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士聪老师提出散文“韵味”一说,可以作为散文翻译“韵味”重建的标准,即在“达意”的基础上,再现原作的声响与节奏,重现原文的意境和氛围以及在译文中体现的译者个人风格等。从这三个方面,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两英译本——朱纯深译文和张培基译文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散文翻译 韵味 节奏 意境 译者风格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广为人诵,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很多翻译家将其译为英文,然而如何评判各个译本的好坏优劣却是众说纷纭。本文根据资深翻译家刘士聪教授的散文“韵味”说,提出其作为散文翻译标准的可行性,并对《匆匆》两英译本展开比较分析。
一、散文的翻译标准
说到散文的翻译,首先应明确散文的特点,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当然,伟大的散文家朱自清的名作《匆匆》也不例外,只有整合了散的形,才有可能再现不散的神。形是神的外在具化,神才是翻译的终极目标。
(一)朱自清《匆匆》的特点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文字真诚质朴、感人至深,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切实成绩,具有恒远的生命力,无论对文人还是读者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其中精彩的一篇就是诉说时间无情之流逝的《匆匆》。
文中,作者深叹时光的匆匆流逝,表达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与珍惜、时不我待、珍惜当下;更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人生匆匆数十载,没有追求枉为人。全文共五段,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中,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飞扬的文采,是整篇散文的特色。从文体类型看,《匆匆》是一篇随笔(essay),也颇像一首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虽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富于诗意。它百读不厌,时时激励后人珍惜光阴,不断奋进,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当然,如此隽永的精品散文必会受许多大翻译家的青睐,被译成外文来传播中国的文字和文化。那么,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
(二)散文翻译的标准
有关翻译标准的争论由来已久。古今中外,无数学者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马建中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等。但,针对散文翻译的标准却凤毛麟角,或者说即使有,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比如,有说最好的散文翻译是忠实于译者个人风格,还有钱钟书的“化境”一维模式:“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等。
翻译大家刘士聪虽然没有系统地提出散文翻译的标准,但是他的散文“韵味”说却也令人耳目一新。刘老师认为,“翻译,这里指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其至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1}。韵味,尤其散文的韵味,是抽象的概念,可以具化在以下三个方面:声响与节奏、意境和氛围及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因此,基于以上表述,散文翻译的标准也算水到渠成,即佳良译文应再现原文的声响与节奏、意境和氛围以及原散文作者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当然,好的译文起码该是“达意”的,即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旨。蒲伯曾在自己译作的序言里强调,译者必须在最大限度上忠实于原作。但不难发现,过度强调原作者个性化话语方式,绝对是对译者的不公平。而,翻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再创作,因此译者的个人风格也该归入翻译标准中。
综上所述,散文的翻译标准可以是,在“达意”的基础上,再现原作的声响与节奏,重现原文的意境和氛围以及在译文中体现译者的个人风格。
二、两英译本的比较分析
《匆匆》曾被很多翻译家译成英文,其中较为成功的两个译本是由张培基(Transient Days)和朱純深(Rush)所译。根据上文提出的散文翻译标准,结合文本,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一)再现原作的声响与节奏
“凡文学作品,不论是小说、散文或诗词,写在纸上是文字,读出来就是声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叙事、论证或创造形象传达他的意图,同时,作品的审美价值通过语言的声响和节奏表达出来。”{2}这在传统诗词里表现最为突出,但,广义的散文语言并非格律散文,其声响与节奏应体现在措辞行文上。《匆匆》一文的声响及节奏主要体现在文中排比、叠字、复沓等修辞上。
1.排比中的荡气回肠
《匆匆》中,作者似乎到处找寻时间的踪迹,时间轻巧无息地流逝,而作者仿佛亦步亦趋,并在情绪上也呼应飞流,整篇散文的节奏轻快,格调跃动。为协和时间之流动以及情绪之律动,作者运用一系列排比句,来凸显强烈的节奏感。
例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译: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张译: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开篇淡淡几笔,简单的排比,勾勒出一个明快的画面。当然,两译文都保留排比句式,再现了原文的节奏之美。论明快简单,朱译稍逊一筹;张译运用简单动词,更好地展现原文时间飞逝的动作性、瞬间感。但说到连贯流畅,朱译似乎又技高一筹;张译三短句并排,节奏有被中断之嫌,而朱译却用分号连接三小分句,不失为“藕断丝连”。另外,两译本都恰当地把握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多用隐性连贯,借助语序表示逻辑关系,而英语重形合,采用显性衔接,大量使用关联词。两译本PK,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但张译似乎稍有不“达意”。译文中,If引导的条件句,前因后果,关系明确。可是,《匆匆》原文并未见明显的因果关系;其次,这些条件句,逻辑关系不强,违背自然规律,难道燕子飞回是因为它飞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例7: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朱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marks its presence in my small room in two or three oblongs.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s.
