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诵读经典,品悟内涵,诵出韵味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丰富诵读的形式,将故事、画面、情境表演、比较品读等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以提高经典课堂教学成效。
一、多种形式诵读
“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古诗文大多文质兼美、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课堂上首先通过教师范读、音频领读等形式正字音,明节奏;其次,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形式,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进而了解诗文大意;最后,将声、像、文融于一体,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唱读、演读,读出古文不同的节奏,读出古文的独特韵味,体味经典的魅力。
如笔者在教学《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时,由于授课内容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所以在读的方式上下功夫,让学生和着音乐,拍起手掌,或吟或唱,或配乐读,或加手势表演读,或范读领读,或师生和读,或提问征答等。“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悟经典内涵。
二、运用故事引读
经典诗文,蕴含不少典故,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故事,这成为学生理解经典诗文的一大障碍,同时又是一个深入理解诗文意蕴的契合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十岁左右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形象化的学习内容,对于有故事情节的学习材料情有独钟。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投入到文本之中,这样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的兴趣。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乞巧》时,笔者以神话《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故事引入,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将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又如,在教学《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时,笔者在引导孩子们理解“信誉”对于人的重要性时自然引出故事《晏殊信誉的树立》,学生在细读故事的同时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看似“妙手偶得之”的拓展却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巧用配画延读
古诗文包含深远的情景,给人想象的余地,一则诗文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诵读时重现诗文中的画面十分有必要。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文展现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文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时,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边诵读一边用简笔画勾勒——画面的右边,一座山顶平台上诗人眺望着,画面左上角香炉峰高耸入云,阳光照射,雾气升腾,一道巨大白练从极高的山崖飞泻而下。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的记忆,更留给学生无尽的想象,学生诵读起来自然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像《咏鹅》《江南》《敕勒歌》《咏柳》等诗都有较强的画面感,教师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配画,因为动脑又动手,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为古诗文配画,不仅是古诗文形象的解说图,更是古诗文意境的再创造。
四、情境表演悟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能长期坚持诵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诵读的形式单一所致。如果在诵读过程中加入情境表演,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诵读的兴趣及诵读的持久性。古诗文中常有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来帮助理解。如《弟子规·出则悌》中的“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教师边播放谷建芬古诗新唱《三字经》唱诵视频,一边演示见到长者马上鞠躬作揖,长辈不说话时,恭敬地退到一边站立。音乐的韵律和美感,精彩直观的画面,形象逼真的模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对教学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另外,教师可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来表演品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如:在学习《弟子规》中“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句话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今天小强在家里又哭又闹,原因是看到同桌新买了一双运动鞋,非常羡慕,想让妈妈也给他买,妈妈不同意。这时候,小强的好朋友小灵到他家玩,就劝小强说:“别生气了,我们小学生不应该比吃穿,要比德学和才艺。‘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表演悟读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懂得道理。
五、同类比较品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方式,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重要途径。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经典诗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对同类题材的诗词进行思路比较、语言比较、意境比较等,在比较中读出异同,读出意蕴。笔者曾把《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共三首诗同时呈现给学生,并让他们比较三首都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找出《别董大》前两句叙写了苍穹昏黄,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雁叫凄凉,别意之凄酸;诗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有哀叹,没有流泪,只有劝慰和激励,全诗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以悲景写豪情。《送元二使安西》则是先构筑了一幅色调清新,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而后抒写依依惜别的情谊,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以乐景写离情。《芙蓉楼送辛渐》诗作抒写了淡淡的孤独,淡淡的哀愁,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心上,凄寒孤寂中,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如此比较品读,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创造性的思维也得以发展。
一、多种形式诵读
“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古诗文大多文质兼美、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课堂上首先通过教师范读、音频领读等形式正字音,明节奏;其次,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形式,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进而了解诗文大意;最后,将声、像、文融于一体,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唱读、演读,读出古文不同的节奏,读出古文的独特韵味,体味经典的魅力。
如笔者在教学《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时,由于授课内容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所以在读的方式上下功夫,让学生和着音乐,拍起手掌,或吟或唱,或配乐读,或加手势表演读,或范读领读,或师生和读,或提问征答等。“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悟经典内涵。
二、运用故事引读
经典诗文,蕴含不少典故,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故事,这成为学生理解经典诗文的一大障碍,同时又是一个深入理解诗文意蕴的契合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十岁左右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形象化的学习内容,对于有故事情节的学习材料情有独钟。因此,在教学时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投入到文本之中,这样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的兴趣。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乞巧》时,笔者以神话《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故事引入,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将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又如,在教学《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时,笔者在引导孩子们理解“信誉”对于人的重要性时自然引出故事《晏殊信誉的树立》,学生在细读故事的同时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看似“妙手偶得之”的拓展却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巧用配画延读
古诗文包含深远的情景,给人想象的余地,一则诗文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诵读时重现诗文中的画面十分有必要。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文展现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文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时,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边诵读一边用简笔画勾勒——画面的右边,一座山顶平台上诗人眺望着,画面左上角香炉峰高耸入云,阳光照射,雾气升腾,一道巨大白练从极高的山崖飞泻而下。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的记忆,更留给学生无尽的想象,学生诵读起来自然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像《咏鹅》《江南》《敕勒歌》《咏柳》等诗都有较强的画面感,教师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配画,因为动脑又动手,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为古诗文配画,不仅是古诗文形象的解说图,更是古诗文意境的再创造。
四、情境表演悟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能长期坚持诵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诵读的形式单一所致。如果在诵读过程中加入情境表演,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诵读的兴趣及诵读的持久性。古诗文中常有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来帮助理解。如《弟子规·出则悌》中的“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教师边播放谷建芬古诗新唱《三字经》唱诵视频,一边演示见到长者马上鞠躬作揖,长辈不说话时,恭敬地退到一边站立。音乐的韵律和美感,精彩直观的画面,形象逼真的模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对教学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另外,教师可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来表演品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如:在学习《弟子规》中“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句话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今天小强在家里又哭又闹,原因是看到同桌新买了一双运动鞋,非常羡慕,想让妈妈也给他买,妈妈不同意。这时候,小强的好朋友小灵到他家玩,就劝小强说:“别生气了,我们小学生不应该比吃穿,要比德学和才艺。‘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表演悟读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懂得道理。
五、同类比较品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方式,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重要途径。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经典诗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对同类题材的诗词进行思路比较、语言比较、意境比较等,在比较中读出异同,读出意蕴。笔者曾把《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共三首诗同时呈现给学生,并让他们比较三首都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找出《别董大》前两句叙写了苍穹昏黄,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雁叫凄凉,别意之凄酸;诗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有哀叹,没有流泪,只有劝慰和激励,全诗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以悲景写豪情。《送元二使安西》则是先构筑了一幅色调清新,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而后抒写依依惜别的情谊,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以乐景写离情。《芙蓉楼送辛渐》诗作抒写了淡淡的孤独,淡淡的哀愁,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心上,凄寒孤寂中,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如此比较品读,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创造性的思维也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