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那么应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强化学生主体参与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点拨、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老树的故事》这篇课文时,笔者将自己扮成老树的样子站在讲台上,让学生自由发问。他们一下子来劲了,他们纷纷走上讲台,充满自信地向老树提出一大堆有趣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来说的,如:“老树爷爷,老树爷爷,你有兄弟姐妹吗?”“老树爷爷,老树爷爷,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老树爷爷,老树爷爷,我可以躺在你身上睡觉吗?”……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问题提出后,在回答了几个较难的问题后,笔者又装着老树的样子说:“爷爷有些累了,你们谁来帮我解答一些问题呢?”学生更高兴了,他们之间又有了一次互动,答案充满神奇、幻想的色彩。一阶段后,笔者又继续扮演老树与学生对话:“孩子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你们要想深入地了解我,那就请再读一读课文吧!”他们高兴地答道:“好的。”随即,高高兴兴地阅读起课文,而且读得很有感情,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比划着动作,他们完全进入了学习的境界。
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感到十分满意,他们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笔者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讨、合作学习。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创新的激情与活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健康地成长,也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而绝不再是一句空话。
2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改进教法与学法,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培养主体参与的能力。《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点燃火把,让他燃烧。因此,课堂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接受师生的互考,使他们在正确的思维导向中有序地发现,自觉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
比如教学《拔苗助长》这则寓言,传统的理解是讽刺了那些急于求成,不尊重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人。在反复读了《拔苗助长》这一课后,笔者认为不能完全按照这个引导学生,一方面一年纪学生太小,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和单元主题“愿望”好像没多大关系。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寓意呢?
后来,笔者让学生先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自己通过质疑、朗读,搞清楚拔苗为什么不能助长,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学懂了。这时候,笔者提出:大家来评价一下这个农夫。笔者做示范,从优点、缺点两方面先评价了两个学生。接下来学生展开讨论。经过一番读书思索,有人提出:这个人很勤快!大部分学生不以为然地笑话他的观点。矛盾冲突起来了,而这正是训练思维的最佳时机。笔者抓住时机,引导他们读课文,再辩论,还谈了自己目前的愿望。学生在辩论中渐渐统一了认识,那就是:这个人有美好的愿望,还积极想办法,的确是好事,是优点啊!可结果为什么事与愿违了呢?出在方法上了。水到渠成。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接下来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愿望如何实现时,他们明显地就能用刚刚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计划了。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多种方法的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的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尊重学生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肯定和赞叹。
3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人人参与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合作,各施所长。课堂信息交流多向,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发展。
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看起来都是苹果,其实苹果是不一样的,但交换到的苹果就是你的收获。于是,教学中笔者把培养合作学习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首先,笔者让能力强、学习好、有合作精神的人当组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小组内成员轮流。期间,教师要注意培养与指导,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并在组内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可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已愿意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一块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困难。在合作中,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树立了自信。
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笔者请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时,学生的小手如林,发出了“老师,我们小组来”的激动无比的声音。在读完课文后,笔者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太阳,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时,小组聚精会神地合作着,有的轻轻说着,有的认真画着,有的忙着写着……一句句生动有趣的小诗,一幅幅可爱的画面,无不展示了学生的风采,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能行,和谐的合作使他们更深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我发展的快乐。
总之,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探究中,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要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现代技术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
1 强化学生主体参与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点拨、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老树的故事》这篇课文时,笔者将自己扮成老树的样子站在讲台上,让学生自由发问。他们一下子来劲了,他们纷纷走上讲台,充满自信地向老树提出一大堆有趣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来说的,如:“老树爷爷,老树爷爷,你有兄弟姐妹吗?”“老树爷爷,老树爷爷,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老树爷爷,老树爷爷,我可以躺在你身上睡觉吗?”……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问题提出后,在回答了几个较难的问题后,笔者又装着老树的样子说:“爷爷有些累了,你们谁来帮我解答一些问题呢?”学生更高兴了,他们之间又有了一次互动,答案充满神奇、幻想的色彩。一阶段后,笔者又继续扮演老树与学生对话:“孩子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你们要想深入地了解我,那就请再读一读课文吧!”他们高兴地答道:“好的。”随即,高高兴兴地阅读起课文,而且读得很有感情,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比划着动作,他们完全进入了学习的境界。
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感到十分满意,他们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笔者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讨、合作学习。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创新的激情与活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健康地成长,也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而绝不再是一句空话。
2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改进教法与学法,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培养主体参与的能力。《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点燃火把,让他燃烧。因此,课堂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接受师生的互考,使他们在正确的思维导向中有序地发现,自觉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
比如教学《拔苗助长》这则寓言,传统的理解是讽刺了那些急于求成,不尊重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人。在反复读了《拔苗助长》这一课后,笔者认为不能完全按照这个引导学生,一方面一年纪学生太小,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和单元主题“愿望”好像没多大关系。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寓意呢?
后来,笔者让学生先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自己通过质疑、朗读,搞清楚拔苗为什么不能助长,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学懂了。这时候,笔者提出:大家来评价一下这个农夫。笔者做示范,从优点、缺点两方面先评价了两个学生。接下来学生展开讨论。经过一番读书思索,有人提出:这个人很勤快!大部分学生不以为然地笑话他的观点。矛盾冲突起来了,而这正是训练思维的最佳时机。笔者抓住时机,引导他们读课文,再辩论,还谈了自己目前的愿望。学生在辩论中渐渐统一了认识,那就是:这个人有美好的愿望,还积极想办法,的确是好事,是优点啊!可结果为什么事与愿违了呢?出在方法上了。水到渠成。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接下来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愿望如何实现时,他们明显地就能用刚刚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计划了。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多种方法的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的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尊重学生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肯定和赞叹。
3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人人参与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合作,各施所长。课堂信息交流多向,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发展。
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看起来都是苹果,其实苹果是不一样的,但交换到的苹果就是你的收获。于是,教学中笔者把培养合作学习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首先,笔者让能力强、学习好、有合作精神的人当组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小组内成员轮流。期间,教师要注意培养与指导,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并在组内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可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已愿意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一块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困难。在合作中,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树立了自信。
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笔者请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时,学生的小手如林,发出了“老师,我们小组来”的激动无比的声音。在读完课文后,笔者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太阳,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时,小组聚精会神地合作着,有的轻轻说着,有的认真画着,有的忙着写着……一句句生动有趣的小诗,一幅幅可爱的画面,无不展示了学生的风采,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能行,和谐的合作使他们更深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我发展的快乐。
总之,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这具体表现在探究中,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要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现代技术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