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问题上重新发言”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我们好象越扯越远了。由华尔森·格拉斯引出的话题已经远远超越了“先锋派戏剧”本身。现代西方文化中充满着深刻的“危机意识”。毕竟,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代,“已经离我们相当遥远了,那只是孩子的心目中之父亲,是世界上最英雄、最理想者的时代”。(卡夫卡《为科学院作的报告》)“今天西方的共同意识,只能用三个否定来加以标志,那就是,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的基本认识之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的彷徨苦闷”。(雅斯贝尔斯,见《存在主义哲学》,商务版204页)现代人类需要寻找和重建人生的意义和支点。现代哲学和现代艺术(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等等)都在各各寻找着自己对于世界的新的解释——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现代艺术比其它各个时代的艺术,都浸透着更多的哲学思辨因素。华尔森的“慢”与“格拉斯的重复”,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两种“解释”而已。
  B:确实,现代艺术首先解决的是“如何解释世界”的问题,通俗的说法,便是“面世态度”或者“艺术的世界观”问题,而非表面的“点、线、面、色、光”的分解组合等等技术性问题。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国内许多热心搞现代艺术的朋友,是大大误解了。
  
  现代艺术无论哪一个流派,各各追求的其实只是这样一种自我的解释:“世界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A:或者说,“点、线、面、色、光”等等技术手段的分解组合,其实根本上是一场“艺术语言的再创建”,“用自己的语言对世界表态”。这里的“语言”,已经不是形式的,而是本质的;不是技法的,而是思想的。这方面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什么叫做“新观念”、“现代感”?许多人认为,只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话题”,“人家没听说过的话题”才是“新观念”。于是话怎么玄就怎么说。如,“把控制论引进中国画创作”或者“‘线性单列’与‘多元同构’是文学思维空间的‘二律背反’”等等之类。另一种普遍的误解是,认为现代艺术解决的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技法问题或者材料问题,于是一窝蜂地忙着“抢占山头”——你搞面的变型,我搞线的扭曲,你在宣纸上画油画,我用丙烯加剪贴,等等,文学上则是“意识流热”、“淡化情节热”、“魔幻热”或者“无标点符号长句热”,一波接着一波,但“精神内核”却仍旧是陈旧狭隘的东西。再一种误解是,我常常听到一些出访的作家、艺术家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今世界的文学(或艺术)主流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或者,什么样的方法(创作、批评等等)是最好的,最现代的?等等。
  B:在东西文化的巨大时间落差之下,误解恐怕是不可避免的,却又并非是不可能廓清的。现代艺术的“新观念”确实提出了一些“特别的话题”,“前人没有说过的话题”。但这方面的“新”,范围相当有限。我以为现代艺术之所以具备“二十世纪的思维革命”的意义,其新异之处,恰恰是——甚至仅仅是:对宇宙间最普通平常的、司空见惯的、已成“真理”、“公理”、“惯例”、“常规”的那些东西,换多几个角度重新去看——“在基本问题上重新发言。”比如,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他的贡献,便是用“体积的探索”去对具象世界发言,认为具象世界是由几何体构成的,对传统的绘画空间构成作出自己新的解释。这种解释的本质是“思想的”解释,而非“技法的”解释。也就是说,现代艺术无论哪一个流派,各各追求的其实都只是这样一种自己的艺术解释:“世界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由塞尚出发,才开始了后来“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等等的新探索与新解释。
  
