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改中,我们教师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使学生动起来,但同时也遭遇尴尬:尽管教师愿意让讲台、让角色、让时间,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游离于课堂之外,不管教师如何启发、鼓励,就是没人主动配合,课堂上死气沉沉。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特别严重。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时更是无精打采,形成了恶性循环,师生间相互不满,关系紧张。长此以往,造成了师生间“相看两讨厌”的结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阅读课上学生不愿动起来的原因
1.学习没有动力,提不起兴趣
需要是人类行为动力的源泉,也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是由于各种需要的推动。例如,学习可能是由于好奇心、求知欲的推动,也可能是为了某种奖励……但是,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各种体裁的文章,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已没有新鲜感,学生几乎丧失了对课本的好奇心。另外,每天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也消解了学生的求知欲。
2.准备时间不足,没有理清思路
好多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对文章内容不熟悉。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没有留给充裕的时间思考,就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考虑成熟,自然不愿主动举手。
3.缺乏自信,怕回答错误
自信心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努力程度。学生如果认为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选择回避。语文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能有自己的感悟、理解,能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许多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总认为自己不行,直接选择回避,没有积极思考,自然也不会有回应。
二、促使学生阅读课上动起来的方法
1.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总是基于某种需要,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积极的学习行为。有一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你只能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同样,你可以让学生呆在课堂里,却不能强迫他们学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为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与学生约定: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答题正确,一次就可以积一分。一周内积满十分,老师就写一张表扬单,给你周末带回家。不出所料,课堂真的开始活跃起来了。有些学生为了得一分,整节课都处在积极思考抢答的状态,甚至会因为老师没让他回答问题而沮丧。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后,教师随机抽查各组学习情况,答对的同学积一分,小组积分前三名的组每人奖励一分。如此一来,不仅每个人积极准备,同学间更是团结协作,热烈讨论。
2.布置课前预习,留给充裕的思考时间
中学语文每天只有一节课,课文又相对较长。如果所有学习内容都放在课内完成,时间显然不够。课前预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利用学案,把相关知识展示出来,学生利用手中资料自己学习,读懂课文,提出问题,课堂交流。由于做了充分准备,又急于得到大家的认可,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愉快。如有不懂的问题,教师再点拨指导。因为多数问题都是课前解决,课堂上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研讨剩余的问题。学生深思熟虑后胸有成竹,自然乐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自觉学习
自信是人生最珍贵的品质之一,是获取人生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心态。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励志导师罗杰
一、阅读课上学生不愿动起来的原因
1.学习没有动力,提不起兴趣
需要是人类行为动力的源泉,也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是由于各种需要的推动。例如,学习可能是由于好奇心、求知欲的推动,也可能是为了某种奖励……但是,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各种体裁的文章,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已没有新鲜感,学生几乎丧失了对课本的好奇心。另外,每天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也消解了学生的求知欲。
2.准备时间不足,没有理清思路
好多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对文章内容不熟悉。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没有留给充裕的时间思考,就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考虑成熟,自然不愿主动举手。
3.缺乏自信,怕回答错误
自信心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努力程度。学生如果认为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选择回避。语文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能有自己的感悟、理解,能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许多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总认为自己不行,直接选择回避,没有积极思考,自然也不会有回应。
二、促使学生阅读课上动起来的方法
1.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总是基于某种需要,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积极的学习行为。有一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你只能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同样,你可以让学生呆在课堂里,却不能强迫他们学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为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与学生约定: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答题正确,一次就可以积一分。一周内积满十分,老师就写一张表扬单,给你周末带回家。不出所料,课堂真的开始活跃起来了。有些学生为了得一分,整节课都处在积极思考抢答的状态,甚至会因为老师没让他回答问题而沮丧。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后,教师随机抽查各组学习情况,答对的同学积一分,小组积分前三名的组每人奖励一分。如此一来,不仅每个人积极准备,同学间更是团结协作,热烈讨论。
2.布置课前预习,留给充裕的思考时间
中学语文每天只有一节课,课文又相对较长。如果所有学习内容都放在课内完成,时间显然不够。课前预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利用学案,把相关知识展示出来,学生利用手中资料自己学习,读懂课文,提出问题,课堂交流。由于做了充分准备,又急于得到大家的认可,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愉快。如有不懂的问题,教师再点拨指导。因为多数问题都是课前解决,课堂上就有了足够的时间研讨剩余的问题。学生深思熟虑后胸有成竹,自然乐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自觉学习
自信是人生最珍贵的品质之一,是获取人生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心态。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励志导师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