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以来,我们在课堂中便开展了1+x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丰厚学生的文化积累。从1到x建立的是从此到彼之间的联系,因此,找准拓展点,就是建立联系,丰厚语文课堂的关键。那么,如何找准拓展点呢?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些许的尝试。
一、同主题拓展
同主题拓展契合的是思维的整体性与意义性的感知。有了相同主题的关联,新旧知识产生了联系,课内课外得到了链接,书本与生活实现了相融,学生的学习打破了书本与课堂的壁垒,建立在了其认知体系及其所处的文化与生活背景之中,学习的“场”变得更为完整、更为开阔。在这样的“场”中,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和诵读体验,不仅有利于积累,还有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思维的重组。
1. 同人文主题拓展。
如《江南》一课教学,在初步感受了诗文中江南的美之后,教师继续立足“江南美”这一主题,以“莲花美—水美—人美”为主线进行拓展,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先播放江南风光视频,娇艳的莲花映入了学生的眼帘。教师及时捕捉信息,请学生介绍关于莲花的知识,同时补充描写莲花颜色的三个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通过指名读、加动作读,找出莲花的几种颜色,巧妙地将几首古诗联结到了一起。当学生反馈到莲叶时,在聚焦“何田田”的说话训练中,教师及时链接:“是呀,多么美丽茂盛的莲叶呀,这样的赞美也出现在杨万里的诗中。”此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莲叶茂盛与美丽的相关诗句就深深地刻在学生心间。此外,教师又由鱼的欢快,水的清澈链接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链接到江南的人,如南宋诗人陆游等,并引出陆游的一首描写家乡的诗《临安春雨初霁》。最后出示练习:“江南美,美在 。”要求学生用课上读过的古诗来说说江南的美。
2. 同语文要素拓展。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对于西湖的比喻很特别。为了感悟表达之妙,教师展开了拓展。教师先聚焦诗的后两句感受表达特色,出示了清代诗人施朴华的评价:“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紧接着,教师出示不同朝代不同诗人对西湖的比喻,在创境引读后追问:“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也写过西湖,不同的诗人,对西湖有不同的印象,为什么唯独称苏东坡善比喻呢?”因为有了不同诗文的引入比较,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快就被点燃了。此时,再引领学生学习诗文的前两句,通过诵读体验,想象入境,以及与其他诗的比较揣摩,学生很快就根据原有的语文学习经验,提炼出苏轼这一比喻中的语用之妙。
二、同作者拓展
每个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背景下的个性创作和艺术表现,是该作者人生创作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是很难走入诗文的意境,更难领略作家的写作风格、品格修养与人生抱负。此时,以作者为原点进行拓展,通过同作者相关作品的引入,在比较、整合、类化中形成较为丰富而多维的认知系统,有利于走入诗文学习的意境,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鉴赏能力。
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引导学生领略了词中所描绘的“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卧剥图”之后,教师通过一个“醉”字进行了同作者拓展。教师先要求学生圈出文中最能表现词人心声的一个字,于是“醉”字就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词中的翁媪是因何而醉呢?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懂事勤劳、活泼可爱,也可能是因为乡村的自在生活,还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答案是多元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再现翁媪交谈的画面,在感受了其乐融融后,教师话锋一转:“‘醉里吴音相媚好’原来是这般的其乐融融,令人沉醉,而这不也是词人不懈的追求吗?”紧接着,教师出示辛弃疾词中带有“醉里”的其他语句,创境引读。一系列同作者诗文的引入,如同一颗石子,激起学生心中的千层浪,让他们不由得对词人产生为什么总是“醉里”的诸多疑问。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再出示《文豪武将辛弃疾》中的相关介绍,辛弃疾爱国爱民,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就这样,一个“醉”字的拓展,让我们走入了词人的内心深处,看到了一个更为丰满的辛弃疾,感受到了他写作的语言风格,触摸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与伟大情怀。
三、同作品拓展
国学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激起人们对一部部经典作品的兴趣与热爱。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引领感悟单篇作品的魅力之外,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背后整本的著作。这就需要以该作品为探究性学习的起点,适时进行同作品拓展,从片段引向整篇,从单篇引向整本。如此,学习的意义就不仅是语言的积累与丰富,也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锤炼与提升,还是一场对经典本源的追寻,一次中华文化的回溯。
如《诗经·采薇》教学最后,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了两次的拓展,展开了一场文化之旅。首先是從片段到整篇的拓展。课中,教师告诉学生:“《采薇》其实是一首很长的叙事诗,课文只是节选。”在对原文中的后四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诗眼进行了探究:“即将归家,心情本应欢喜,为何‘我心伤悲’?”由此,在课堂中引入少年保家卫国,远赴边塞抗敌的故事(视频资料),引入其他带“柳”字的诗句补充诵读,引入茫茫征途中纳兰性德的愁绪——《长相思》。通过层层的铺垫渲染,诗歌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理解上实现了层层深化。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朗读,士兵的不舍、离愁、思念,自然就融汇其中了。其次是从单篇到整本的拓展。教师先是介绍《诗经》由孔子整理而成;然后出示孔子对《诗经》的介绍;最后要求学生将课前布置的围绕《诗经》中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展开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选择了不同的植物,通过研究性学习,走向了更宽广的课外……
