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片断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学森,1990年生,山东德州人。有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多篇发表于《滇池》《名作欣赏》《海南日报》等。现于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自相识碧薇三五年来,越发感到她内心的虚空,着实令人牵念。只有进入她的诗语,才真正了解到其内心的出处——她正以“损耗”的方式完成诗人的自我绽放。她将对世界的问答、疑惑、否定都变成具有独立情感的文字,也在一次次的反视中逐渐瘦削、割裂、通透,最后一无所有。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碎片同在竭力说:绝望。
  对于创作而言,绝望并不是专属的创作特质,但就个人的生命来说,它却具有十足的力量,无论是毁灭性的还是激发性的。正如她在《虚无之诗》中写的,“我被掏空、拆解、混装/被陌生的物质充满/我被挤出我的体外,被推进热气球的吊篮/我驳斥定义,建构术语,修辞我,进行/王冠下的伪证”。她把家人、爱情的意义在荒诞意象中消解殆尽,她关注病人、犯人、孩童,正如她作为女性、诗人、摇滚一样,以边缘身份进入普世价值的讨论,她的灵魂“已在白纸上列满问题”,她亦不愿对这样的世界“忏悔、祈祷、赞美、感恩”。这也正是此时代,诗人大致的情绪所在,哲思与诗语以娱乐性缺失的角色被驱赶于边缘位置或异端领域。而这些青年诗人又不得不相处于社会,他们的气息自然显得羸弱、淡薄、异质,这不仅是话语冲突的结果,也是身份认同的缺失。因此,他们除了逃离就是对立。这种姿态不只是唯一的具象的存在,而已成为泛化的广阔的意志,是对整个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伦理道德的怀疑和否定。碧薇在《情诗之三十二》中这样说两性:“你获得安抚,我失去大陆”。也就是在一场爱情的战争中,她是以妥协、退让以及伪装来迎合这个世界的袭击,而心灵则在虚空与肉身、浓情与放荡之间生硬的撞击。这不再是显而易见的呐喊式的对立,而逐渐变成内在意志的决裂,在这时她的绝望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果这些都作为话语的实践,是不必担忧的,或者作为一种被动的姿态,对于生命的质量来说也不是最大的危机。最为危险的,她正依赖于这种绝望,且用身体滋养它、宠溺它,甚至把整个灵魂都交付于它,将绝望作为诗力的源泉,用绝望证明绝望之必然,用无尽碎片证实虚无之存在。自从生命的价值不可能被估量之后,诗人从哲人的位置上走下,诗语从启示的位置走下,他们不再定义生命的意义,对当下的注视成为了重要的出路,其言说的现实精神被格外推崇。当代的“第三代诗人”开始反对崇高,及至90年代“私人化”、“生活化”的盛行,诗歌在边缘的同时,也变得逐渐泛化。但是,这一行为的效果并没有到此为止,它带来了一场新的灾难:虚无。诗歌的泛化创作、现实批判精神都为虚无的存在提供了无数琐碎的证据,并且利用绝望与虚无的视角来审视一切:满目苍夷。因此,在她的诗中,“陌生、阴影、退路、杂草、混凝土、疲惫、黑暗”那些灰色的,黯淡无光又生猛的辞藻迎面而来:看待远古则以现代的喧嚣掩盖,死亡则在琴弦的拨乱中离散,戏虐的姿态成为诗人痛苦与防御的根源。并且,诗歌离开了哲思,而走向民众,增加了现实精神的同时,也失去了思想的绝对高度,它造成了对平常事物的低吟,对日常情绪的宣泄,对琐碎细节的描述,而这一切在让生活充满诗意的同时,也阻碍了诗人的深度反思,即以一种现象作为最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的阐释。他们甚至放弃一切的救赎机会而反复提醒世间悲情的正确性与绝对性。
  尼采的“一切价值要重估”,在当下仍然存在效力,但他掀起的虚无黑洞也与之长存。其实,这一切原本可以从再细微处或者具象出发声来之际解决,而不必急于将神毁灭,因为神并不自由,它自产生以来就忙于言说,忙于劝慰,忙于评判、断定凡人的事情,他们整日与人打交道,其实不曾享受半点所谓“自由之境”的完美。而我们应该做的只是穷尽毕生的激情致力于生命所见之弊端,弥补人生中不足,况且这一切又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进行。当然,我们不能指责尼采,因为他为更多的人赢得了发声的机会,这样才有了后来学者,如福柯、波伏娃、桑塔格等不断向“真相”靠近的可能。尽管他们的学术也受到争议,但至少出发点是意欲摆脱“先验”的绝对权威,而探求经验的源头,摒除那些扭曲的、繁杂的、丑陋的阐释和误区,向着文明与光的地方前进。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审视神与人、漫长人类计划与短暂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充分的契机,而不是一元的,不是霸权的,不是易被人盗取的。碧薇的诗中充满了对上帝的敬意,但又时常绝望与怀疑,有时认为上帝离开了宝座,有时又认为“他将一直沉默”,有时又乞求它,向它俯伏敬拜,吻它双足。她生命的质感渐次稀薄,但在她内心至深处仍然存在着某种即模糊又强烈的渴望,那种对神的疑惑及不顾所以的信任足以见到她对光的诚挚。里尔克劝慰迷惘的青年诗人说:“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他认为艰难对人来是好的,有助于人对生命的认识,有助于人的真正的成长,对于爱,也“必须用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他以自己与上帝紧邻,在无穷的寂寞中触摸生命的质感,寻找光与真。
  作为友人,宁可无这些绝望,宁可无这些绝望的诗言,尤其在她以虚无之诗反噬自己生命时,我却愿与之紧邻,向着光和真的地方,宽慰她心灵。这不是对于诗言的否定,而是愿望她以青年生命进行疼痛思考之時,能够极其忍耐,能够面对艰难的价值。当然,在诗人的生命中,我更愿望着她热烈的重生。
