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的爱情殇歌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文化始终是整个文化阵地中一朵不可替代的蔷薇花,特别是中国古代女性的爱情文化,微香满枝,却始终遭风雨吹打,长久以来,低吟浅唱的,大多是凄凉的爱情殇歌。
  《诗经•卫风•氓》中的农家女子,是一个率性追求自己的爱情的典型代表。“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媒。”女子,聪颖灵慧,爱情蔷薇花在心头悄然绽放的时候,她丢弃了往常女子的娇羞,“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大胆地追求爱情,女子还没有细致地品尝到爱情的甘甜,“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勤劳、温柔、坚强的女子,带着强烈的愿望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却被不守誓言的男子无情抛弃,唱到底的,只是无限伤心的爱情悲歌。
  红娘成就了莺莺与张生的姻缘。这根红线牵引了古代爱情中才子佳人的吟唱。在那个墨黑如漆的长夜里,一个贵族少女除了自身引出爱情的火光,来照亮她的人生之外,她能够更多地想到和做到什么呢?爱情,是她在生活激流中碰到的一根浮木, 她不能不用全部的力量来抓住它。莺莺捍卫自己自由爱情的权利,实际上也就是捍卫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维系着她生命的全部重量。然而,这支花朵开放的异常艰难!因为在她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势力,不只存在于社会上,存在于阶级关系上,存在于她母亲的身上,也存在于她自己的灵魂中。然而,莺莺是勇敢的。 莺莺,一个相国小姐,她的家庭教育与贵族身份,使得她在热烈追求爱情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些怀疑与顾虑,从而不断地加深了她内心的矛盾和苦闷。而这个苦闷,最终也让自己的爱情之花凋零枯萎。经历了一路甜蜜式的辛酸,留下来的依然是愈思愈痛的凄歌。
  女子,被聪明或者好事的人喻为花。而这个华中魁首,该数绿珠。石崇,倾尽十斛上等珍珠只为一个绿珠。京都洛阳东郊的金谷中,旷世的魏晋风格的园馆因为美人悄然落成,谷制园成了他藏娇的招牌。日则艳舞,夜则笙歌,有《昭君曲》与《懊侬歌》传世。赵王司马伦因此以猎艳为名,兵围金谷园,石崇遂哭着对绿珠道:“我为你成了罪人了。” 这时候,绿珠原本有三种选择:把自己献给赵王,解了石崇燃眉之急,而背上淫妇的罪名;与石崇并肩顽抗到底,效法梁山伯祝英台做一对亡命蛱蝶,石崇会吗;或者干脆依然环佩丁当,徘徊成一个孱弱的女子,不问世间的犬马声色,长离凡尘。然而,绿珠做了第四种选择:“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甫句)。我一死百了,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与我无关。花又怎样?最终没有爱花人的爱护,“明如秋水的眸子穿过鳞次栉比的谷制园,追踪金水逶迤曲折的身姿,长叹之际,纵身而下……”。绿珠跳楼了,为了自己不并不坚实的爱情跳楼了,事实上,绿珠为石崇而殉葬。绿珠其实早在跳楼之先已经看破了这一点,她要毁灭的,正是这披着爱情外衣的华丽之缘。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颁给绿珠一座贞节牌坊了,(下转1—8版中缝)
  (上接第1版)自圆其说的解脱之言;我们应该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经验教训应该从成功中总结出,不应该从失败中得出;愚蠢者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聪明者从别人的失败中和自己的成功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3、运用逆向思维指导学生作文
  “滥竽充数”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对南郭先生人们普遍持批评态度,批评他没有本领冒充有本领,后来落了个逃跑的下场。现在,假如我们反贬为褒,去肯定南郭先生的“逃”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这种立意就显得很有创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要鼓励学生进行构思创新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学生写作构思提供了典范。学生习作有借鉴模仿课文的必要,但要活学活用,有所创新,坚决反对学生机械地模仿照抄。教师指导学生构思,绝不能过分规定写作套路,使得学生构思公式化,程式化,抑制了学生得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构思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其他文献
一、作文评讲要注意及时性   由于教师认真细致地批改作文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在漫长的批改之后再来评讲,学生写作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写作热情都已经风平浪静,学生早就对写的什么主题,什么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即使教师精心准备,而学生却只是无动于衷,必然会影响评讲效果。所以必须要解决作文批改耗时长、信息反馈慢的问题。我觉得对学生作文粗批快该,加快反馈速度,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作文状况收效反到
期刊
1、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材只是例子”,教每篇课文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把每一篇课文“吃透背熟”,而应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语文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把握课文重点、难点就是必要的,但这绝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唯一内容。我们应该有机地结合课文思想感情和读写知识,自然而然地引进一些经典名著或优秀时文,引进一此生活时事,留心观察身边的变化,“把时代的活水引进课堂”(于漪语),以此
期刊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得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获得良好的效果,从多年的实践体会来看,我认为以下五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一,激发兴趣是前提,养成习惯是最终目标。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有老师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我深表赞同。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
期刊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二十多年了。如今,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困境,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状况依然困扰着我们。语文课缺乏语文味甚至枯燥乏味,症结在哪里?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反复的思考和琢磨,让我得到了一点教学心得。我们必须顺应潮流,根据语文新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建构语文学习的大市场环境,注重对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料的利用与开发,让学生由课本到社会,从课堂到生活,关注
期刊
一、情感陶冶法    在教育教学或活动中,借助媒体或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营造烘托情感氛围,感染学生,引发学生思想和心灵上的共鸣,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方法多使用于课堂教学中。比如,我在讲授《心中的鹰》这篇课文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亚东《向往神鹰》导入本课。亚东宽厚洪亮的歌声,屏幕上展翅翱翔的雄鹰,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激发了起来,学生们不由地沉浸在这粗犷动听的歌
期刊
一、注重旁批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即使是文章写得一般也要尽量展出好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用得好,画上表示用得好的符号或写几句鼓励性、启发性的评语。如“能灵活运用平时积累到的词语”“过渡句能很好的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即使有不当之处也会写上“想一想,换上哪个近义词会更合适”。学生看到了老师认真的态度,明白了自己哪儿写的不好,怎样修改。这样的批改,不但使学生的写作热情越
期刊
前些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增设了听写测试题:听两遍新闻录音,笔答五道题。其中一道听新闻后写出新闻标题的考题,考生答题情况大大出乎阅卷老师的意料,答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出考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死角。  无独有偶,近日上海《青年报》 登载一条并非杜撰的“笑话”:某大学一同学要外出,想给另一同学留个便条,可“钥匙”两字不会写,问遍寝室皆不知,最后只好用“KEX”代替了事。该报又报道:华中理工大学对入学新
期刊
我是一名工作在农村中学的普通老师,在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数年中,我发现很多语文老师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不够重视,尤其是农村的中学老师。说到底,这还是中、高考评价成绩的指挥棒所决定的。上面考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不考的知识,就一笔带过,甚至是只字不提。由于现在的考试只要以书面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的书面解题能力,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语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听说训练就形同虚设了。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典雅华美的语言,深邃丰富的内涵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显然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背诵、默写,而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等。那么,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壮丽、秀美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期刊
大纲呈现: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点导引: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无限开放的。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由命题者说了算,这有利于考试公平和评卷公正。其特点是题目的回答具有选择性,个性化色彩较浓。但是,选择应该是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