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公共雕塑的现实意义与传统雕塑之间的关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共生活空间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当代公共雕塑,不仅美化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也体现着国家、地区的文化生活及城市的精神性,具有时代性的现实意义。当代公共雕塑与传统雕塑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雕塑家理查德·塞拉的作品为例,浅谈当代公共雕塑的现实意义及其与传统雕塑的关系。
  传统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从出现原始石雕、骨雕开始,一直服务于图腾到宗教、政治体制。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一、理查德·塞拉及其雕塑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1939年生于美国旧金山,是雕塑家、录影家、极简主义艺术大师,以金属板材组构壮观抽象的雕塑而闻名。他的“铜墙铁壁”气质庄重大气,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给人震撼及复杂的感知与吸引。他开创性的艺术,探讨了艺术作品、空间与观众之间的置换关系。
  理查德·塞拉曾说过:“我所感兴趣的是,通过构建空间,有助于得到我们究竟是谁的体验,以此为我们大家提供机会成为有别于自身的人。”作者的生活体验一次次地影响着他的创作思想。从小时候观看万吨巨轮下水,以及到京都旅行时穿越庙宇花园都推动着他一步步明确自己的艺术之路。在他看来作品只有在人们走过时才显示出自己的存在,没有移动,便什么也不会发生,这是感受的基础。他决定拓展空间的延续性,观者必须围绕作品行走才能看清它。他主张空间,确定空间,并分割空间创作的原则。
  他的系列作品《扭矩的椭圆》通过大量研究和实验性浇筑,在1996年诞生了系列中的第一件作品。当这件作品在公共空间中被展出时,许多观者会进行多次观看。这种形态的公共雕塑给观者提供了一种在自然界和建筑艺术中都未曾体验过的,前所未有的体验。
  通过创作处于运动中的空间,塞拉把短暂性压缩于空间中。《扭矩的椭圆》创造出了向对角同时倾斜的弧形,以形成空间,使它看上去似乎同时移向相反的方向。这种将空间置于运动中的能力是这系列作品最具特点的地方。作者试图改变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对他而言,在人们走近这些作品之前,它们并未完成。“观者离这个螺旋造型越近,你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在变幻莫测的钢铁形状所形成的狭窄穹道中行进。观者头顶上的钢板压缩了天空的面积,把大多数光线遮挡在外,人们或许带着好奇、紧张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去绕过每一个变幻的弯道,忽然之间,你或许看到了新的东西,或许到达了明亮宽敞的中心。有一种柳暗花明的体验。当观者置身于作品之中时,任何角度的身体调整,都会由恍如置身别处的感觉。”
  二、当代公共雕塑的现实意义
  理查德·塞拉的作品可以称之为典型的公共雕塑作品。公共雕塑應隶属于公共艺术范畴,所以公共雕塑必定体现公民意志,在公共生活中构成的审美空间对现代城市的市民生活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它通过视觉强制性阅读,构成对地域特征和空间结构具体的、生动的感知与回忆,推动市民之间以公共雕塑为媒介的交流与互动,对日常生活起到经常性、想象性、情感性的美学陶冶。在与公共雕塑发生互动的情况下,市民从身体的感知到内心情绪的变化再到脑海中引发的思考,这一过程都会让我们对生命、对生活多一份思考与感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修养的提高,雕塑艺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念性、象征性及艺术性了。它既是城市环境中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形式,又是蕴含丰富社会内容、精神内容的文化形态,肩负着社会与艺术的双重职责,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中,成为社会大众沟通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三、当代公共雕塑与传统雕塑之间的关系
  谈论到当代公共雕塑与传统雕塑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当代公共雕塑必须体现公共性,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是时代精神的象征,它展现了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文化面貌。而传统雕塑则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封建社会。那时候并没有公民这一概念,而是松散的聚居或专制的王朝统治。在没有公民概念的前提下,更无公共雕塑可言,这是当代公共雕塑与传统雕塑最大的区别。同时,公共雕塑与传统雕塑的区别还在于公共雕塑强调通过设计表现出与环境、空间的对话,以及与空间各种建筑物形态的呼应和统一。它的功用在于改善城市视觉的观看焦点,营造城市空间的阅读性和导引空间,梳理城市空间秩序,着意于城市空间的创新。
  但传统雕塑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被当代人转化为公共雕塑的。比如,法国的拿破仑像、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意大利的大卫雕像。这些传统雕塑最初虽是政治统治的象征、宗教仪式的工具或美第奇家族私有的艺术品。但经历时代变迁,伴随着民主制度的健全,公民意识的觉醒,它们从“私有”的性质逐渐变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国家历史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雕塑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当代公共雕塑。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其他文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作品中,乡土呈现出三类状态:以往充满魅力的家乡、实际中黑暗的家乡、意识中未来的家鄉。在这三类相异状态下的乡土所引起的离愁别绪中,潜藏着乡土文人“得到伊甸园—遗失伊甸园—重返伊甸园”的思维,同时让乡土小说在表达方面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当代文学历史中,很少有其他的小说种类像乡土小说一般能够长盛不衰。从鲁迅被冠以“乡土作家”之后,历代大家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家都认为自己是乡土小说