  在文化上把一种思想、一种主义有意无意地变成了“反思想”、“反主义”,最终的结果即是无流派、无思想、无主义
  
  A:可不可以这样说:对于世界的自我的解释正是构成现代艺术的最核心的要素,也就是“思想的要素”。“你的独立的思想价值,就是一切”。——这才是真正的“现代精神”之所在。其实,人类的所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正是在这里。指责现代艺术、“现代派”“只要形式,不要内容”,“只有技法,没有思想”,实在是一种善良的误读;艺术同行中间以为现代艺术就是形式的游戏、技法的重新分解组合,有的人确是出于肤浅的误解,有的人却是故意绕开观念内容的圈子去强调形式,结果绕着绕着,把自己也绕糊涂了。
  B:我更愿意把这种解释称之为一种“态度”。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在面对共同的世界时有一种自己的“态度”。只有具备这种“态度”才可能用艺术去构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现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悲剧症结就在于: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一种思想、一种主义变成了“反思想”、“反主义”。因为,只有一种声音便无所谓声音,只有一种主义便无所谓主义。偌大世界里舍此无他、唯我独尊、唯此唯大的流派、思想、主义,否认了一切其它属于个人的流派、思想、主义存在的可能性,最终的结果即是无流派、无思想、无主义。纵观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无论在艺术、文学、哲学还是在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基本情况是:虽然明里暗里分出了许多彼此间斗得你死我活的对立派别(也许更多是人际关系的争斗),但无论哪一方都不能免俗:都只能允许自己的一种流派、一个思想或一种主义存在。这恰恰是百年来中国艺术基本上再没有产生过独立的流派、独立的美学体系以及独立的一代宗师的重要原因。所有的“创作”都只是某一个单一主义的狭义“重复”或者变相图解。
  A:我常常对“运动”这一个特定而又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在中国现代文化生活中所包含的奇特的歧义感到百思莫解——这恐怕是语言学家才能解释得清楚的问题——“运动”,本来应该是一个动态性的、移走流变的符号语码吧?但是,不单在政治范畴,而且也在艺术范畴,推而广之、无所不在的“运动”用语——“民族化运动”、“群众化运动”、“普及样板戏运动”等等,无论在表面语义上或是内在实义上,无论作为动词使用还是作为名词使用,它都成了“停滞”的同义词。“运动”=“停滞”,这真是语义学上的一个怪胎。套用惠特曼的一句诗:“为了给灵魂前进,一切都应该让路!”在这里变成:“为了让‘运动’运动,一切都应该停滞!”多么古怪!想一想,近几十年来,各种“运动”之下,中国文化的自我发展(这才应该是真正的“运动”吧),几乎长期处于停滞与空白状况之中。举一个小例子,关于“写英雄人物可不可以写缺点”的“理论问题”,我们就足足动刀动斧、真刀真枪地争论了将近三十年;为着“可不可以写中间人物?”这样一个今天看来简直是微不足道得可笑的问题,竟然多少人需要坐牢、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邵荃鳞)!这就可以想象,我们自身的文化母体已经被榨成怎样可怕的贫血苍白了。关起门来,“思想”变成了“反思想”,“主义”变成了“反主义”,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走到这个世界上,看到各种文化,艺术上的“思想”、“主义”、“流派”频出,影响着、带动着整个社会思潮随时处在创造性的激变之中,同时也就给物质创造带来了丰富多义的精神前提,而我们自身文化的这种两手空空,贫血水肿,长期处于空白、停滞状态,是很有一种触目惊心的可怕的。
  
  在竞技场上,“九比○”总不如“二比一”来得精彩好看,“表演赛”总不如“锦标赛”来得刺激动人
  
  B:我最近常常想,艺术上的“主义”与哲学上的“主义”,千万不要失去了反对它的力量。痛苦和骚乱是一种生命机制。一旦“无疼无痛”了,“鸦雀无声”了,生命的机制恐怕也就要完结了。这一点,我是在认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时想到的。
  A:“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可不可以认为是“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对应物呢?
