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对小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摆正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看法;而且要及时跟进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13-01
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社會的要求,教师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就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其创新意识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原因如下:首先,小学生年龄小、没有过多地生活经验,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生会比成人有更灵活的思维模式,更能不被思维定式所限制。这同时也是在小学阶段实施创新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小学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创新意识的源泉;除此之外,之所以说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是因为小学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同时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给予学生课堂鼓励,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学生的发展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是最高的,也是最喜欢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可是,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虽然前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但是到后期却少言寡语,不甚积极。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或者处理方法有所偏差。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结束后如果老师只是一味以正误去评判学生发言的话,就会严重挫伤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进而挫伤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今后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给予学生课堂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举例说明,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老师在提出新问题后,由学生们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回答的问题不做正误判断,而是继续鼓励学生猜想其他的可能答案,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查阅资料验证答案。这样不仅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利用数学学科魅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魅力,将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小学数学中,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坐车”问题,如“全班共46人,去郊游,有大中小三类车型,均可坐不同的人数,试问可以怎样租车?”教师在遇到诸如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寓问题于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做郊游“小主人”思考怎样坐车,在轻松适宜的思考环境中,学生们的答案肯定会让教师耳目一新。
(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施教,推动其创新意识发展
小学正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很好奇,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有些人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感到很麻烦,甚至是厌烦。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正所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任教过程中,要及时恰当的进行引导,多对学生提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探索,勇于实验,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学生有了兴趣与求知欲,学生肯动脑去进一步去思考,创新意识由此而来。
(四)不唯书、不盲信、不盲从,勇于质疑创新
在很多人眼中,“凡书上所说,皆是真理”,这种看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非常不利于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多人将小孩子们的想法看作“胡言乱语”,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殊不知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正来自于发明家儿时的想法。作为教育者,应该端正意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质疑的态度去对待所学的知识,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公式,这时部分学生会对公式提出质疑,好奇公式的产生。这时,老师就要把握好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验证,在验证公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而且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结语
终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意识到创新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性,这样思想的改变才会使他们的教学行动有所改变,进而教师才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会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7):50.
关键词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13-01
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社會的要求,教师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就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其创新意识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原因如下:首先,小学生年龄小、没有过多地生活经验,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生会比成人有更灵活的思维模式,更能不被思维定式所限制。这同时也是在小学阶段实施创新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小学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创新意识的源泉;除此之外,之所以说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是因为小学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同时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给予学生课堂鼓励,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学生的发展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是最高的,也是最喜欢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可是,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虽然前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但是到后期却少言寡语,不甚积极。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或者处理方法有所偏差。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结束后如果老师只是一味以正误去评判学生发言的话,就会严重挫伤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进而挫伤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今后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给予学生课堂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举例说明,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老师在提出新问题后,由学生们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回答的问题不做正误判断,而是继续鼓励学生猜想其他的可能答案,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查阅资料验证答案。这样不仅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利用数学学科魅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魅力,将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小学数学中,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坐车”问题,如“全班共46人,去郊游,有大中小三类车型,均可坐不同的人数,试问可以怎样租车?”教师在遇到诸如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寓问题于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做郊游“小主人”思考怎样坐车,在轻松适宜的思考环境中,学生们的答案肯定会让教师耳目一新。
(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施教,推动其创新意识发展
小学正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很好奇,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有些人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感到很麻烦,甚至是厌烦。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正所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任教过程中,要及时恰当的进行引导,多对学生提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探索,勇于实验,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学生有了兴趣与求知欲,学生肯动脑去进一步去思考,创新意识由此而来。
(四)不唯书、不盲信、不盲从,勇于质疑创新
在很多人眼中,“凡书上所说,皆是真理”,这种看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非常不利于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多人将小孩子们的想法看作“胡言乱语”,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殊不知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正来自于发明家儿时的想法。作为教育者,应该端正意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质疑的态度去对待所学的知识,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公式,这时部分学生会对公式提出质疑,好奇公式的产生。这时,老师就要把握好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验证,在验证公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而且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结语
终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意识到创新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性,这样思想的改变才会使他们的教学行动有所改变,进而教师才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会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