以上不难看出,找准拓展点,实施1+x教学模式,充实了教学内容,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得到了提升,不仅丰厚了国学经典课堂,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亲近经典的窗户。长此以往,必将为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一、同主题拓展
同主题拓展契合的是思维的整体性与意义性的感知。有了相同主题的关联,新旧知识产生了联系,课内课外得到了链接,书本与生活实现了相融,学生的学习打破了书本与课堂的壁垒,建立在了其认知体系及其所处的文化与生活背景之中,学习的“场”变得更为完整、更为开阔。在这样的“场”中,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和诵读体验,不仅有利于积累,还有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思维的重组。
1. 同人文主题拓展。
如《江南》一课教学,在初步感受了诗文中江南的美之后,教师继续立足“江南美”这一主题,以“莲花美—水美—人美”为主线进行拓展,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先播放江南风光视频,娇艳的莲花映入了学生的眼帘。教师及时捕捉信息,请学生介绍关于莲花的知识,同时补充描写莲花颜色的三个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通过指名读、加动作读,找出莲花的几种颜色,巧妙地将几首古诗联结到了一起。当学生反馈到莲叶时,在聚焦“何田田”的说话训练中,教师及时链接:“是呀,多么美丽茂盛的莲叶呀,这样的赞美也出现在杨万里的诗中。”此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莲叶茂盛与美丽的相关诗句就深深地刻在学生心间。此外,教师又由鱼的欢快,水的清澈链接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链接到江南的人,如南宋诗人陆游等,并引出陆游的一首描写家乡的诗《临安春雨初霁》。最后出示练习:“江南美,美在 。”要求学生用课上读过的古诗来说说江南的美。
2. 同语文要素拓展。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对于西湖的比喻很特别。为了感悟表达之妙,教师展开了拓展。教师先聚焦诗的后两句感受表达特色,出示了清代诗人施朴华的评价:“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紧接着,教师出示不同朝代不同诗人对西湖的比喻,在创境引读后追问:“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也写过西湖,不同的诗人,对西湖有不同的印象,为什么唯独称苏东坡善比喻呢?”因为有了不同诗文的引入比较,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快就被点燃了。此时,再引领学生学习诗文的前两句,通过诵读体验,想象入境,以及与其他诗的比较揣摩,学生很快就根据原有的语文学习经验,提炼出苏轼这一比喻中的语用之妙。
二、同作者拓展
每个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背景下的个性创作和艺术表现,是该作者人生创作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是很难走入诗文的意境,更难领略作家的写作风格、品格修养与人生抱负。此时,以作者为原点进行拓展,通过同作者相关作品的引入,在比较、整合、类化中形成较为丰富而多维的认知系统,有利于走入诗文学习的意境,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鉴赏能力。
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引导学生领略了词中所描绘的“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卧剥图”之后,教师通过一个“醉”字进行了同作者拓展。教师先要求学生圈出文中最能表现词人心声的一个字,于是“醉”字就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词中的翁媪是因何而醉呢?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懂事勤劳、活泼可爱,也可能是因为乡村的自在生活,还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答案是多元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再现翁媪交谈的画面,在感受了其乐融融后,教师话锋一转:“‘醉里吴音相媚好’原来是这般的其乐融融,令人沉醉,而这不也是词人不懈的追求吗?”紧接着,教师出示辛弃疾词中带有“醉里”的其他语句,创境引读。一系列同作者诗文的引入,如同一颗石子,激起学生心中的千层浪,让他们不由得对词人产生为什么总是“醉里”的诸多疑问。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再出示《文豪武将辛弃疾》中的相关介绍,辛弃疾爱国爱民,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就这样,一个“醉”字的拓展,让我们走入了词人的内心深处,看到了一个更为丰满的辛弃疾,感受到了他写作的语言风格,触摸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与伟大情怀。
三、同作品拓展
国学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激起人们对一部部经典作品的兴趣与热爱。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引领感悟单篇作品的魅力之外,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背后整本的著作。这就需要以该作品为探究性学习的起点,适时进行同作品拓展,从片段引向整篇,从单篇引向整本。如此,学习的意义就不仅是语言的积累与丰富,也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锤炼与提升,还是一场对经典本源的追寻,一次中华文化的回溯。
如《诗经·采薇》教学最后,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了两次的拓展,展开了一场文化之旅。首先是從片段到整篇的拓展。课中,教师告诉学生:“《采薇》其实是一首很长的叙事诗,课文只是节选。”在对原文中的后四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诗眼进行了探究:“即将归家,心情本应欢喜,为何‘我心伤悲’?”由此,在课堂中引入少年保家卫国,远赴边塞抗敌的故事(视频资料),引入其他带“柳”字的诗句补充诵读,引入茫茫征途中纳兰性德的愁绪——《长相思》。通过层层的铺垫渲染,诗歌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理解上实现了层层深化。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朗读,士兵的不舍、离愁、思念,自然就融汇其中了。其次是从单篇到整本的拓展。教师先是介绍《诗经》由孔子整理而成;然后出示孔子对《诗经》的介绍;最后要求学生将课前布置的围绕《诗经》中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展开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选择了不同的植物,通过研究性学习,走向了更宽广的课外……
以上不难看出,找准拓展点,实施1+x教学模式,充实了教学内容,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得到了提升,不仅丰厚了国学经典课堂,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亲近经典的窗户。长此以往,必将为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