  B:有关系,但恐怕不能作太简单的对应。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它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反叛”——对于古典主义、学院派的主流艺术的反叛。当它还是艺术史上的“支流”、“逆流”的时候,它是胆大包天,惊世骇俗,富于创造性的,因为它有一个可以作为挑战对象的主流艺术的庞然大物。若干年后的今天,一旦现代艺术已经成为“主流”本身,“古典主义”与“学院派”等传统流派早已失去了与它竞争的能力,它就一下子失去了反叛的对象与创造性动力,现代艺术也就从本质上“精神失重”了。于是便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已经不是对过去传统的反叛,而是一种“自我反叛”,一种“反叛的反叛”。它并没有复归传统(因而就表现形态而言,我认为“后现代主义”仍可归属于“现代主义”范畴),只是昨日否定前日,今天又否定昨天,晚上的自己诅咒白天的自己,一觉醒来天下又已经大乱。这种“否定”的轮回周期越来越短,变得有点六神无主,缺乏艺术创造必须具备的内在稳定性了。关于这个“稳定性”话题,我们后面再谈。
  A:“自我反叛”当然也可以成为一种创造动力,因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仍旧是有些看头的,生气尚存的。不过,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现代主义的衰落正在于它失去了强有力的挑战对手,正如在竞技场上,“九比0”总不如“二比一”来得精彩好看,或者自己人对自己人的“表演赛”总不如国家队对外国队的“锦标赛”,来得刺激动人?
  B:今天“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叛”,实在很有点“表演赛”的味道。也花巧好看,但对它今后的发展前景我是很感到迷惑的。任何一种艺术、主义、流派的发展——正如体育竞技一样,不能光依靠“表演赛”,而主要需要依靠“锦标赛”来刺激、促进。你可以把对手打得一败涂地,但切不可把对手赶尽杀绝。聪明而自信的竞技者不但懂得让对手存在的道理(况且,“对手存在”也是一种客观的“生态平衡”现象),而且要刻意挑选强壮的对手角力,以证明自己的能耐。
  A:是的,真理的力量正在于此,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也就是“反叛”的。读马克思的论著,我们会被他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挑战激情与诗意活力所打动。假若“马克思主义”竟然会变成一种害怕反对力量的东西,我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同样的道理,我也反对今天我的许多艺术界的同辈朋友们采取的那种“现代主义唯此唯大”的态度。讲“反叛”、讲“超越”,风行“骂倒一切”战法,名词术语可能很新鲜,艺术表现也可能非常标新立异,但骨子里却很可能包裹着的仍是一些很传统、很狭隘、很独断专制的东西。似乎只能这样解嘲:谁让咱们都是喝“狼奶”长大的?
  B: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讲“多元”观念——“多元并存”、“多元互补”、“多元包容”,又谈何容易。所谓“现代精神”,其中一个基本起点就是:在你拥有“独立参与”的精神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独立”权利。伏尔泰有一句话,在国外知识界早成陈词滥调,在国内却很少见讲:“你说的话,我一句也不赞成,可是我要拚命为你争取你有说这话的权利。”据说,伏尔泰并没有具体讲过这样一句话,而是后人归纳他争取言论自由的言论而得出的结论。不过,这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伏尔泰语录”了。
  A:为着这些“现代精神”的A.B.C,我们今天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他文献
走进野口悠纪雄位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室,墙上一幅版画《圣安东尼的诱惑》马上映入眼帘。巨龙在空中展开硕大的翅膀,四处是各种魔怪,诱惑圣人堕落。这是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客座教授时收集的作品。  进入21世纪,曾经的制造业霸主日本,陷入了最大的衰退之中。“日本制造”不仅在重点领域逐渐失去领先优势,整体发展也进入下行周期。日本制造业将走向何方?不少日本经济学者都在研究。野口就是其中之一,他因对日本制造业
《陈乃乾日记》(虞坤林整理,中华书局二一八年版)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习条载:“孝鱼借我《古文家别集类案》二册,分四案,每案有叙录及选文目录。甲案,唐代古文十二家,北宋十八家。乙案,南宋七家,金一家,元六家,明初七家。丙案,明中晚廿一家,清初八家。丁案,清二十六家。自謂始于昌黎,终于松坡贺涛,一千二百年中古文作者备于此者。其编排议论皆有独得之见,不随人俯仰。作者郭象叔,字可阶,亦山西人,孝鱼极推重之。
