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做好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是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在大数据背景下,本文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诊断工具,对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建构和实施教学诊断制度和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数据平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87-02
根据教职成厅2015[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设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根据《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决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作为衡量现代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既是政府、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促进学校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学校层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和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研究数据平台在教学质量诊断中的应用。
一、数据平台应用背景及现状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对数据平台数据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大数据的作用认识不到位;(2)投入不到位。包括高职院校对资金投入、精力投入、人员投入不到位;(3)制度惯性大。某些院校畏于改革,“路径依赖”病症比较突出。(4)质量意识淡化。不少院校在平台数据和质量年报中避实就虚,作风浮躁。
数据平台自2008年起到2015年经历了九次升级与改版,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各个应用系统由不同的业务处室使用和维护,运行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彼此间没有联系,导致各管理系统彼此独立运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随着学校的发展,对各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孤岛”所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出现了诸如基础数据不一致、数据重复录入等一系列问题,在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和统计分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无法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权威性的数据,严重制约了学校下一步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有机整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二、教学诊断工作的探索与实施
“通知”中鼓励相关行业与院校联手进行试点,要求各院校自愿为原则,选择的合作企业在行业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力;须以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设计专业诊断项目;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反馈报告及改进建议的客观性;最后形成倒逼机制,通过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学校对专业进行改革和建设[2]。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院长牵头的数据平台采集组,针对2015数据平台的采集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顶层设计,根据平台中的12个一级项目、54个二级项目数据表的相关内涵进行分解,各部门负责人为各项目分表的主要责任人,并指派1名专人对自己所属部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校对。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的是领导责任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对自己部门的数据负责,院长对全校的数据负责,同时对源头采集的相关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把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列入考核范畴。
(一)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
2015年学院全力打造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会计5大专业为主体,14个相关专业辅助的5大專业群建设。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实现了“双证三岗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了“双证书的总体设计,识岗、顶岗和上岗的整体培养过程,多元化的专业发展与建设路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完成了“两化三融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为人才培养的整体建设布局,融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生产项目、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等三大主要内容为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形态,将人才培养的专业与职业、定制与通用、素质与规范、学历与(职业)资格等四个方面作为必备要素,进一步规范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现了“个性定制切入,岗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实施的服务需求对接、培养指向精准、能力要求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电气自动化专业完成了“三贯通四融入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岗位的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规范相互贯通,整体提升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会计专业探索“岗位融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培养具诚信、合作、敬业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对其他14个辅助专业也进行了诊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重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使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2015年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5%,比去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
(二)师资队伍建设诊断与改进
2015年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6.87%,相比2014和2013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高于天津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的提升得益于学院通过数据平台发现问题,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及时出台科学合理地制度。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整体提升,适应需求”的建设原则,形成了“一体两翼五平台”的建设架构的师资阵容,推进师资团队的整体建设。学院鼓励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加大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的力度,在教学中更多地融入企业文化;搭建起的五个重点建设的专业教学团队平台,使教师得到培养、锻炼和发展。教师的职教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均得到提升。据统计,2015年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为26.29天,比2014年的人均企业实践增加了48%,学院专任教师通过企业——院校人才互通模式的交流与实践[3,4],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教师也为企业进行了多项技术服务,申请新型实用专利达26项。学院注重专任教师的各种类型的培训和提升,2015年学院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达到1339.5人日,在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改革、实训项目创新、教学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信息化建设诊断与改进
为了适应互联网 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弥补学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源量的不足,2015年,学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教学资源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30083GB,远远高于全国及天津市平均水平。
学院根据高职院校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学院积极开展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信息化实训教学、网络课堂、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等教师信息化大赛,通过院级信息化大赛的历练与提升,学院5名教师分别获得省部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三等奖。
学院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了“互联网 毕业环节”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基于互联网监控、交流、评价一体的毕业课题(设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指导教师利用学院的教务管理系统和得实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对学生进行指导、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同时掌握学生在企业或自主创业的情况,提升了学院毕业环节管理的质量。
(四)督导工作的诊断与改进
学院之前的督导工作通常是通过给学生和部分企业分发调查问卷来完成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但经过实践的证实,这种方式既耗时,而且回收的数据也存在较大的失真性。2015年,学院结合数据平台相关指标,针对偏弱相进行比对和分析,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面向用人企业、教学管理机构、学生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通过收集、梳理、提升,全面探索和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制度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督导工作多层面、多环节、多形式的有效进行,充分发挥督导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引智入校,聘请高水平的校外专家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帮助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不断督促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据统计,学院2014年、2015年雇主满意度连续两年均为100%,2015年学院学生对母校满意度高达91.5%。
四、结论
1.高职院校需深度理解教学质量诊断工作的内涵,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适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
2.建立常态化源头化采集与数据应用管理机制,数据平台的采集工作必须实现源头唯一、实时采集过程数据。
3.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构和实施教学诊断制度和工作机制,明确了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具体内容,定期从教学实际出发,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进行自我诊断,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了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基于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3,(6).
[2]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
[3]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个案分析[J].職业技术教育,2015,(20).
