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以悟促解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阅读教学带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大部分教师的认知里,阅读是一个分析文本材料的过程,其强调对既有信息的理解、分析,与数学教学关系不大。但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促使其在阅读中更深刻地掌握有关数学概念。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意识,数学思维的转化比较缓慢。当个体的数学阅读能力难以满足数学教学需求时,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围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重新规划数学教学活动,将公式、定理和题目转化为可阅读的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与表达能力。
  1   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计划
  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从相关文本材料中搜集可用的信息,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积累水平与表达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初步了解数学知识与数学概念的过程,是提升解题、读题等能力的“预热”环节。从信息搜集这一角度来说,阅读活动具有较为出色的应用价值。但从当前的数学阅读教学来看,部分学生只会“读”,对于读的过程与读的方法缺乏关注,阅读活动的整体效率较低,在阅读环节中积累的数学信息也比较单调。
  要确保阅读活动发挥应有的价值,在阅读与数学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点,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教学目的,并围绕该目的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练习,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1]。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与克”的教学为例,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规划科学的阅读计划,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对阅读的范围、目的和重点进行说明,要求学生在“千克与克”这一章节的阅读中掌握千克与克的定义,并用文字将千克与克的数学概念记录下来。教材中部分信息并没有直观表示出来,如克的概念,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对克的使用范围进行描述。在这一要求下,学生会在数学教学中重新搜集有关信息,并给出“一个鸡蛋约重50 g”等答案。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明确地掌握数学概念,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发起阅读活动,必须为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要求其在阅读中掌握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以此来体现阅读目的,确保阅读活动不会“无功而返”。
  2   开展分层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部分教师虽然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引入阅读教学,但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理念,整个阅读活动拖泥带水,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也难以得到明显提升。在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应结合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分层阅读活动,通过细化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帮助学生重新掌握数学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段文字,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文字材料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分层阅读能力,设计的文字材料可如下所示。
  (1)某市四面环水,需要修建一座大桥,大桥估计消耗水泥300吨,总长度200千米。
  (2)这座大桥横跨水面,连接码头与汽车站,将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
  在阅读有关文本材料时,针对不同的文字内容,应在略读、细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之间合理选择,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文章中的修饰性文字,如句(2),其与数学知识之间并不存在密切联系,了解即可,但句(1)涉及了“吨”和“千米”两个全新的数学概念,在阅读中学生应进行精读,并思考:千米和吨与哪些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存在联系?千米和吨分别被用在哪些单位的计量中?教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问,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与解题能力。
  3   合理分类阅读,积累数学知识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应目光长远,不仅要关注文字材料在阅读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更要结合文本资源重新规划阅读教学的开展方式,努力促成多元化数学阅读的落实。在阅读教学中,仅阅读文字是单调的,应重视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在阅读环节所发挥的不同价值,帮助学生更快地搜集信息,提升阅读素养[2]。
  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分类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文本材料中重新理解数学知识。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网络资源与数学教材给出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在网上搜集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数学概念,要求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将组数、组宽度、组限等概念从文字表述材料中提取出来,对有关概念进行分析。在阅读图片材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现学现用”,将先前整理的数学概念带入有关图片中,结合所记忆的数学知识分析有关数学概念的特点。在数学学习环节,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掌握复杂的数学概念及数学表达能力。教师可将有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重复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帮助其巩固记忆有关数学知识。在落实分类阅读时,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分析数学概念的能力是不稳定的,在阅读图片时,学生可能会将条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进行对比,依靠记忆中的统计图重新理解数学知识。此时,教师应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导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鼓励学生观察,但不对统计图进行讲解,仅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通過阅读材料,分类材料,锻炼学生的数学信息搜集能力。
  4   提倡独立思考,挖掘数学潜能
  如果能够在阅读活动中保留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意识,数学阅读的整体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挖掘自身的潜能,在语言、文字等多种表达手段的相互配合下,重新梳理数学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负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数学材料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小明在超市上班,由于电脑坏了无法记账,只能靠数字搭配符号来记录当天的收支。他用“+5”表示销售货物收入五元,那么,当超市因进货而消费200元时,应该如何记账?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解读阅读材料中提出的问题:“+5”表示收入的五元,那么进货的花费可以用“支出200元”来表示支出200元。部分学生则会提出反对意见:相较于“+”,用“支出”来记录显得过于复杂,“+”与“-”是对应的,可以用“-200”来表示。在探讨中,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在于消费总额的变化,忽略了“-”的含义。教师可结合有关材料提出新的问题:在日常数学记录活动中,“+5”与“-200”分别代表怎样的含义?学生是无法对该问题作出回答的,这时教师可导入教学知识“负数”,以此来实现教学目的。
  5   落实手脑并用,发现阅读矛盾
  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除了眼睛在动之外不能有任何“小动作”,并美其名曰“维持课堂纪律”。但实践是了解客观真理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依靠实践活动将抽象知识直观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依靠学生的实践操作重新检验数学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文本材料提出阅读问题:长方形与正方形是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组合起来,能够得到一个怎样的图形?它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该问题较为抽象,依靠想象学生很难做出回答,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的图形开展实践活动,拼搭有关图形。在实践操作中,依靠空间位置与不同图形的搭配,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立体图形,六个长方形有可能组成一个长方体,六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能够组成一个正方体。这是基于简单实践得出的结论,在观察图形之后,学生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将长方形与正方形混合拼搭,能够得到一个怎样的图形?在实践操作后,学生会发现,长方体中可以包含正方形。阅读材料能调动学生的动手欲望,学生在动手中能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依靠手脑的共同配合,学生能够以更科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数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基本技能、学习能力、数学思维等角度入手,依靠阅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创新,通过阅读、表达等各个环节的互相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林淑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4).
  [2]李方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J].教师,2020(2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成为各学科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也成为指导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思想。为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对有效教学理念有清晰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备课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建立及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一言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庞大信息资源库辅助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因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和简洁性的特点,被不断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且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在高三物理复习课堂中引入微课的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课堂;微课实践  高三复习课堂不仅要紧扣教材,还要向高考靠拢,因此在复习教学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数学知识。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指引学生在情境中探索知识,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其对学生今后的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假设探究及论证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定律具有促进效果。目前初中生对物理概念掌握得不够充足,以实验为主导的课程教授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推理思维。在信息化教学时代,通过展示情境,能让学生在物理探究性实验中综合考虑不同变量的影响,帮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完成综合答疑等环节。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环节中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
期刊
【摘 要】科学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迫切。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教授学生计算题的解法更为重要,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授计算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教学方法,以期为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计算题;教学策略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物理计算题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考查学生解决物理计算题的能力就是考查学生综合分
期刊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大脑的活动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与外界环境建立有效联结,这不仅能对学生起到启发与暗示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建立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初中物理知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开始主动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但是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难点学科,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觉无从下手,很难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及理解,难以活学活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数学教师会主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实现数学知识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更加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如何优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渐成为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对此,笔者整理了与自我效能感有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并着眼于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本文将结合相关的研究结论,具体阐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探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我
期刊
【摘 要】预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看,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部分教师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此,本文主要以中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预习习惯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真正有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