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我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摒弃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培养能力的舞台。我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是学生进行表演的舞台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除了包括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还包括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是老师应挖掘的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例如:我在复习“数的整除”时,要求学生把这一部分的数学概念和有关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排成节日在上课时把它们表演出来,其中有三个学生,一个扮演“质数”一个扮演“合数”,一个扮演“1”。扮演“质数”的学生说:“我是质数,我的约数中只有1和我自己,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数中,哪些是我的朋友呢?”这时班上的学生纷纷回答,“2、3、5、7、11、13、……”扮演“质数”的学生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指正。接着,扮演“合数”的学生说:“我是合数,我除了有1和本身这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同学们也请你们告诉我,在自然数中,哪些是我的朋友呢?”班上的同学纷纷回答:“4、6、8、9……”同样扮演合数的学生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指正。最后扮演“1”这个自然数的同学,哭哭啼啼地走上讲台说:“你们都有朋友,而我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没有呢?”“合数”和“质数”拉着“1”的手说:“因为你不具有我们的特征,所以你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是你依然是自然数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以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
这节课通过表演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使上台表演的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台下的学生看了台上的学生形象的表演,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师与生之间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交流,应形成交叉的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应采取同龄人易接近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可以起到老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相互促进、互相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让学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装沙子),让他们观察,分小组动手实验,并汇报结果。学生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够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在学生充分掌握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后,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底面积,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如果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高,底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讨论解决。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不同的方法,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数学课堂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训练小学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更是非常必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少先队员在山坡栽松树和柏树中,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这道应用题时,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学生汇报的方法有方程法和倍解法、分解法、比例解法,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归一解法等。最后让学生比较这几种解法,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说出自己喜欢哪种解法。
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不同于一题多解,不需要同一个学生有许多种解法,而是希望学生能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观点去看学生的方法,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课堂是学生进行表演的舞台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除了包括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还包括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是老师应挖掘的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例如:我在复习“数的整除”时,要求学生把这一部分的数学概念和有关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排成节日在上课时把它们表演出来,其中有三个学生,一个扮演“质数”一个扮演“合数”,一个扮演“1”。扮演“质数”的学生说:“我是质数,我的约数中只有1和我自己,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数中,哪些是我的朋友呢?”这时班上的学生纷纷回答,“2、3、5、7、11、13、……”扮演“质数”的学生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指正。接着,扮演“合数”的学生说:“我是合数,我除了有1和本身这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同学们也请你们告诉我,在自然数中,哪些是我的朋友呢?”班上的同学纷纷回答:“4、6、8、9……”同样扮演合数的学生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指正。最后扮演“1”这个自然数的同学,哭哭啼啼地走上讲台说:“你们都有朋友,而我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没有呢?”“合数”和“质数”拉着“1”的手说:“因为你不具有我们的特征,所以你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是你依然是自然数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以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
这节课通过表演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使上台表演的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台下的学生看了台上的学生形象的表演,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师与生之间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交流,应形成交叉的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应采取同龄人易接近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可以起到老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相互促进、互相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让学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装沙子),让他们观察,分小组动手实验,并汇报结果。学生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够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在学生充分掌握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后,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底面积,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如果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高,底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讨论解决。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不同的方法,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数学课堂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训练小学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更是非常必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少先队员在山坡栽松树和柏树中,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这道应用题时,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学生汇报的方法有方程法和倍解法、分解法、比例解法,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归一解法等。最后让学生比较这几种解法,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说出自己喜欢哪种解法。
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不同于一题多解,不需要同一个学生有许多种解法,而是希望学生能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观点去看学生的方法,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