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大陆法系的确立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为给付,该第三人直接取得给付请求权的合同。合同相对性作为合同法的基础,在大陆法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合同相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突破其不合理的限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我国《合同法》第64条对此作出了规定,但是并非真正的为第三人利益合同。
  关键词: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受益人权利;受约人权利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为给付,该第三人直接取得给付请求权的合同。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存在三方当事人:债务人,即约定向第三人履行给付义务的为立约人或允诺人;债权人,即与允诺人约定向第三人为给付的为受约人或约定人;基于允诺人与受约人的约定而受益且取得给付请求权的为受益人。此三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三层关系:允诺人与受约人之间为补偿关系;受约人与受益人之间为对价关系;允诺人与受益人之间履行关系或执行关系。
  一、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罗马法时期的发展
  随着"早期商品交易双方关系的封闭性与孤立性为商品交易过程中交易的连续性及依赖性所代替"[1],以及债的概念从人身属性向财产属性的转变,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很好的平衡缔约双方的利益,逐渐在交易领域出现了例外。
  罗马法早期坚持"任何人不得为他人缔约"以及"缔约行为应当在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规则,不仅阻止了第三人直接获得给付请求权,也不允许第三人主张向第三人给付的内容,这是要式口约对形式的要求所决定的。要式口约有一套完整的问答程式构成,第三人未参与合同的订立,因而并非是合同的当事人。同时,受约人在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并无可诉利益。然而,受约人欠缺自身利益的问题很容易被规避,乌尔比安提出了通过订立罚金条款的方式对立约人施加压力,若其违反允诺将受到没收罚金的处罚,由此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可被间接执行。此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制定清偿制度,达到规避自身利益约束的目的。"当我的债务人按照我的命令向我的债权人为清偿后,我的债务人对我负有的债务、我对我的债权人所负有的债务均告解除。"[2]
  罗马法对为第三人利益缔约的认可可总结为,如果受约人对立约人的给付具有自身利益,或者向第三人给付是一种本来就应该又受约人履行的给付时,第三人给付合同是有效的,但此只是允许第三人因合同而受益,并未取得给付请求权。
  二、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之现代民法理论的发展
  大陆法系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理论形成于现代民法理论的发展。随着中世纪后期合同制度的衰落以及合意原则的兴起,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承认开创了新开端。教会合同法、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一世以及荷兰的"典雅"法学等,否认了"任何人不得为他人缔约"的适用。
  对此规则的前沿攻击是由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发起的。格劳秀斯认为,合同上的可诉的义务仅仅通过接受一个自由且具有判断力的人的表示的允诺,并且通过当事人的合意就可以成立。普芬道夫在继承格劳秀斯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约定撤销权的规定,即撤销权保留的规定。克里斯汀·沃尔夫进一步讨论了第三人接受的意义,其认为第三人接受与否影响者受约人的权利地位。受约人的对向第三人给付允诺的接受,使受益人取得对所允诺给付的请求权;只有在第三人表示接受给付之后,受约人才取得向第三人给付的请求权,且此表示为受约人设定了义务,如其不依约履行义务,则其请求权将转让为第三人。因而,受约人的允诺并未为第三人设定权利,其权利自然不应被限缩;但第三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使受约人债权请求权的内容变为向第三人为给付,使债权的内容发生了变更。自然法学派的观点可总结为三点:一是第三人并不能根据合同获得权利;二是第三人接受与否对受约人的权利产生约束;三是第三人接受的意思表示产生使受约人的请求权向其转让的效力。虽然自然法学派讨论的范围局限于简单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但是却为赋权性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奠定了基础。
  现代实用派进一步突破了"任何人不得为他人缔约"原则。与自然法学派不同的是,受益人在表示接受后即取得给付请求权,无需受约人为让与的意思表示。与自然法学派相同的是,第三人接受前,第三人利益即可被撤销。
  然而,到17世纪,出现了历史法学派为代表的否定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论述。普赫塔认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债权人与利益归属人不同,导致债权人不享有利益,而享有利益者不是债权人,合同无效。冯·魏希特持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只要受约人对合同的履行具有可用金钱估量的利益,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即有效;但第三人不能根据合同取得请求权。萨维尼也认为,没有认可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合同的必要,可通过第三人的追认形成代理制度解决实际难题。但是历史法学派的观点上只是在理论上而非在是实践中得到贯彻。随着历史法学派影响的式微,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了认可,"任何人不得为他人缔约"原则的适用受到了明显的限制。[3]
  三、大陆法系《民法典》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规定
  大陆法系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合同的立法,始于1804年《法国民法典》。[4]《法国民法典》第1119条确认了"任何人不得为他人缔约"原则;第1165条确立了合同相对性原则,此条又规定"双方的契约不得使第三人遭到损害,且只有在第1121条规定的情形之下始得使第三人享受利益。"第1121条规定:"一人为自己与他人订立契约时,或对他人赠与财产时,亦得订立为第三人利益的约款,作为该契约或赠与的条件。如第三人声明有意享受此约款的利益时,为第三人订立契约之人即不得予以取消。"最高法院在1888年4月30日的判决作出了以下认定,"如果缔约人有直接的、即时的利益而为他人利益订立契约,哪怕纯粹是精神上的利益,即可以在自己订立契约的同时,也为第三人利益订立契约。"[5]该制度最后发展为:只要允诺人与受约人达成向第三人给付的协议,该第三人即取得该给付请求权。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德国起源于《普鲁士民法典》,该《法典》第74条与第75条规定,"合同的形成过程中,未参与缔约的第三方,若已接受合同当事人的合意,即可取的合同条款下的个人权利。"[6]后《德国民法典》设立专节共8个条款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做了详细系统的规定,并将为第三人利益约款视为独立的法律行为,从而确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相对独立性。第328条规定:"(1)当事人可以合同约定向第三人履行给付,并具有使第三人直接要求给付的权利的效力;(2)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根据情况,特别是应根据合同的目的,确定第三人是否取得权利、第三人的权利是否立即或仅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以及订约的双方当事人是否保留权限,可以不经第三人同意而撤销或变更其权利。"根据此条规定可得出:第三人"直接"获得请求立约人为给付的请求权。第三人并非必须接受该权利,第333条规定,"第三人对立约人拒绝因合同而取得的权利时,视为自始未取得权利";当事人为第三人创设权利的意图无需明确表示,只要根据合同目的等可以推断出即可,扩大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认定范围;当事人可是保留撤销或变更第三人权利的权限,即约定撤销权及变更权的设立。第331条对在受约人死后向第三人为给付的合同做了规定,第三人仅在受约人死亡时取得请求给付的权利,这意味着,受约人活着可随时变更第三人的权利。第334条规定:"立约人可以合同产生的一切抗辩对抗第三人。"此为对立约人抗辩权的规定,立约人不得以合同以外的抗辩权对抗第三人。第335条规定了立约人不向第三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受约人可以要求立约人向第三人履行。此条限制了受约人请求权的内容,只能要求向第三人为给付。
