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几年来,我市一直坚持把开展校本研修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着重点,使各学校在校本研修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教育实际的发展之路。如今全市教育教学已经形成了健康、稳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科研引领,培训先行,研培结合”的推进策略。教师边学习、边培训、边实践,经过几年来的实施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组织协调,规范研培行为方式
为了使各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开学之初根据学校的特点具体指导学校确定研修主题,学科确立小专题;部署了研修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落实教研任务、人员、课题负责人、教研时间等。对各个学校所承担的研修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参与研修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之后我们召开了全市教学工作协调会,对校本研修方案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解读,如何逐步落实等,使各学校领导和教师明确了开展校本研修的目的、意义、内涵、方向等。
二、具体落实任务,明确研培方式
各学校负责人按照要求,及时召开了校内的各教研组长会议,要求各组集体研讨。围绕学校确定的总课题,根据本组实际首先确立本组的小专题并写出实施方案,写出本科组的专题研究实施计划,确立好研究人员,再分层进行研究实施。经过一周的反复探讨,各个教研组分别确立了本组研究的小专题。
例如,这是一所学校的小专题情况
低年段:“学生会说话的研究”、“培养预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中年段:“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学生计算能力和算理能力的研究”
高年段:“课堂分层提问与梯度练习的研究”、“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体育科:“体育游戏化的研究”
美术科:“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研究”
科学科:“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
英语科:“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
音乐科:“学生个性化演唱能力的培养”
这些小专题的确立,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出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情感熏陶、兴趣调动等方面都很有益处。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课题。到现在,部分学校的小专题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以参研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三、课堂引领,提炼研培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实践研究的落脚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进行实践,我们倡导的基本形式是:将研修活动分为组内教研和校内教研两大板块。组内教研就是常规性教研,要求各学年组自行确立主题,确立内容、时间、地点和主讲人。学校明确规定学年及学科的主题教研月时間,领导分工负责,严格把关,认真组织实施。学校检查各组教研活动的前期筹备工作,中期过程的指导工作,后期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各出课教师要写出研究课的设想,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组内人员做好评课分析,组长做好评课评价记录。主管领导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几年来,组内教研的研讨形式,我们一是倡导同课异构的方式,强化了教师间相互探讨研究的意识,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校内教研则是定期从各个学年组选拔特色课进行汇报。通常我们分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示范课、引路课;资深教师课堂教学风采课。各个组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汇报,要求彰显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彰显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使校本教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升华。
四、搭建平台,开展丰富的研培活动
各种活动是校本研修的必要载体。学校多年来一直给子全方位的支持,坚持开展各类活动,其中较为典型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组织教学基本功比赛
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和新任教师的培养力度,使其尽快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巧。例如,为了锻炼提升教师的演讲及口语交际能力,一些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我的教学故事”演讲赛。
(二)开展教师论坛活动
论坛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交流的内容宽泛,涉及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反思随笔、学困生培养等各方面。通过这样的论坛形式,增进了教师间的互动,凸显了骨干的引领,锻炼了交际能力,提高了教学总结归纳整理研修成果的水平。
(三)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为了提高反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提倡对教师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整体反思、专题教学反思、教学细节反思。我们相继开展了优秀反思案例展示、撰写反思讲座、现场说课、反思比赛等活动。
(四)同伴互助活动
浓郁的教研氛围、多彩的交流平台,互助的教学团队,无疑会滋养教师的职业生命,使校本研修置身于更高的层次,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教师间帮带活动。采用结对子、带徒弟等方式,教师间可利用相互听课、评课、反思,评价等形式进行互动;
二是开展问题研讨。教师在实施本学年的研究主题时遇到的问题,成功的做法等,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交流探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教育教学叙事,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把教学感悟,读书心得,研修成果,外出学习收获等进行交流展示,使教师在平等对话中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交流中实现自我提升。
五、开展各种业务竞赛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每次比赛,学校从校长到各个教学主管人员都十分重视,人员的筛选,到主题的确定,都严格规范:从评委的聘请,到参赛作品的选择,都潜心运作,精心设计,各学科选派一人参赛,集体参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常规教研、集体备课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我们在校本研修方面,扎扎实实的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不成熟,还处于不断的摸索实践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未来的路上,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组织协调,规范研培行为方式