译文中的选词择语将原文中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原文中的“射进”处理截然不同,朱译以静译动,体现了静态美,但却失掉了原文中时光匆匆流逝的动态意境。张译rush一词译出了时间的动态美,符合原作的意境,更与下句太阳有脚、轻轻悄悄挪移相契合。另外,简单的一个“方”字,译法也不一。虽说视角不同,译文各异,但本人更为欣赏张译中的squarish patches,“patches”一词可谓将阳光透过玻璃、投射于地面上的斑驳陆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2.疑问句翻译的曲径通幽和酣畅淋漓
《匆匆》中,十一个问句是散文的高潮部分。文章第四段,六个设问句紧紧相连,环环相扣,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淋漓酣畅地表达作者爆发的感情巨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惆怅、苦闷却又不甘沉沦的彷徨、愤懑心境。
例8: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走这一遭啊?
朱译:What can I do, in this bustling world, with my days flying in their escape? Nothing but to hesitate, to rush…It is not fair though: 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
张译:Living in this world with its fleeting days and teeming million, what can I do but waver and wander and live a transient life? … However, I am taking it very much to heart: 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at all?
原文一段,整整六个问句,两译文译出了不尽相同的意境和氛围。朱译完美对应原文的形式,保留了六个疑问句式。文中充斥的那种苦闷、惆怅和不甘就应该在疑问句中体现,在九曲十八弯的迂回幽缓中让人无尽地回味、感受,因而译文中保留问句形式。可以说朱译既达到了形美,又不失为意美的妙译。而张译却对该段展开了大刀阔斧的修改,陈述转疑问,反问换陈述,貌似形式不“对等”,但更给人一种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的快感,硬硬的陈述句直击你的感官,在感受到原文作者愤懑、苦闷、不甘的情绪之外,那种硬生生的撞击后的痛楚感竟会三日萦身不绝,让我们更加感同身受。此段翻译,可谓策略不同、风格各异,然效力相近,皆为佳创。
(三)译者独特的个人风格
《匆匆》两译本各自都体现了译者鲜明的个人风格。
朱纯深老师的译文在再现原文韵味方面可谓恰到好处,在达意的前提下,再现原文的形式之美,以不变应万变,策略得当。译者追求“在保留原作者特点和不失真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使原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4},并且,貌似不疾不徐,实则暗潮涌动,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张培基老师的译文则更多地体现出灵活性。他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增益和删略,更好地再现了文章的深层韵味。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逻辑感更强,体现了译者缜密的思维。另外,原文中句式和句序的翻译非常灵活,看似形式不对等,实则达到了意义上的高度对等。译文读来,朗朗上口,冲击力强大。
三、总结
任何文体的文学作品,其翻译都应在“信”这一平台上进行,无“信”则全盘皆输。对散文而言,译者应在自身风格的萦绕下,特别注重原文韵味的再现,以求做出和原文韵味相同或相近的优秀作品。
另外,任何作品都是可以通过朗诵来感受的。虽说,有的文章更适合来默读,细细咀嚼,慢慢回味,但只要有文字,我们就可以附之以声音甚至讲演。对散文这种优美的文字而言,若用饱含感情和理解的声音朗读之,一定也能体会出大不相同的韵味;这,也可称为散文翻译的一种非常规标准吧。
{1}②③ 劉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第2页,第3页。
④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 刘士聪.散文的“情韵”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2(2).
[4] 乔平,瞿淑蓉,宋洪玮.英汉·汉英对照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 孙迎春.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6] 谭莲香.炉火纯青、形神兼似——《匆匆》张培基英译本赏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
[7]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 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J].中国翻译,2000(3).