期刊
艺术及体育专业的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我国的高校中是一群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其特殊性的之一体现在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所用的相关教材。近年来,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也不断进行中,国内出版和发行了很多大学英语教材,而艺术、体育等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他专业有很大差距。然而,随着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的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学生英语的素质和运用能力对艺术专业同样适用。  一、高
期刊
1989年元旦,四川文学翻译家协会(后于1991年更名为四川省翻译文学协会)创办《四川文学翻译报》(发行3期后更名为《文学翻译报》)。它重视文学翻译、翻译理论,对翻译方法、态度等有深刻见解;举办全国性翻译大奖赛、建立“翻译家档案”、启动“中国新诗英译金库计划”,有一定的先进性;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经费、编制等问题,译报遗憾停刊。本文阐释该报在翻译方面的先进性,同时也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文学翻译报
期刊
儒家诗教传统要求诗的表现要委婉含蓄,直到西晋陆机“诗缘情”出现,才使诗歌突破了儒家正统诗论的界限。王国维的“境界”说强调了“意向”作为美学范畴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对诗歌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诗学走向自觉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儒家诗学观为代表的“诗言志”阶段是政教诗学的形成期;以汉代《毛诗序》为代表的“情志合一”阶段走向自觉的过渡期;以陆机《文赋》为代表的“诗
期刊
问 秋  夜将近  灯初上  把盏借月光  酒斟满  诗两行  秋意问情殇  语又止  笑还颦  何处消惆怅  饮未尽  点滴量  摔杯溅沧桑  茫茫茫  迎风望向你的方向  寂寞从寂寥的地方走来  思念穿过无常  寻一崖最美的风景  迎风望向  你的方向  仿佛看见  那束爱的秋风  摇动一树相思  泛起一湖离愁  轻启你的轩窗  温润着所有的时光  任你淋漓得安然静好  樹 愿  夜的入口  
期刊
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向往自由、长情的生活,喜欢民族与宗教相关的事物。选择唐卡作为此次论文的初衷有两点:一、相识一个在西藏生活了很久的朋友,绘制唐卡是她的事业,更是她的生活。当我说想把她这些年的故事写出来的时候,她很高兴,用我听着有些生硬的普通话,缓缓地对我说:“如果你写好了,也是对唐卡的一种宣传,能让更多人去关注和了解。藏族同胞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有义务去做这其中的纽带……”从她生活中所折
期刊
《红楼梦》中贾惜春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七,其父贾敬只好道炼丹,其余诸事一概不管。惜春的母亲又早逝,于是她一直在荣国府的贾母身边长大。由于缺少家庭关爱,她自小就养成了一种孤介的性格,与众姐妹也关系平常。抄检大观园时,面对丫鬟入画的恳求毫不动摇,决议撵走。拥有百年基业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以及“三春”各自的经历、悲惨命运,最终促使她彻底放手,迈入佛门。  《红楼梦》以贾府为故事主要背景,刻画了众多女性人
期刊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在破碎重整中找回自我。  顾名思义,《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蒋勋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该书总共分为六辑:残酷青春里的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绑的“伦理孤独”。蒋勋先生还说:“《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
期刊
本文试图从《慈悲》所写的众多人物中采取抽样分析的方式,分别从师父辈的温情和荒诞、水生辈的不同选择、复生辈的桥梁作用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来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在文本叙述中的不同作用。  路内是最杰出的70后小说家之一,以“追随三部曲”(《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而驰名文坛,他的作品擅长描写发生在小城的事件和人物的群像,来表现小城市20世纪70到90年代的众生相。他的新作《慈悲》也
期刊
王安忆《长恨歌》写的是一个上海弄堂的女儿王琦瑶的悲剧,虽是一个人的悲剧,但悲剧折射出的是那个时代无数女性同样的命运。悲剧的产生和结局,总和各种因素息息相关,受到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但悲剧的故事不代表主人公的一生都是失败的、有怨有恨的,它也许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给历史一个符合规律的交代。本文就从社会背景、家庭因素、女性命运和价值观念等造成王琦瑶悲剧的成因入手,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