为了使各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开学之初根据学校的特点具体指导学校确定研修主题,学科确立小专题;部署了研修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落实教研任务、人员、课题负责人、教研时间等。对各个学校所承担的研修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参与研修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之后我们召开了全市教学工作协调会,对校本研修方案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解读,如何逐步落实等,使各学校领导和教师明确了开展校本研修的目的、意义、内涵、方向等。
二、具体落实任务,明确研培方式
各学校负责人按照要求,及时召开了校内的各教研组长会议,要求各组集体研讨。围绕学校确定的总课题,根据本组实际首先确立本组的小专题并写出实施方案,写出本科组的专题研究实施计划,确立好研究人员,再分层进行研究实施。经过一周的反复探讨,各个教研组分别确立了本组研究的小专题。
例如,这是一所学校的小专题情况
低年段:“学生会说话的研究”、“培养预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中年段:“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学生计算能力和算理能力的研究”
高年段:“课堂分层提问与梯度练习的研究”、“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体育科:“体育游戏化的研究”
美术科:“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研究”
科学科:“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
英语科:“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
音乐科:“学生个性化演唱能力的培养”
这些小专题的确立,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出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情感熏陶、兴趣调动等方面都很有益处。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课题。到现在,部分学校的小专题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以参研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三、课堂引领,提炼研培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实践研究的落脚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进行实践,我们倡导的基本形式是:将研修活动分为组内教研和校内教研两大板块。组内教研就是常规性教研,要求各学年组自行确立主题,确立内容、时间、地点和主讲人。学校明确规定学年及学科的主题教研月时間,领导分工负责,严格把关,认真组织实施。学校检查各组教研活动的前期筹备工作,中期过程的指导工作,后期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各出课教师要写出研究课的设想,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组内人员做好评课分析,组长做好评课评价记录。主管领导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几年来,组内教研的研讨形式,我们一是倡导同课异构的方式,强化了教师间相互探讨研究的意识,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校内教研则是定期从各个学年组选拔特色课进行汇报。通常我们分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示范课、引路课;资深教师课堂教学风采课。各个组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汇报,要求彰显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彰显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使校本教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升华。
四、搭建平台,开展丰富的研培活动
各种活动是校本研修的必要载体。学校多年来一直给子全方位的支持,坚持开展各类活动,其中较为典型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组织教学基本功比赛
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和新任教师的培养力度,使其尽快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巧。例如,为了锻炼提升教师的演讲及口语交际能力,一些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我的教学故事”演讲赛。
(二)开展教师论坛活动
论坛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交流的内容宽泛,涉及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反思随笔、学困生培养等各方面。通过这样的论坛形式,增进了教师间的互动,凸显了骨干的引领,锻炼了交际能力,提高了教学总结归纳整理研修成果的水平。
(三)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为了提高反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提倡对教师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整体反思、专题教学反思、教学细节反思。我们相继开展了优秀反思案例展示、撰写反思讲座、现场说课、反思比赛等活动。
(四)同伴互助活动
浓郁的教研氛围、多彩的交流平台,互助的教学团队,无疑会滋养教师的职业生命,使校本研修置身于更高的层次,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教师间帮带活动。采用结对子、带徒弟等方式,教师间可利用相互听课、评课、反思,评价等形式进行互动;
二是开展问题研讨。教师在实施本学年的研究主题时遇到的问题,成功的做法等,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交流探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教育教学叙事,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把教学感悟,读书心得,研修成果,外出学习收获等进行交流展示,使教师在平等对话中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交流中实现自我提升。
五、开展各种业务竞赛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每次比赛,学校从校长到各个教学主管人员都十分重视,人员的筛选,到主题的确定,都严格规范:从评委的聘请,到参赛作品的选择,都潜心运作,精心设计,各学科选派一人参赛,集体参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常规教研、集体备课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我们在校本研修方面,扎扎实实的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不成熟,还处于不断的摸索实践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未来的路上,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