[9] 朱纯深.译余小记[J].中国翻译,2000(3).
[10]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作 者:卢会会,南开大学英语言文学硕士,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关键词:散文翻译 韵味 节奏 意境 译者风格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广为人诵,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很多翻译家将其译为英文,然而如何评判各个译本的好坏优劣却是众说纷纭。本文根据资深翻译家刘士聪教授的散文“韵味”说,提出其作为散文翻译标准的可行性,并对《匆匆》两英译本展开比较分析。
一、散文的翻译标准
说到散文的翻译,首先应明确散文的特点,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当然,伟大的散文家朱自清的名作《匆匆》也不例外,只有整合了散的形,才有可能再现不散的神。形是神的外在具化,神才是翻译的终极目标。
(一)朱自清《匆匆》的特点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文字真诚质朴、感人至深,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切实成绩,具有恒远的生命力,无论对文人还是读者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其中精彩的一篇就是诉说时间无情之流逝的《匆匆》。
文中,作者深叹时光的匆匆流逝,表达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与珍惜、时不我待、珍惜当下;更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人生匆匆数十载,没有追求枉为人。全文共五段,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中,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飞扬的文采,是整篇散文的特色。从文体类型看,《匆匆》是一篇随笔(essay),也颇像一首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虽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富于诗意。它百读不厌,时时激励后人珍惜光阴,不断奋进,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当然,如此隽永的精品散文必会受许多大翻译家的青睐,被译成外文来传播中国的文字和文化。那么,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
(二)散文翻译的标准
有关翻译标准的争论由来已久。古今中外,无数学者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马建中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等。但,针对散文翻译的标准却凤毛麟角,或者说即使有,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比如,有说最好的散文翻译是忠实于译者个人风格,还有钱钟书的“化境”一维模式:“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等。
翻译大家刘士聪虽然没有系统地提出散文翻译的标准,但是他的散文“韵味”说却也令人耳目一新。刘老师认为,“翻译,这里指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其至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1}。韵味,尤其散文的韵味,是抽象的概念,可以具化在以下三个方面:声响与节奏、意境和氛围及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因此,基于以上表述,散文翻译的标准也算水到渠成,即佳良译文应再现原文的声响与节奏、意境和氛围以及原散文作者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当然,好的译文起码该是“达意”的,即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旨。蒲伯曾在自己译作的序言里强调,译者必须在最大限度上忠实于原作。但不难发现,过度强调原作者个性化话语方式,绝对是对译者的不公平。而,翻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再创作,因此译者的个人风格也该归入翻译标准中。
综上所述,散文的翻译标准可以是,在“达意”的基础上,再现原作的声响与节奏,重现原文的意境和氛围以及在译文中体现译者的个人风格。
二、两英译本的比较分析
《匆匆》曾被很多翻译家译成英文,其中较为成功的两个译本是由张培基(Transient Days)和朱純深(Rush)所译。根据上文提出的散文翻译标准,结合文本,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一)再现原作的声响与节奏
“凡文学作品,不论是小说、散文或诗词,写在纸上是文字,读出来就是声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叙事、论证或创造形象传达他的意图,同时,作品的审美价值通过语言的声响和节奏表达出来。”{2}这在传统诗词里表现最为突出,但,广义的散文语言并非格律散文,其声响与节奏应体现在措辞行文上。《匆匆》一文的声响及节奏主要体现在文中排比、叠字、复沓等修辞上。
1.排比中的荡气回肠
《匆匆》中,作者似乎到处找寻时间的踪迹,时间轻巧无息地流逝,而作者仿佛亦步亦趋,并在情绪上也呼应飞流,整篇散文的节奏轻快,格调跃动。为协和时间之流动以及情绪之律动,作者运用一系列排比句,来凸显强烈的节奏感。
例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译: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张译: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开篇淡淡几笔,简单的排比,勾勒出一个明快的画面。当然,两译文都保留排比句式,再现了原文的节奏之美。论明快简单,朱译稍逊一筹;张译运用简单动词,更好地展现原文时间飞逝的动作性、瞬间感。但说到连贯流畅,朱译似乎又技高一筹;张译三短句并排,节奏有被中断之嫌,而朱译却用分号连接三小分句,不失为“藕断丝连”。另外,两译本都恰当地把握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多用隐性连贯,借助语序表示逻辑关系,而英语重形合,采用显性衔接,大量使用关联词。两译本PK,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但张译似乎稍有不“达意”。译文中,If引导的条件句,前因后果,关系明确。可是,《匆匆》原文并未见明显的因果关系;其次,这些条件句,逻辑关系不强,违背自然规律,难道燕子飞回是因为它飞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例7: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朱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marks its presence in my small room in two or three oblongs.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s.
