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园语言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中班幼儿在语言区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比较少,个别幼儿比较胆小,不敢在同伴面前表现;语言活动区域提供的材料相对单一,导致幼儿的语言表现欲望不是很强,语言表现能力较弱;在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趣味性自主性,但由于孩子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不能很好的深入语言区游戏,导致无法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合理、自由、宽松的环境,通过活动材料的投放和丰富,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激发自我表达表现的兴趣,让他们从想说、敢说到喜欢说,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
1、创设适宜的环境,合理利用空间位置
环境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幼儿顺利地开展活动,愉悦心情。在区域活动空间的设置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不同层度的指导。有别于数学区、益智区需要探索、练习进行操作的特性,语言区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在避免其他区干扰的同时,能帮助幼儿静下心来思考,在思考中讲讲、说说、演演。因此位置的选择很重要。首先我们将语言区设置在阳台右侧,利用挂衣架和墙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其次是区域墙面的布置,先确立墙面的基本主题,然后请幼儿一起参与、讨论,共同确定方案。在方案确定后,便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共同布置,在此期间,针对幼儿提出的相关想法来进行变动和调整,使墙面环境真正与幼儿形成互动。我们启发幼儿积极参与,将自编的儿歌绘画制作成小图片,在隔断墙左边布置两座儿歌小屋,右边布置生动有趣的背景图,使整个活动区的墙面生动起来,大限度地发挥与幼儿互动。
2、阶段目标清晰,操作材料丰富
皮亚杰曾说过:“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操作材料提供是否丰富、有趣、有变化,对于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的影响。但幼儿并不以操作材料的复杂和精美程度选择玩具,所以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的趣味性才是其选择玩具的主要原因。如表演台中,我们对以往枯燥单调的指偶或者管偶稍作加工,使之变成一张有趣的“大嘴”,将头饰裁成两半,分别粘贴在大嘴上唇和下唇上,表演的时候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套在大嘴上,通过“大嘴”一张一合表演角色的对话,幼儿表演对话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同时材料的提供要有层次性,在投放材料时应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发展的需求。
其次活动区的目标要有阶段性。语言表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征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通过不同时期辅助材料的投入以及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来逐步实现。
3、观察细致用心,指导适时、及时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尤为重要。通过语言区角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有利于教师适时发现活动中出现的教育契机,从而握好指导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则能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邀请同伴来分享自己的成果。如:在创编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时,听着孩子们创编故事,故事大概:饥饿的灰太狼,发现在草地上睡觉的懒羊羊,乘着喜羊羊们不注意的时候在懒羊羊给抓走了。发现他们创编的故事情节简单、内容单薄、对话单一。于是便以分享他们创编故事为由介入,“今天你们创编哪个故事呀?故事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是怎么解决的?”等问题的提问,并结合幼儿选择的背景图片引导、启发幼儿针对角色的性格加入适当的词汇等语句,如:在形容饥饿的灰太狼时,他们是这么说:“饿得两眼发昏、走路有气无力的大灰狼……”等通过引导及经验的唤醒,让幼儿创编出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的故事,并及时给与肯定,激发幼儿再次创编故事的兴趣。同时通过谈话,唤醒生活中的经历、游戏的体验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并利用在幼儿餐前准备、午睡前、点心后等其他时间让幼儿欣赏、阅读一些趣味性强、故事线索清晰故事、童话、图书来获得各种信息。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活动环节,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语言区作为其中的一个区角,更發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语言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相互交往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语言区的材料投放和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展示平台,帮助幼儿在与同伴及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通过在游戏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教师适时的关注与指导,既能有效地达成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园语言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中班幼儿在语言区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比较少,个别幼儿比较胆小,不敢在同伴面前表现;语言活动区域提供的材料相对单一,导致幼儿的语言表现欲望不是很强,语言表现能力较弱;在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趣味性自主性,但由于孩子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不能很好的深入语言区游戏,导致无法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合理、自由、宽松的环境,通过活动材料的投放和丰富,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激发自我表达表现的兴趣,让他们从想说、敢说到喜欢说,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
1、创设适宜的环境,合理利用空间位置
环境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幼儿顺利地开展活动,愉悦心情。在区域活动空间的设置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不同层度的指导。有别于数学区、益智区需要探索、练习进行操作的特性,语言区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在避免其他区干扰的同时,能帮助幼儿静下心来思考,在思考中讲讲、说说、演演。因此位置的选择很重要。首先我们将语言区设置在阳台右侧,利用挂衣架和墙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其次是区域墙面的布置,先确立墙面的基本主题,然后请幼儿一起参与、讨论,共同确定方案。在方案确定后,便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共同布置,在此期间,针对幼儿提出的相关想法来进行变动和调整,使墙面环境真正与幼儿形成互动。我们启发幼儿积极参与,将自编的儿歌绘画制作成小图片,在隔断墙左边布置两座儿歌小屋,右边布置生动有趣的背景图,使整个活动区的墙面生动起来,大限度地发挥与幼儿互动。
2、阶段目标清晰,操作材料丰富
皮亚杰曾说过:“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操作材料提供是否丰富、有趣、有变化,对于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的影响。但幼儿并不以操作材料的复杂和精美程度选择玩具,所以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的趣味性才是其选择玩具的主要原因。如表演台中,我们对以往枯燥单调的指偶或者管偶稍作加工,使之变成一张有趣的“大嘴”,将头饰裁成两半,分别粘贴在大嘴上唇和下唇上,表演的时候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套在大嘴上,通过“大嘴”一张一合表演角色的对话,幼儿表演对话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同时材料的提供要有层次性,在投放材料时应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发展的需求。
其次活动区的目标要有阶段性。语言表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征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通过不同时期辅助材料的投入以及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来逐步实现。
3、观察细致用心,指导适时、及时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尤为重要。通过语言区角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有利于教师适时发现活动中出现的教育契机,从而握好指导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则能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邀请同伴来分享自己的成果。如:在创编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时,听着孩子们创编故事,故事大概:饥饿的灰太狼,发现在草地上睡觉的懒羊羊,乘着喜羊羊们不注意的时候在懒羊羊给抓走了。发现他们创编的故事情节简单、内容单薄、对话单一。于是便以分享他们创编故事为由介入,“今天你们创编哪个故事呀?故事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是怎么解决的?”等问题的提问,并结合幼儿选择的背景图片引导、启发幼儿针对角色的性格加入适当的词汇等语句,如:在形容饥饿的灰太狼时,他们是这么说:“饿得两眼发昏、走路有气无力的大灰狼……”等通过引导及经验的唤醒,让幼儿创编出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的故事,并及时给与肯定,激发幼儿再次创编故事的兴趣。同时通过谈话,唤醒生活中的经历、游戏的体验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并利用在幼儿餐前准备、午睡前、点心后等其他时间让幼儿欣赏、阅读一些趣味性强、故事线索清晰故事、童话、图书来获得各种信息。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活动环节,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语言区作为其中的一个区角,更發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语言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相互交往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语言区的材料投放和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展示平台,帮助幼儿在与同伴及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通过在游戏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教师适时的关注与指导,既能有效地达成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