  大陆法系绝大部分国家都对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作出了规定。《日本民法典》第537条规定:"(1)依契约之约定,当事人一方应对第三人实行给付时,该第三人有直接对债务人请求给付之权利。(2)于前款情形,第三人之权利于其对债务人表示享受契约利益的意思时发生。"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69条规定:"以契约订定向第三人为给付者,要约人得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其第三人对于债务人,亦有直接请求给付之权。"瑞士《债法典》(旧债法)第128条第1款规定:"如果某人以自己的名义被允诺为第三人利益而向第三人给付,他可以请求向第三人履行给付。"第2款规定:"第三人,确切说是权利继受人,可以独立请求履行,只要符合合同当事人的意思。一旦第三人向债务人表示愿意享有权利,债权人不得再免除债务人的义务。"以第三人的意思限制受约人的免除权。新债法仅对第2款的第1句进行了修改,第三人依据约定可直接取得权利,而无需受约人的转让。
  参考文献:
  [1]王宏.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解除[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
  [2] [意]桑德罗·斯奇巴尼.民法大全选译:债·契约之债[M].丁玫,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45-146.
  [3]张家勇.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制度构造[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0-75.
  [4]张素华.请求权与债权的关系及请求权体系的重构:以债法总则的存废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1.
  [5]法国民法典(下)[M].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810.
  [6]丁亮华.第三人利益合同及其请求权基础--对《合同法》第64条之"漏洞"的创设性补充[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36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84.
  作者简介:张娟(1988-),女,山东邹平人,华东政法大学2011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天津农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介绍了其开设背景及沿革,探讨了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通过对比课程开设前后毕业生的就业效果,得出该课程对毕业生就业存在有效影响,同时,针对后期该课程的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全程式、全覆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体系  在国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个
期刊
摘 要:创业教育是新形势对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就业者,而且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提高就业质量,提升高校的竞争力。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实施的"小老板"创业教育模式,能够为本院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新颖的创业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度,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拓宽本院学生走向创业成功之路。  关键词:高职 创业教育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创业教
期刊
摘 要:"过程→生成"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要向学生展现"有价值有思想有活力的、顺应学生思维与教育规律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成性的知识生成过程",基于"过程→生成"教学理念,给出了 有多大内容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过程→生成"教学理念; 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如果传统的注入式观念不能根除,那么改革就只能是娓娓动听的空谈阔论,所以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点是教学观念上的破旧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能源和廉价的原料,但与此同时,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近期的雾霾天气、PM2.5超标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作为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行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通过中外上市石油化工类企业信息披露对比分析,从而为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建立提供一些经验
期刊
摘 要:马年伊始,央视曝光"莞式服务",色情行业进入市民视野,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嫖娼狎妓作为一项古老文化,在今日之中国,不见文人骚客的情怀,只道官商勾结的顽疾。我国刑法第六章第八节就淫业犯罪进行专门的规定,但是,各罪界限不清,理论与实务脱轨。组织卖淫罪的"组织性"如何脱离文字的怪圈真正地指导实践,仍需借助"人"与"场所"的帮助。  关键词:组织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组织性;场所 
期刊
摘 要: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通过改变传统的经典验证实验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开放性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位对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组织和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英语学习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有很大分量,可是就对于英语在我国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到底是第二语言还是外语,一直存在着争议,人们长期将外语和第二语言这两个语言学方面的术语混淆使用,明晰这两术语的概念以及它们间的区别对于正确定位我们的英语教育,合理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外语;第二语言;英语  一、外语与第二语言的概念  关于第二语言的界定:通过查阅各种语
期刊
摘 要:有效的师幼互动才能生成有效的教育因素,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师幼互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本研究中,笔者以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为切入点,选取西安市Y幼儿园中(1)班全体34名幼儿和3位老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发生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来探讨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和改进策略,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师幼互
期刊
摘 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是提高其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促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建议三方面来展开论述,目的是为促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继续教育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在对象上
期刊
摘 要:我国证据立法滞后,它远远落后于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办案中存在的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和非法证据排除不尽规范、不尽严格、不尽统一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它的问世,不仅赢得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赞誉,而且成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突破性改革。虽然全文仅有十五条,但规定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两方面对非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