一  阿巴斯 ·马阿鲁菲(‘Abas Ma‘rufi,1957-)于一九八九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亡者交响曲》,被誉为伊朗二十世纪末期现代派小说的扛鼎之作,于二○○一年获得 “苏尔冈普哲学文学出版社基金年度小说奖 ”。  作者以交响曲形式架起整部小说的结构,十分新颖独特。马阿鲁菲狂热喜爱欧洲古典音乐,尤其是迷恋交响乐。一九八七年,他自己组建德黑兰交响乐团,并成立演出公司,邀请世界各国的交响乐团到德黑兰
偶见网传某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当代美国作家哈金的《李白传》,称之为英语世界第一部李白传,不由得想到亚瑟-韦利。他是英国的东方学家,一九五一年出版关于李白的书,日本于一九七三年适译,就叫它“李白传”。  韦利生于一八八九年,自小显出对语言的兴趣。十八岁入剑桥大学,原想学经济,后改为拉丁语、希腊语古典。二十一岁毕业。左眼失明,也为不酷使眼睛,父亲让他跟亲戚经商,向南美出口钢琴,很有点郁闷。在西班牙邂逅法国
唐代边塞派诗人岑参在其《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一诗中有句:“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诗人吟送的故人显然是一位身处庙堂之上的官人,与诗人交谊匪浅,临别之时让诗人对其“仕途”多有挂怀与关切。作为帝都的长安为何“路最难”?诗人的解答很清楚:“长安多权贵,珂  声珊珊。”却原来,长安之路乃最高阶“仕途”之所谓,“路难”者实乃为官之难之所谓者!而就为官之难来说,官
于殿利新著《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一三年十月版)是其继《巴比伦法的人本观—一个关于人本主义思想起源的研究》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是亚述学诞生一百五十余年来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学术专著。  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又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是人类最伟大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不了解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就不了解西方文明的源头。这一地区孕育了许多世界之最
清华大学张绪山教授翻译完布洛赫的《封建社会》之后,最近又译成冈绍夫的《何为封建主义》。这两本书同是关于西方封建的经典名著,前一本书讨论的是广义的封建,所以名之为封建社会,后一本则论述狭义的封建,主要是讲封建君臣关系和封土等问题。这两位作者可以说是同时代人,两本书也都出版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而且他们两人同是爱国主义者。布洛赫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冈绍夫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反对德国对
钱谦益(一五八二至一六六四)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是明末清初极重要的诗人、评论家、藏书家及历史学家,他交游广阔,著作等身,在江左是动见观瞻、众望所归的人物。在明代朝廷,他担任过高官,特别是弘光元年乙酉(一六四五)他在南都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部事,加太子太保。可惜在清军南下的时候,他糊里糊涂地跟随当时总督京营戎政的赵之龙及大学士王铎迎降,这下子为他惹得千古骂名。后来史书上把他定名为“贰臣”
《三国演义》写官渡战役,从关羽解曹操白马之围说起,事在第二十五回后半截。袁绍遣大将颜良从黎阳渡河,在南岸白马与增援刘延的曹军相遇。颜良连斩宋宪、魏续二将,又杀退武艺不俗的徐晃,直使曹营诸将栗然。这时程昱给支着儿,让关羽出战。书中写道:“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关羽纵马下山,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
一篇堪称犀利、热辣的网文火了。这篇题为《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认为外卖业是塑料垃圾污染的罪魁祸首,还在文末提出了包括抵制外卖在内的多项倡议。  看到这样的文章,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说得太对了”。相信不少年轻人跟我一样,把一日三餐的绝大部分交给了外卖业。外卖一次性餐盒大多是塑料制品,送一次外卖还需要至少一个塑料袋。可想而知,外卖所用塑料给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那些转发这篇文章的人,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