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听到学生“喊冤叫屈”:“如今已经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还学那些艰深、拗口的文言文,还要作为高考的考查内容,让我们整天读啊背的,有意义吗?”这样的“呼声”甚至于也得到了我们不少老师的附和。学生和部分老师的不理解带来了文言文难教、难学的现状。
文言文,作为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这些作品语言精练,文采斐然,章法新巧,韵律铿锵,节奏明快,理趣盎然,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而彰显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高尚人格、美好情操、爱国情怀、思辨情趣,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读这些典范之作会给我们后人以视觉的冲击、精神的陶冶、品位的提升、人格的完善。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和审美潜能。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动情性,这是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文言文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认识,得到审美熏陶,同时也会使教学文言文的课堂充盈着一种审美愉悦,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途径实施情感教育。
一.缘景入情,引发视觉的冲击、心灵的激荡,丰富自我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但是,我们更为常见的是,许多学生在美好的事物面前,往往表现得无动于衷,再美好的景物,体现在文言字句中,学生就是无法欣赏。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引导、激发潜能,培养学生发现美、体悟美的能力,让景物活现于学生脑中,让情感在学生的心灵激荡。
对于写景的名句名段,一定要带领学生缘景入情,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如《项脊轩志》中日间“庭院寂寂,小鸟时来啄食”,夜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的诗意,幽静、和谐的景物描写,将一间极普通的斗室写得那么可爱,正是作者喜爱这间书房的情感反映。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流露了作者“居于此,多可喜”的感情。再如《赤壁赋》中开篇展现的一幅图景,作者置身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空阔、瑰奇、壮美的的秋江上,任一叶扁舟飘荡,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于是饮酒乐甚”。“乐甚”二字写尽了作者此时俗虑尽除、物我两忘的的心境。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情由景起,景因情生。任何的景物描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言文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教学时,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学生真正塑造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马克思语)。
二.走进人物,感受生命的张力、理性的光辉,完善自我
1.美与丑的较量
中学文言作品中的人物有着极为鲜明的爱憎倾向,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产生了巨大的人格美的力量,融入学生纯真、细腻的心灵,吸引着学生走进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为作品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如《五人墓碑记》中苏州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颜色不少变”的威武和魏党私羽的“匿于溷蕃”、“投缳道路”的猥琐;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勇武刚毅,项王“默然不应”的优柔寡断;屈原的耿耿忠心,楚王室的腐朽糜烂……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洋溢着生命的张力,无不让人心往神驰。
2.人间至情的凸显
此外,中学文言文作品中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真情故事,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道出的是人世间至真至爱的亲情、友情、臣子情。如《陈情表》中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忠心可鉴、孝心至真;《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袁枚的《祭妹文》,亲情浓郁,悼亡伤逝,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读之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苏轼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感受着人间真情,对现如今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会使他们的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老师在执教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当代视野观照文言文,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3.理性光芒的折射
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块”。读完一篇作品,我们总能从中挖掘到深刻的内涵,明白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文言文作品更是古人思想的载体,它们折射出古人理性的思辨色彩,对后人认知、思考、解决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劝学》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治学观点,阐述了不断积累的学习方法和专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游褒禅山记》指出了不轻信古人而要“深思而慎取”的实事求是的观点,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处事、创业,都仍然有现实意义。《阿房宫赋》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真诚告诫;《五人墓碑记》“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郑重宣告……这些,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三.说事述理,体验论证的力度、推理的严密,震撼自我
一篇好的论述文,贵在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说理严密、论证有力,文言文中揭露时弊、控诉统治者黑暗的这类论述文都具有极强的典范性。对于我们执教者来说,学习这一类文章不光是让学生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还要在体验有力的论证和严密的推理过程中感受作者那份慷慨激越、义正言辞所带来的震撼。
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作者很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一体的气概。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容不得人反驳。第二段,设问呈疑,“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径直作出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对论点作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过秦论》“过秦”,顾名思义即言秦之过,而文章并不是单纯教化式的议论,而是在前四段叙述的基础上逐层推进,使读者认识到秦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原因,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第五小节的说理,而文章最后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更显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一语道破天机、一石激起千层浪,读来只觉得胸中热血涌动,似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秦灭亡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说理部分,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激愤。
情感教育实施过程中对文言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生命力,让学生真正进入文言文的审美天地。学生在思辨中得到了启迪,明辨了是非,分清了美丑,升华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审美能力,加深了对作品艺术美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美的感染,更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从而激发起热爱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热情,获得最丰富、最深沉的审美体验。