[4]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关键词:数据平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87-02
根据教职成厅2015[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设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根据《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决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作为衡量现代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既是政府、行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促进学校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学校层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和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研究数据平台在教学质量诊断中的应用。
一、数据平台应用背景及现状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对数据平台数据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大数据的作用认识不到位;(2)投入不到位。包括高职院校对资金投入、精力投入、人员投入不到位;(3)制度惯性大。某些院校畏于改革,“路径依赖”病症比较突出。(4)质量意识淡化。不少院校在平台数据和质量年报中避实就虚,作风浮躁。
数据平台自2008年起到2015年经历了九次升级与改版,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各个应用系统由不同的业务处室使用和维护,运行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彼此间没有联系,导致各管理系统彼此独立运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随着学校的发展,对各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孤岛”所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出现了诸如基础数据不一致、数据重复录入等一系列问题,在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和统计分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无法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权威性的数据,严重制约了学校下一步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有机整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二、教学诊断工作的探索与实施
“通知”中鼓励相关行业与院校联手进行试点,要求各院校自愿为原则,选择的合作企业在行业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力;须以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设计专业诊断项目;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反馈报告及改进建议的客观性;最后形成倒逼机制,通过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学校对专业进行改革和建设[2]。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院长牵头的数据平台采集组,针对2015数据平台的采集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顶层设计,根据平台中的12个一级项目、54个二级项目数据表的相关内涵进行分解,各部门负责人为各项目分表的主要责任人,并指派1名专人对自己所属部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校对。在管理模式上采取的是领导责任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对自己部门的数据负责,院长对全校的数据负责,同时对源头采集的相关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把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列入考核范畴。
(一)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
2015年学院全力打造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会计5大专业为主体,14个相关专业辅助的5大專业群建设。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实现了“双证三岗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了“双证书的总体设计,识岗、顶岗和上岗的整体培养过程,多元化的专业发展与建设路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完成了“两化三融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为人才培养的整体建设布局,融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生产项目、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等三大主要内容为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形态,将人才培养的专业与职业、定制与通用、素质与规范、学历与(职业)资格等四个方面作为必备要素,进一步规范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现了“个性定制切入,岗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实施的服务需求对接、培养指向精准、能力要求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电气自动化专业完成了“三贯通四融入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岗位的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规范相互贯通,整体提升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会计专业探索“岗位融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过程,培养具诚信、合作、敬业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对其他14个辅助专业也进行了诊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重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使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2015年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5%,比去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
(二)师资队伍建设诊断与改进
2015年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6.87%,相比2014和2013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高于天津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的提升得益于学院通过数据平台发现问题,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及时出台科学合理地制度。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整体提升,适应需求”的建设原则,形成了“一体两翼五平台”的建设架构的师资阵容,推进师资团队的整体建设。学院鼓励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加大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的力度,在教学中更多地融入企业文化;搭建起的五个重点建设的专业教学团队平台,使教师得到培养、锻炼和发展。教师的职教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均得到提升。据统计,2015年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为26.29天,比2014年的人均企业实践增加了48%,学院专任教师通过企业——院校人才互通模式的交流与实践[3,4],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教师也为企业进行了多项技术服务,申请新型实用专利达26项。学院注重专任教师的各种类型的培训和提升,2015年学院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达到1339.5人日,在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改革、实训项目创新、教学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信息化建设诊断与改进
为了适应互联网 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弥补学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源量的不足,2015年,学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教学资源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30083GB,远远高于全国及天津市平均水平。
学院根据高职院校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学院积极开展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信息化实训教学、网络课堂、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等教师信息化大赛,通过院级信息化大赛的历练与提升,学院5名教师分别获得省部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三等奖。
学院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了“互联网 毕业环节”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基于互联网监控、交流、评价一体的毕业课题(设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指导教师利用学院的教务管理系统和得实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对学生进行指导、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同时掌握学生在企业或自主创业的情况,提升了学院毕业环节管理的质量。
(四)督导工作的诊断与改进
学院之前的督导工作通常是通过给学生和部分企业分发调查问卷来完成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但经过实践的证实,这种方式既耗时,而且回收的数据也存在较大的失真性。2015年,学院结合数据平台相关指标,针对偏弱相进行比对和分析,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面向用人企业、教学管理机构、学生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通过收集、梳理、提升,全面探索和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制度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督导工作多层面、多环节、多形式的有效进行,充分发挥督导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引智入校,聘请高水平的校外专家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帮助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不断督促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据统计,学院2014年、2015年雇主满意度连续两年均为100%,2015年学院学生对母校满意度高达91.5%。
四、结论
1.高职院校需深度理解教学质量诊断工作的内涵,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适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
2.建立常态化源头化采集与数据应用管理机制,数据平台的采集工作必须实现源头唯一、实时采集过程数据。
3.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构和实施教学诊断制度和工作机制,明确了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具体内容,定期从教学实际出发,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进行自我诊断,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了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基于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3,(6).
[2]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
[3]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个案分析[J].職业技术教育,2015,(20).
[4]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