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历来被视为语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近年来中考诗词分值更有升高趋势。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更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而且,近几年诗词赏析题又成为中考试卷中的一大亮点和难点。许多一线教师为“实用”起见,可能只重视朗读、背诵、默写的教学,而忽视了诗词的赏析。这样不但使诗词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更忽视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诗词赏析的教学只要遵循了由“面”到“线”再到“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一、“面”——诗歌的整体把握,培养独立自主感悟的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它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对诗歌的鉴赏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因为艺术文化是通过形象说话的,都具有“模糊”的特征。很多作品都不是直接地鲜明地将自己的真实意义凸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诗人,他们的艺术气质、艺术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这些都给我们鉴赏诗歌带来了困难。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和赏析一首诗歌呢?简言之:抓“象”求“意”。象,形象;意,意境、主旨。
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读诗歌,弄清这首诗的画面是清楚易懂的还是朦胧晦涩的。诗歌的画面如是清楚易懂的,则诗是比较好理解的,表明诗人的情绪不怎么复杂,要么愉悦舒畅,要么昂扬亢奋,要么“怒发冲冠”;如是朦胧晦涩的画面,这样的诗便不好理解,表明诗人的情绪较为复杂,其心灵往往是抑郁的,悲愤的,忧伤的。这种抑郁、悲愤或忧伤的情感出现的原因不外两种,一为个人、家庭,二为社会、民族、国家。而这些思想和情感,作者认为不宜鲜明的表达,诗便出现朦胧、晦涩的状态。平衡无艺术,中庸无诗歌。所以读者通过诗的画面的“明暗”,可以窥见诗人心灵的“明暗”。例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十一种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这些形象共同营造的氛围是萧索、凄凉、愁苦的,表现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组画面的氛围是明白易懂的。
有些诗歌通读后会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这是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有的一种现象。这表明欣赏者对欣赏对象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初级层面上。所以,适时地点明作品的背景材料,创作经历,可能会对理解作品起作用。笔者以为,教读诗歌时“创作意图”、“背景材料”的介绍,是做到对诗词之美“意会”的前提。当我们把握了诗人创作诗歌时候的心境,可以说,就进入了鉴赏诗歌的大门了。
二、“线”——美句赏析,培养分析能力。
进了大门,便可以探究一首诗的具体含义了。掌握一首诗的具体含义的要领是抓住一些关键句子,一首诗里有的词和句子是“卖关子”的,就真实意义看,是虚的东西;理解或掌握“实”的东西就是把“虚”的东西撂之一边。如《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前面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就是“虚”句,是为后面两句作铺垫的。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背诵一首诗,甚至记不住它的名字,但是我们却记住了很多诗歌中的名句。谈话、写作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乐哉美哉。这就是古诗词美句的独特魅力。这些美句往往就是诗歌中的关键句。所谓的关键语句,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学习课本中的作品,必须对作品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高层次的赏析应力求在字面意思以外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这恐怕就要走进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而产生共鸣。也就是要做到不但懂得表面意思,更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字面意思是日月星辰都好像升自大海、降于大海,大海吞吐日月、包涵宇宙,实际上是作者以大海自况,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远大抱负和吞吐日月的阔大胸襟。使用了夸张的修辞,语言苍凉、悲壮。又比如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青蛙声一片。”表面写丰收景象,实际写出了作者的喜悦的心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进行描写,语言生动活泼。
三、“点”——妙词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即让学生发现并分析“美句”中的“妙词”。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一个美句之所以充满活力,充满灵性,往往是因为句子中某个词语充满了灵性,进而把整个句子带活了。关键词语的评析是教学中必须抓的重点,课堂上可放手让学生挖掘这些好词语并鼓励他们自己点评。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揣摩、推敲。常见的角度有遣词造句、思想感情、修辞等。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的含义就很丰富:a.超过,同“破记录”的“破”;b.旧的,同“破衣”的“破”;c.破损,同“破碎”的“破”。“神”,a.神灵,同神仙。b.灵感袭来时的一种快感。)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好”字体现了作者喜悦、闲适的心情。又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青蛙声一片”中的“说”,a.乘凉的人说。b.青蛙在说。可以说,他们的理解都是合理、准确或有见地的,都应予以肯定。通过这种辨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教学,既要把握作品的整体思想意义,更应该深入理解每一个句子乃至每一个好词的丰富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对原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赏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对诗歌的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尚浅,阅历不深,审美观还没有形成,宜多训练赏析那些清新流畅、明白易懂的诗歌。
