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备课 内容 形式
备课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凡是教师都知道上课前要备课,但备课备什么?很多教师会回答备课就是写写教案。实际上,备课真的那么简单吗?
关于备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写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是的,最高境界的备课是用一生用心去备课。
当前我们许多青年教师尤其是刚走上教坛的教师,以及不少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备课的认识不足。他们对备课应该备哪些方面的内容,应采用什么形式的备课不甚明确。存在着轻率备课的行为。有的教师懒于备课,干脆从网上抄一篇,有的甚至连抄也不抄,复制下来,就作为自己上课的教案了;有的教师虽然也备课,但只是轻描淡写地写下几句,列个提纲什么的,也算完成备课了;还有的教师干脆用以前的备课本照老样子去上课。凡此种种,都是作为一个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殊不知,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备课的好坏与否,精当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开展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要求是: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要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师者知在先,好的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艺,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工作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用一生的时间去用心备课。可见,备课是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只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
下面对备课的内容和形式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一、备课备什么
备教材。教师备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吃透教材,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设计意图、编写目的、与教材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对专家的分析文章、教材中的注释等,要逐一仔细地研究阅读,做到心中有数,真正了然于心。
备教法。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究竟哪一种方法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这篇课文是用启发式,还是用讲解式,抑或用自学式等都须精心考虑。如课堂导入时用什么话来导人,用什么教具,还是用音乐、图片、多媒体等;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如何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或者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课堂遇到冷场时,如何进行有效调整教学;课堂该如何结尾。遇到在课堂时间内没讲完规定的教学内容时该怎么办;作业如何设计,该布置多少作业才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等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作出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只有适合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法才是有效的。
备教师。当你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该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是面带微笑还是愁容满面?要知道,教师的心情会影响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的兴趣。假如教师由于某种原因带着忧郁的心情去上课,学生会发现老师的情绪不对,上课的时候就很少回答问题,知道了也不说,生怕遭到老师的责骂。所以,作为教师无论怎样,都不能带着情绪走进教室,要脸带微笑,用愉快的心情去影响学生。
备学生。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学习的情况,如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做了哪些预习,掌握了哪些知识,对于新课了解了多少,对哪些问题理解比较困难,难在什么地方等,教师都要充分了解。还有,哪些学生学习比较积极,哪些学生平时学习比较懒散、不够努力等,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备教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师会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拙笨的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上课的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可谓“两败俱伤”。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就是个艺术问题。教学艺术既有方法的合理选择,又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情境的有效设计、环节的巧妙衔接、问题的机智处理、语言的运用得当、训练的高效设计,等等。它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学艺术的掌握要靠学习和积累,学习他人,积累经验。
备后记。教师是在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上完一堂课并不等于课就结束了,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教学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反思自己,也反思学生,将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备课时看一看,往往获得很多有益的启发。课后记,课前看,循环往复,备课得以不断完善。
二、详案与简案
教师备课究竟备详细的教案还是备简略的教案,因人、因课而异。
详案应该包括一篇课文的教学整体设计和计划。一个单元要有单元计划,一个学期要有学期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教学思路,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具使用,新课导人,复习旧知,媒体辅助,提问设计,教学步骤,作业布置等,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1,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审视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如何导入新课,导人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4,设计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活动步骤),使学生有效地参与;5,设计怎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新内容和已有知识进行整合;6,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
简案,一般应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式可以采用表格式或提纲式,这样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三、纸质备课与电脑备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教师越来越多地采用电脑备课。电脑备课减轻了教师书写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很多教师将自己备的课发到校园内外的网络上,这样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网络资源纷繁复杂,教师在用电脑备课时,千万不能从网络上照抄照搬。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是可以的,但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要仔细辨别他人教案的优劣,真正做到“他为我用”,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设计,这样的教案才是有效的。
四、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传统的做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维越来越多,个人单打独干,难免会有不到之处,会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在一所学校里,进行定期的集体备课非但必要,而且重要。集体备课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段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可以备一篇课文、一个章节,也可以备一个单元。集体备课必须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在集体备课中先交流个人各自的设想与方案,再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备出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好教案。
备课的意义不须赘述,要真正备好课,还是那句话:教师要用一生用心去备课。
(责编 王学军)
备课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凡是教师都知道上课前要备课,但备课备什么?很多教师会回答备课就是写写教案。实际上,备课真的那么简单吗?
