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教学;探索;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114—01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风格、语言往往是学生是否能学好这门课的关键。物理是初中生接触的一门新课,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了教学这门艺术后,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打开学生认识物理的心智,使他们正确认识物理,快乐地学习物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这种学习活动不但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对知识的重新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物理课上经常需要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笔者认为,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好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去探索知识,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比如,教学“密度”一课时,完全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教师可以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且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有把握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学生听到这个问题,肯定会在思考中陷入疑惑,因为两块东西上都有颜色。这时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要鉴别某一物质时,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如果只根据颜色、气味、软硬等这些明显的表象特性来鉴别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探索物质内在的、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只有在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去发现。在学生了解密度相关知识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开展讨论,并确定出实验的最佳方案。在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结论。
二、让学生在提问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同样是物理的灵魂。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速度”一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生动呈现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真实场景,如通过“飞奔的猎豹与慢慢爬行的蜗牛”这个学生都熟悉的动物世界的场景,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他们提出:既然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怎样比较物体的快慢呢?如此,“速度”这个核心知识点就被自然地引入了。
再如,教学“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理解那句熟悉的“水中月、镜中花”的含义。好奇的学生肯定会问:为什么水中有月亮?镜子中有花呢?水中的月亮为什么捞不到?镜中的花和真实的花区别在哪里?在提出这些物理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就会主动探索,自主寻找答案,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交流是提高思想、开展智力的最好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某个物理知识或者物理现象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物理知识,形成自主探究的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内或班集体范围内的交流,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有以下好处:一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思想的流动与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二是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增强合作意识,在不同意见的汇集中提高认识水平;三是在自由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结果,并抓住要領提出问题,深入讨论,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等。可见,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积累、活跃课堂气氛都是有利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114—01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风格、语言往往是学生是否能学好这门课的关键。物理是初中生接触的一门新课,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了教学这门艺术后,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打开学生认识物理的心智,使他们正确认识物理,快乐地学习物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这种学习活动不但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对知识的重新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物理课上经常需要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笔者认为,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好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去探索知识,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比如,教学“密度”一课时,完全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教师可以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且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有把握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学生听到这个问题,肯定会在思考中陷入疑惑,因为两块东西上都有颜色。这时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要鉴别某一物质时,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如果只根据颜色、气味、软硬等这些明显的表象特性来鉴别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探索物质内在的、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只有在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去发现。在学生了解密度相关知识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开展讨论,并确定出实验的最佳方案。在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结论。
二、让学生在提问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同样是物理的灵魂。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速度”一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生动呈现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真实场景,如通过“飞奔的猎豹与慢慢爬行的蜗牛”这个学生都熟悉的动物世界的场景,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他们提出:既然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怎样比较物体的快慢呢?如此,“速度”这个核心知识点就被自然地引入了。
再如,教学“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理解那句熟悉的“水中月、镜中花”的含义。好奇的学生肯定会问:为什么水中有月亮?镜子中有花呢?水中的月亮为什么捞不到?镜中的花和真实的花区别在哪里?在提出这些物理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就会主动探索,自主寻找答案,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交流是提高思想、开展智力的最好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某个物理知识或者物理现象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物理知识,形成自主探究的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内或班集体范围内的交流,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有以下好处:一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思想的流动与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二是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增强合作意识,在不同意见的汇集中提高认识水平;三是在自由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结果,并抓住要領提出问题,深入讨论,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等。可见,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积累、活跃课堂气氛都是有利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