一、“面”——诗歌的整体把握,培养独立自主感悟的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它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对诗歌的鉴赏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因为艺术文化是通过形象说话的,都具有“模糊”的特征。很多作品都不是直接地鲜明地将自己的真实意义凸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诗人,他们的艺术气质、艺术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这些都给我们鉴赏诗歌带来了困难。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和赏析一首诗歌呢?简言之:抓“象”求“意”。象,形象;意,意境、主旨。
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读诗歌,弄清这首诗的画面是清楚易懂的还是朦胧晦涩的。诗歌的画面如是清楚易懂的,则诗是比较好理解的,表明诗人的情绪不怎么复杂,要么愉悦舒畅,要么昂扬亢奋,要么“怒发冲冠”;如是朦胧晦涩的画面,这样的诗便不好理解,表明诗人的情绪较为复杂,其心灵往往是抑郁的,悲愤的,忧伤的。这种抑郁、悲愤或忧伤的情感出现的原因不外两种,一为个人、家庭,二为社会、民族、国家。而这些思想和情感,作者认为不宜鲜明的表达,诗便出现朦胧、晦涩的状态。平衡无艺术,中庸无诗歌。所以读者通过诗的画面的“明暗”,可以窥见诗人心灵的“明暗”。例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十一种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这些形象共同营造的氛围是萧索、凄凉、愁苦的,表现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组画面的氛围是明白易懂的。
有些诗歌通读后会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这是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有的一种现象。这表明欣赏者对欣赏对象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初级层面上。所以,适时地点明作品的背景材料,创作经历,可能会对理解作品起作用。笔者以为,教读诗歌时“创作意图”、“背景材料”的介绍,是做到对诗词之美“意会”的前提。当我们把握了诗人创作诗歌时候的心境,可以说,就进入了鉴赏诗歌的大门了。
二、“线”——美句赏析,培养分析能力。
进了大门,便可以探究一首诗的具体含义了。掌握一首诗的具体含义的要领是抓住一些关键句子,一首诗里有的词和句子是“卖关子”的,就真实意义看,是虚的东西;理解或掌握“实”的东西就是把“虚”的东西撂之一边。如《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前面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就是“虚”句,是为后面两句作铺垫的。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背诵一首诗,甚至记不住它的名字,但是我们却记住了很多诗歌中的名句。谈话、写作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乐哉美哉。这就是古诗词美句的独特魅力。这些美句往往就是诗歌中的关键句。所谓的关键语句,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学习课本中的作品,必须对作品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高层次的赏析应力求在字面意思以外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这恐怕就要走进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而产生共鸣。也就是要做到不但懂得表面意思,更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字面意思是日月星辰都好像升自大海、降于大海,大海吞吐日月、包涵宇宙,实际上是作者以大海自况,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远大抱负和吞吐日月的阔大胸襟。使用了夸张的修辞,语言苍凉、悲壮。又比如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青蛙声一片。”表面写丰收景象,实际写出了作者的喜悦的心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进行描写,语言生动活泼。
三、“点”——妙词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即让学生发现并分析“美句”中的“妙词”。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一个美句之所以充满活力,充满灵性,往往是因为句子中某个词语充满了灵性,进而把整个句子带活了。关键词语的评析是教学中必须抓的重点,课堂上可放手让学生挖掘这些好词语并鼓励他们自己点评。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揣摩、推敲。常见的角度有遣词造句、思想感情、修辞等。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的含义就很丰富:a.超过,同“破记录”的“破”;b.旧的,同“破衣”的“破”;c.破损,同“破碎”的“破”。“神”,a.神灵,同神仙。b.灵感袭来时的一种快感。)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好”字体现了作者喜悦、闲适的心情。又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青蛙声一片”中的“说”,a.乘凉的人说。b.青蛙在说。可以说,他们的理解都是合理、准确或有见地的,都应予以肯定。通过这种辨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教学,既要把握作品的整体思想意义,更应该深入理解每一个句子乃至每一个好词的丰富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对原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赏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对诗歌的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尚浅,阅历不深,审美观还没有形成,宜多训练赏析那些清新流畅、明白易懂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