石春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剑 男
文言文,作为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这些作品语言精练,文采斐然,章法新巧,韵律铿锵,节奏明快,理趣盎然,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而彰显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高尚人格、美好情操、爱国情怀、思辨情趣,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读这些典范之作会给我们后人以视觉的冲击、精神的陶冶、品位的提升、人格的完善。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和审美潜能。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动情性,这是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文言文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认识,得到审美熏陶,同时也会使教学文言文的课堂充盈着一种审美愉悦,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途径实施情感教育。
一.缘景入情,引发视觉的冲击、心灵的激荡,丰富自我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但是,我们更为常见的是,许多学生在美好的事物面前,往往表现得无动于衷,再美好的景物,体现在文言字句中,学生就是无法欣赏。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引导、激发潜能,培养学生发现美、体悟美的能力,让景物活现于学生脑中,让情感在学生的心灵激荡。
对于写景的名句名段,一定要带领学生缘景入情,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如《项脊轩志》中日间“庭院寂寂,小鸟时来啄食”,夜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的诗意,幽静、和谐的景物描写,将一间极普通的斗室写得那么可爱,正是作者喜爱这间书房的情感反映。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流露了作者“居于此,多可喜”的感情。再如《赤壁赋》中开篇展现的一幅图景,作者置身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空阔、瑰奇、壮美的的秋江上,任一叶扁舟飘荡,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于是饮酒乐甚”。“乐甚”二字写尽了作者此时俗虑尽除、物我两忘的的心境。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情由景起,景因情生。任何的景物描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言文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教学时,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学生真正塑造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马克思语)。
二.走进人物,感受生命的张力、理性的光辉,完善自我
1.美与丑的较量
中学文言作品中的人物有着极为鲜明的爱憎倾向,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产生了巨大的人格美的力量,融入学生纯真、细腻的心灵,吸引着学生走进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为作品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如《五人墓碑记》中苏州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颜色不少变”的威武和魏党私羽的“匿于溷蕃”、“投缳道路”的猥琐;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勇武刚毅,项王“默然不应”的优柔寡断;屈原的耿耿忠心,楚王室的腐朽糜烂……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洋溢着生命的张力,无不让人心往神驰。
2.人间至情的凸显
此外,中学文言文作品中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真情故事,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道出的是人世间至真至爱的亲情、友情、臣子情。如《陈情表》中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忠心可鉴、孝心至真;《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袁枚的《祭妹文》,亲情浓郁,悼亡伤逝,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读之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苏轼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感受着人间真情,对现如今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会使他们的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老师在执教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当代视野观照文言文,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3.理性光芒的折射
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块”。读完一篇作品,我们总能从中挖掘到深刻的内涵,明白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文言文作品更是古人思想的载体,它们折射出古人理性的思辨色彩,对后人认知、思考、解决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劝学》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治学观点,阐述了不断积累的学习方法和专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游褒禅山记》指出了不轻信古人而要“深思而慎取”的实事求是的观点,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处事、创业,都仍然有现实意义。《阿房宫赋》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真诚告诫;《五人墓碑记》“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郑重宣告……这些,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三.说事述理,体验论证的力度、推理的严密,震撼自我
一篇好的论述文,贵在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说理严密、论证有力,文言文中揭露时弊、控诉统治者黑暗的这类论述文都具有极强的典范性。对于我们执教者来说,学习这一类文章不光是让学生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还要在体验有力的论证和严密的推理过程中感受作者那份慷慨激越、义正言辞所带来的震撼。
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作者很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一体的气概。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容不得人反驳。第二段,设问呈疑,“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径直作出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对论点作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过秦论》“过秦”,顾名思义即言秦之过,而文章并不是单纯教化式的议论,而是在前四段叙述的基础上逐层推进,使读者认识到秦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原因,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第五小节的说理,而文章最后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更显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一语道破天机、一石激起千层浪,读来只觉得胸中热血涌动,似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秦灭亡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说理部分,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激愤。
情感教育实施过程中对文言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生命力,让学生真正进入文言文的审美天地。学生在思辨中得到了启迪,明辨了是非,分清了美丑,升华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审美能力,加深了对作品艺术美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美的感染,更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从而激发起热爱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热情,获得最丰富、最深沉的审美体验。
石春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剑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