  [责任编辑:李 东]
其他文献
大连早于1945年就解放了,解放后受前苏联文学的影响较深,1954年1月便创办了《海燕》文学月刊。1980年代《海燕》在国内文坛声名鹊起,邓刚、达理、孙惠芬、素素先后从这里走上文坛,邓刚、达理先后获得全国中短篇小说奖,素素、孙惠芬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活跃的小说家有老藤、津子围、陈昌平、于永铎、王金杰、李月峰、张鲁镭等;散文创作主要以素素、宁明、李皓为代表,后继乏人;大
期刊
迁坟给补偿,迁出一盔政府补贴5000块钱。这个消息像起了大水一样,沿着青云河直冲了下来。很多人家都被冲了个人仰马翻。那一阵子,青云河两岸东一撮,西一撮,到处都是披麻戴孝的。  不久前,接到老叔的通知,说轮到我们这一片了,让我们立即回去迁坟。我们兄弟都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各地赶回。老叔老婶已经安排好了,算好了吉时,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每盔坟包前,都摆上了旌,还请了一个老道诵了经文。然后,我们就跟着
期刊
五月的大连,桃花盛开。浪漫之都,到处充满着诗意。  下午两点,阳光透过白色纱帘柔和地洒落在厨房的灶台上,此刻病愈后的我正坐在餐桌旁喝着刚刚煮好的咖啡,同时看着尼采的《偶像的黄昏》,看到第一章的第33个格言:“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很少!一支风笛的声音。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个错误。德国人甚至想象上帝也在唱歌。”  嗯,我也有同感。对于我而言,能手捧一本书安静的阅读就是一种幸福,能喝一杯咖啡或清香的绿茶也是一
期刊
Q君:  天气真冷了。  凛冽清寒。  有朋友在微信发了一条提示:今天比昨天更冷。恰巧看到,急匆匆把裙子收起,换上厚裤子,厚大衣。  出门才发现,清晨的阳光是多么具有欺骗性,它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这些日子,连包也不带了,把钥匙、手机、乘车卡都塞在大衣口袋里,觉得这样的行走真是简单而轻便。  每天走的路线固定而单一:家、学校、单位;单位、家。如此反复,一天天过去。就连中午最常去的也不过是办公楼一路
期刊
金鹗山那边就是苗圃。这个地方,原先据说是育过一些花花草草的,但如今,只有一幢幢的房舍在茂盛生长,密密匝匝,重重叠叠,从金鹗山麓,一直往南湖那边铺陈,很是汹涌。房舍都不高,三层,四层,五层,顶多七层,绝大多数是当地土著的私房。这些当年养育花草的园丁,抑或说是郊区的菜农,如今都成了城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租房屋,维护秩序。成千上万的城市过客,成了他们的客人,也成了他们收入的部分来源。主人很少,客人
期刊
进入三九的第一天,天地间纷纷扬扬飘起了一场大雪。站在楼上,透过玻璃窗户眺望,触目之处全是银装素裹。一朵朵洁白轻盈的雪花,在天地这个大舞台上,恣意飞舞,如同一只只蝴蝶在一株艳丽的花朵前盘旋。远处的山峦被雪包裹起来一个一个放在了天边。房檐堆砌毛茸茸,没有裁齐的边痕,楼顶、树冠、塔尖全都胖了起来。汽车盖子上留下梅花般的印痕,地上有了深深浅浅、东倒西歪的脚印。2018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如约而至。  好久
期刊
继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连续两届斩获雨果奖之后,科幻作为一个被重新发现的研究热点,又一次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中。然而,面对今天的科幻文学,大多数研究者和评论者却感觉到某种无力——不仅是出于知识体系的局限,也是因为评论者对于科幻所呈现出来的世界观感到无力。科幻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然而,对于每一个作家笔下呈现出来的不同的乌托邦,评论者似乎失去了热情与耐心,陷入了某种空洞的悲观
期刊
一  有一天在会议室开会,圆桌前坐满了同事,我留意了一下,桌子上放的茶杯大大小小十几个,不锈钢的、有机玻璃的、保温的、磁化的,形形色色,花样繁多,但就是没有搪瓷的。很明显,风光一时的搪瓷茶缸现在已经落伍了,至少是在大城市,很少有人再用了。  曾几何时,搪瓷制品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物品,包括脸盆、茶杯、碗、盘等等。30年以前,在每个家庭里几乎都可以找到搪瓷制品的身影,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
期刊
我喜欢数星星  也不怕别人问我  星星有多少  因为星星那么多  我怎么数的过来呢  我喜欢数星星  也不怕别人问我  哪颗星星最亮  因为看星星的角度不同  我们的答案肯定不一样  我喜欢数星星  也不怕别人问我  那些星星叫什么名字  因为对每个星星寄予的希望不同  我给她们起的名字也不一样  我喜欢数星星  也喜欢邀请别人一起数  但是我们不说话  在沉默中陪伴  只有这樣才能专心和星星私语
期刊
2009年10月,广西东兴。我和朋友在北仑河边散步,夏末的阳光洒落在我们身上,暖暖的。突然,她摇动我的手臂:“快看,桥中央!”  循着她的声音,我朝北仑河上的跨国大桥望去,对岸便是越南的城市芒街,一位越南美人正朝着中国款款走来。她三十岁出头,穿一件镶拼色块的波普风格绸衣,窈窕的身段若隐若现,浓密的长卷发不时在微风中飘动。最迷人的还是她的笑,她笑得恬然自若,大而深的黑眼睛里装满了令人赞叹的——自足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