译文中的选词择语将原文中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原文中的“射进”处理截然不同,朱译以静译动,体现了静态美,但却失掉了原文中时光匆匆流逝的动态意境。张译rush一词译出了时间的动态美,符合原作的意境,更与下句太阳有脚、轻轻悄悄挪移相契合。另外,简单的一个“方”字,译法也不一。虽说视角不同,译文各异,但本人更为欣赏张译中的squarish patches,“patches”一词可谓将阳光透过玻璃、投射于地面上的斑驳陆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2.疑问句翻译的曲径通幽和酣畅淋漓
《匆匆》中,十一个问句是散文的高潮部分。文章第四段,六个设问句紧紧相连,环环相扣,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淋漓酣畅地表达作者爆发的感情巨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惆怅、苦闷却又不甘沉沦的彷徨、愤懑心境。
例8: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走这一遭啊?
朱译:What can I do, in this bustling world, with my days flying in their escape? Nothing but to hesitate, to rush…It is not fair though: 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
张译:Living in this world with its fleeting days and teeming million, what can I do but waver and wander and live a transient life? … However, I am taking it very much to heart: 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at all?
原文一段,整整六个问句,两译文译出了不尽相同的意境和氛围。朱译完美对应原文的形式,保留了六个疑问句式。文中充斥的那种苦闷、惆怅和不甘就应该在疑问句中体现,在九曲十八弯的迂回幽缓中让人无尽地回味、感受,因而译文中保留问句形式。可以说朱译既达到了形美,又不失为意美的妙译。而张译却对该段展开了大刀阔斧的修改,陈述转疑问,反问换陈述,貌似形式不“对等”,但更给人一种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的快感,硬硬的陈述句直击你的感官,在感受到原文作者愤懑、苦闷、不甘的情绪之外,那种硬生生的撞击后的痛楚感竟会三日萦身不绝,让我们更加感同身受。此段翻译,可谓策略不同、风格各异,然效力相近,皆为佳创。
(三)译者独特的个人风格
《匆匆》两译本各自都体现了译者鲜明的个人风格。
朱纯深老师的译文在再现原文韵味方面可谓恰到好处,在达意的前提下,再现原文的形式之美,以不变应万变,策略得当。译者追求“在保留原作者特点和不失真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使原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4},并且,貌似不疾不徐,实则暗潮涌动,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张培基老师的译文则更多地体现出灵活性。他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增益和删略,更好地再现了文章的深层韵味。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逻辑感更强,体现了译者缜密的思维。另外,原文中句式和句序的翻译非常灵活,看似形式不对等,实则达到了意义上的高度对等。译文读来,朗朗上口,冲击力强大。
三、总结
任何文体的文学作品,其翻译都应在“信”这一平台上进行,无“信”则全盘皆输。对散文而言,译者应在自身风格的萦绕下,特别注重原文韵味的再现,以求做出和原文韵味相同或相近的优秀作品。
另外,任何作品都是可以通过朗诵来感受的。虽说,有的文章更适合来默读,细细咀嚼,慢慢回味,但只要有文字,我们就可以附之以声音甚至讲演。对散文这种优美的文字而言,若用饱含感情和理解的声音朗读之,一定也能体会出大不相同的韵味;这,也可称为散文翻译的一种非常规标准吧。
{1}②③ 劉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第2页,第3页。
④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 刘士聪.散文的“情韵”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2(2).
[4] 乔平,瞿淑蓉,宋洪玮.英汉·汉英对照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 孙迎春.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6] 谭莲香.炉火纯青、形神兼似——《匆匆》张培基英译本赏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
[7]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 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J].中国翻译,2000(3).
[9] 朱纯深.译余小记[J].中国翻译,2000(3).
[10]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作 者:卢会会,南开大学英语言文学硕士,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