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爱国主义内容丰富,要善于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 爱国主义 开发利用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人文性方面,文以载道是其传统。爱国主义就是其中的“道”之一,也是其人文性的体现。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热爱祖国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将继续发扬光大下去。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贵州全省使用,必修教材(1至5册)课文中蕴涵的爱国主义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语文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反映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祖国统一而努力
《离骚》《飞向太空的航程》《张衡传》《拿来主义》《别了,“不列颠尼亚”》《短歌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课文,就是这方面的作品。《离骚》的作者屈原意识到国家的危险处境,深知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敌抗衡的道理。屈原一心为国家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国君昏庸无能,经不起小人的挑拨,不能采纳正确的主张。屈原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他,而他绝不退缩,绝不同流合污,并且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他热爱祖国,关心国政,心系国家安危,积极建言献策。他希望国家政治清明,希望解决民生疾苦,希望国家强大,这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我们会知道,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之后,“神舟”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飞船等航天发射相继成功,航天工程捷报频传,国人更加自豪,深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爱国主义情感更加浓烈。《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被大大地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更加显现。《短歌行》中,曹操急于延揽有才干的人物,是与他企望结束群雄争霸的分裂局面、实现祖国统一的宏愿密不可分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使天下归于一统,没有足够的贤才是不行的。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二、反映忠心为国、抵御外敌
《苏武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寡人之于国也》《采薇》《纪念刘和珍君》等课文,反映了这一主题。《苏武传》中,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不辱使命。张胜、卫律、李陵都在敌人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室利益,宁死不屈。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崇高的使命和行为准则,成为我们民族的英雄形象,成为爱国的典范。
《烛之武退秦师》中,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见秦君。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不怕牺牲,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国家多事之秋,明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却仍然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以期消除国家危难而毅然挺身而出,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令后人景仰。
这些课文,爱国主义情感浓烈,教育作用突出。
三、反映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
《陈情表》《大堰河——我的保姆》《谈中国诗》《咬文嚼字》《兰亭集序》《孔雀东南飞》《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均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这一主题。忠和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这些传统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在文中向晋武帝描述了自己忠孝暂时不能同时进行的狼狈处境,表明孝刘之日短、报国之日长,先尽孝后尽忠的态度。他认为终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国家,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有先后缓急之分。李密表示在祖母离开人世后,自己要“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是对国家的忠爱、报答之情。爱国与爱家有时是有冲突的,但只要处理得好,更显二者联系紧密,更显爱国深沉。
热爱劳动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尊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提起《谈中国诗》,我们就会明白,中国诗,特别是中国的古体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热爱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难道不是爱国的表现吗?况且,中国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饱涵爱国主义营养成分的诗词,谈中国诗词,读中国诗词,写中国诗词,鉴赏中国诗词,教学中国诗词,可以挖掘出若干爱国主义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 爱国主义 开发利用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人文性方面,文以载道是其传统。爱国主义就是其中的“道”之一,也是其人文性的体现。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热爱祖国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将继续发扬光大下去。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贵州全省使用,必修教材(1至5册)课文中蕴涵的爱国主义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语文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反映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祖国统一而努力
《离骚》《飞向太空的航程》《张衡传》《拿来主义》《别了,“不列颠尼亚”》《短歌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课文,就是这方面的作品。《离骚》的作者屈原意识到国家的危险处境,深知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敌抗衡的道理。屈原一心为国家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国君昏庸无能,经不起小人的挑拨,不能采纳正确的主张。屈原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他,而他绝不退缩,绝不同流合污,并且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他热爱祖国,关心国政,心系国家安危,积极建言献策。他希望国家政治清明,希望解决民生疾苦,希望国家强大,这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我们会知道,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之后,“神舟”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飞船等航天发射相继成功,航天工程捷报频传,国人更加自豪,深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爱国主义情感更加浓烈。《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被大大地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更加显现。《短歌行》中,曹操急于延揽有才干的人物,是与他企望结束群雄争霸的分裂局面、实现祖国统一的宏愿密不可分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使天下归于一统,没有足够的贤才是不行的。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二、反映忠心为国、抵御外敌
《苏武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寡人之于国也》《采薇》《纪念刘和珍君》等课文,反映了这一主题。《苏武传》中,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不辱使命。张胜、卫律、李陵都在敌人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室利益,宁死不屈。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崇高的使命和行为准则,成为我们民族的英雄形象,成为爱国的典范。
《烛之武退秦师》中,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见秦君。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不怕牺牲,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国家多事之秋,明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却仍然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以期消除国家危难而毅然挺身而出,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令后人景仰。
这些课文,爱国主义情感浓烈,教育作用突出。
三、反映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
《陈情表》《大堰河——我的保姆》《谈中国诗》《咬文嚼字》《兰亭集序》《孔雀东南飞》《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均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这一主题。忠和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这些传统美德本身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在文中向晋武帝描述了自己忠孝暂时不能同时进行的狼狈处境,表明孝刘之日短、报国之日长,先尽孝后尽忠的态度。他认为终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国家,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有先后缓急之分。李密表示在祖母离开人世后,自己要“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是对国家的忠爱、报答之情。爱国与爱家有时是有冲突的,但只要处理得好,更显二者联系紧密,更显爱国深沉。
热爱劳动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尊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提起《谈中国诗》,我们就会明白,中国诗,特别是中国的古体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热爱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难道不是爱国的表现吗?况且,中国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饱涵爱国主义营养成分的诗词,谈中国诗词,读中国诗词,写中国诗词,鉴赏中国诗词,教学中国诗词,可以挖掘出若干爱国主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