关于备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写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是的,最高境界的备课是用一生用心去备课。
当前我们许多青年教师尤其是刚走上教坛的教师,以及不少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备课的认识不足。他们对备课应该备哪些方面的内容,应采用什么形式的备课不甚明确。存在着轻率备课的行为。有的教师懒于备课,干脆从网上抄一篇,有的甚至连抄也不抄,复制下来,就作为自己上课的教案了;有的教师虽然也备课,但只是轻描淡写地写下几句,列个提纲什么的,也算完成备课了;还有的教师干脆用以前的备课本照老样子去上课。凡此种种,都是作为一个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殊不知,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备课的好坏与否,精当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开展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要求是: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要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师者知在先,好的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艺,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工作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用一生的时间去用心备课。可见,备课是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只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
下面对备课的内容和形式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一、备课备什么
备教材。教师备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吃透教材,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设计意图、编写目的、与教材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对专家的分析文章、教材中的注释等,要逐一仔细地研究阅读,做到心中有数,真正了然于心。
备教法。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究竟哪一种方法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这篇课文是用启发式,还是用讲解式,抑或用自学式等都须精心考虑。如课堂导入时用什么话来导人,用什么教具,还是用音乐、图片、多媒体等;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如何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或者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课堂遇到冷场时,如何进行有效调整教学;课堂该如何结尾。遇到在课堂时间内没讲完规定的教学内容时该怎么办;作业如何设计,该布置多少作业才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等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作出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只有适合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法才是有效的。
备教师。当你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该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是面带微笑还是愁容满面?要知道,教师的心情会影响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的兴趣。假如教师由于某种原因带着忧郁的心情去上课,学生会发现老师的情绪不对,上课的时候就很少回答问题,知道了也不说,生怕遭到老师的责骂。所以,作为教师无论怎样,都不能带着情绪走进教室,要脸带微笑,用愉快的心情去影响学生。
备学生。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学习的情况,如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做了哪些预习,掌握了哪些知识,对于新课了解了多少,对哪些问题理解比较困难,难在什么地方等,教师都要充分了解。还有,哪些学生学习比较积极,哪些学生平时学习比较懒散、不够努力等,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备教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师会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拙笨的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上课的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可谓“两败俱伤”。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就是个艺术问题。教学艺术既有方法的合理选择,又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情境的有效设计、环节的巧妙衔接、问题的机智处理、语言的运用得当、训练的高效设计,等等。它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学艺术的掌握要靠学习和积累,学习他人,积累经验。
备后记。教师是在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上完一堂课并不等于课就结束了,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教学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反思自己,也反思学生,将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备课时看一看,往往获得很多有益的启发。课后记,课前看,循环往复,备课得以不断完善。
二、详案与简案
教师备课究竟备详细的教案还是备简略的教案,因人、因课而异。
详案应该包括一篇课文的教学整体设计和计划。一个单元要有单元计划,一个学期要有学期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教学思路,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具使用,新课导人,复习旧知,媒体辅助,提问设计,教学步骤,作业布置等,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1,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审视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如何导入新课,导人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4,设计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活动步骤),使学生有效地参与;5,设计怎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新内容和已有知识进行整合;6,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
简案,一般应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式可以采用表格式或提纲式,这样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三、纸质备课与电脑备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教师越来越多地采用电脑备课。电脑备课减轻了教师书写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很多教师将自己备的课发到校园内外的网络上,这样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网络资源纷繁复杂,教师在用电脑备课时,千万不能从网络上照抄照搬。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是可以的,但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要仔细辨别他人教案的优劣,真正做到“他为我用”,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设计,这样的教案才是有效的。
四、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传统的做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维越来越多,个人单打独干,难免会有不到之处,会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在一所学校里,进行定期的集体备课非但必要,而且重要。集体备课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段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可以备一篇课文、一个章节,也可以备一个单元。集体备课必须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在集体备课中先交流个人各自的设想与方案,再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备出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好教案。
备课的意义不须赘述,要真正备好课,还是那句话:教师要用一生用心去备课。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