序渐进,培养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尤为重要,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阅读时,教师不要过多要求学生,要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
  刚开始,先让学生读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文章,让学生积累一些生字词语,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赏析一些好的句子,了解一些作者、作品及其时代背景等等。而笔记的形式不必统一要求,可以是积累好词佳句,或是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写些读后感,或概括课文内容;慢慢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良好习惯,时刻记录下阅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笔记越来越厚,所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四、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强调阅读的视野开阔。不要完全凭个人的喜好,尽量做到“博览”,但其中又可突出文学类作品多读;其次应强调阅读的层次选择。不同的学习阶段,应选择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书目,而适度的拔高阅读则因人而异,无需勉强。再次,强调阅读的长短搭配。一般来讲,篇幅较长的作品宜在假期内阅读,而正常上课期间,应多食些篇幅短小的文化快餐,其中文学类的报纸、杂志可视为首选。最后应强调阅读的成果、时效。阅读首先要有紧迫感,学生挤点时间读书不容易,有压力才会有效率,阅读时要精略得当。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和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虽然课外阅读费时费力,成果的突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具有长期性,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然而只要教师教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利用课本而教书,而应把学生引向广袤的阅读领域,走向丰富的语文知识天地,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成绩就定会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危害进行叙述,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和水文地质评价内容,提出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措施和要求。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60例压疮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水胶体敷料加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自古真知出实践,从来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因而创新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会学习,体验乐趣.教学
改革开放的40年,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珠宝行业从起步、积累、充实到腾飞的40年。"中
分析了远程用户拨号认证RADIUS协议和AAA(即认证,授权和计费)的具体工作流程,对AAA服务器内部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分析设计,包括RADIUS Stack,AAA Core和PAP,CHAP,并利用RADIUS协
2016年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随即2017年阿里研究院正式发布《新零售研究报告》,定义新零售:新零售的核心是重构,产生全新的商业业态,不是简单现有
被台湾媒体喻为“高级订制服教父”的方国强设计师,12岁起就居住在法国巴黎,正统学习法式时尚设计,毕业于法国巴黎埃斯提那艺术与设计学院(Duperre Arts Sch001)。其后就职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