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在论述零售商自有品牌的众多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零售业现行经营方式制约了自有品牌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零售企业多处于集中代理经营阶段,欠缺控制货源的能力,更无法拥有与之亲密合作的生产企业,不能达到发展自有品牌的目的。而由代理经营向买断经营的过渡过程,则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改进零售商的经营理念与经营能力。
关键词:自有品牌 经营方式 买断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75-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世界零售业巨头采取多种形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以其成熟的价值优势,规范的零售理念,完善的配送系统和灵活的人才机制,对中国的大型零售企业构成强大压力;其次,国内大量的专卖店、特价店、独家代理及个体户为主的自由市场,使零售业变得日益复杂,同时许多生产商也纷纷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向流通领域伸展触角,他们的经营手段灵活多样,在一些雷同的商品上,大型零售商已无优势而言。在这种背景下,自有品牌战略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大型零售企业的关注,必将成为其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在研究和实践中,一些零售商推出了自己品牌的产品,但是,直到今天,零售商品牌在我国企业实践中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的零售商自有品牌战略实行过早,时机还不成熟。以至于品牌没有建立起来,原有的业务也受到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零售商自有品牌的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创建自有品牌较之销售生产企业品牌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自有品牌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有利于树立商业企业的良好形象;二是有利于降低商品价格,形成价格竞争优势;三是有利于体现商业企业文化价值。商家的文化效应品牌是凝结产品特征的总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有形产品的销售,其自身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也同时被广大消费者认同和接受,商业企业创建并销售自有品牌的同时也创建了企业特有的文化价值,同时,把品牌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文化效应,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投资回报率;四是有利于商业企业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长远看,一个企业不能仅仅靠独特的产品来保持市场份额,因为市场竞争时时存在。但创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自有品牌,有利于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维护与发展自有品牌的同时,商业企业的服务质量会在与顾客的互动中不断提高。通过特色、优质的服务留住顾客,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从而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二、我国零售业现行经营方式制约了自有品牌发展
1.我国零售业经营方式的发展现状。从国外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市场需要经历一个由产业资本占主导到商业资本做主导的过程。而零售商也要经历三种渐进的经营方式:代理经营、买断经营和品牌经营。我国的零售企业目前多集中在代理经营阶段。
代理经营有三种方式:物业管理、代理、代销。零售商以物业管理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是以收取场租费、柜台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的方式向进场的商家提供服务。零售商实际从事的是物业管理,不涉及任何商品所有权的交换活动。现在国内不少的零售商场是通过这种经营来维持发展的。代理是零售商接受厂家的委托,帮助厂家销售其产品,根据销售量的大小,从厂家那里获得代理费。代理业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零售商不用支付任何的费用以获得厂家的产品,零售商资金占用少,风险小。代销与代理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零售商先要支付货款获得产品,但在规定时间没有销售完的产品却可以无条件退货,零售商通过获得销售价差而获利。不管是物业管理、代理或代销,零售商都不用承担产品不能卖出去的风险。按照责任与权利对等的原则,零售商在与制造商的关系中,由于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小,获得的权利与收益当然就小。这样就形不成对上游供应商及产品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物业管理、代理或代销,零售商不愿和不能主动涉及产品的选择,在零售商和厂家的关系中,零售商处于依附地位,零售商認为产品质量管理主要是厂家的事。所以不会建立健全自己的质检系统,对所经销的产品缺乏质量把关意识,导致经营产品良莠不齐。所以在代理经营阶段零售商只有在资金和商品周转速度方面可以达到发展自有品牌的要求。而开发自有品牌最重要的两项条件都存在着根本性的缺失。
2.“买断经营”是零售商向自有品牌发展的“跳板”。买断经营是指零售商通过支付货款买断产品所有权,再向其他经销商或消费者销售产品,通过买与卖的价差获取收益,买断经营有三种情况:第一,买断产品所有权。商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获得产品,独立承担产品交易风险。第二,买断某产品品种的经营权。这种买断既包括了产品所有权的买断,又包括了品种经营权的买断。它是买断产品所有权的发展,它不仅要商家承担产品销售风险,还要承担买断品种增加成本所形成的风险。第三,买断品牌。零售商买断品牌的一般形式是,商家提出自己的主张,设计开发产品,生产企业负责生产,由商家垄断销售该品牌的产品,但品牌所有权仍由生产企业所有。买断品牌其实是买断品牌经营权,零售商既承担销售风险,又要承担产品市场开发风险,零售商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市场维护。买断经营使零售商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零售商为了尽可能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必然会更加努力了解分析市场需求,使自己购入的产品质量、品种、品牌更适合市场需要。这些努力导致零售商适应市场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度不断提高,零售商服务品牌最终得以建立巩固和彰显。这样就加强了对产品的控制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产企业,拥有了良好的发展自有品牌的基础。
三、我国零售商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措施
国内零售商在创建自有品牌的过程中,要实现从代理经营向买断经营转变。目前还需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1.改进经营思路,更新经营机制。在阻碍零售业发展的众多问题中,经营的理念与运作机制一直是其中最大的问题。面对风险与机遇时的退缩,造成了零售业的长期停滞不前,许多零售商在买断经营的路上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在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博弈中,商业资本选择了一种保守的方式。在遍布国内的大小百货店与超市中,营运收入主要来自与物业性质的房租和向供应商索要的进场费,而产品的选择多是先上架试销再结款返点。众多的连锁专卖店更是在运作中完全依附于厂商。由厂商统一制定价格、营销策略,统一提供广告支持甚至店面设计。这当然有利于节省商业企业的投资运作成本,但另一方面更大大降低了作为一线销售机构的灵活性。在经济环节中“市场—销售商—生产”这一引导过程,被简化成了“市场—生产”。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纽带”的零售商,则成了生产企业的另一个销售部门,成了产业资本的附属物。
零售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对机制的创新,主动介入到产品的设计与市场的开发中。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商品在一定地域对一定品种进行买断试点。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经营压力主动适应市场了解更多的终端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加强对上游生产企业的控制与合作,在生产与销售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2.注重收集商业信息,突出“中间优势”。由于零售商拥有与消费者联系更紧密的优势,使零售商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动态,并及时作出反应,给零售商创建品牌、争夺品牌所有权提供了相对优势。世界著名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宣称,它最值钱的部分是它的收银机。它的收银机除了用扫描器扫描顾客买了什么商品,还能记录结账人的性别、年龄及购买的对象。有了这些厂家急需的信息,沃尔玛在与供货商谈判时就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假设,沃尔玛根据这些信息去开发自有品牌的产品,会因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而创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国内的众多零售商则只是关注于产品生产商所提供的返点和进场费,浪费了大量的销售信息。所以,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零售企业应积极推进会员制并建立健全销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系统,加大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
3.加强商业企业服务建设,增强顾客认同感。如果发展买断经营,零售商将面对更大的压力。所以在发展之前就应加强服务建设,增强顾客对商业品牌的认同。第一,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现实和潜在要求。充分把握目标顾客的心理、生理、文化及行业规律特征,有针对性地满足目标顾客个别的现实和潜在要求,这是培养客户忠实度的关键。第二,创造个性化的服务。在服务中不仅要令顾客满意,形成特色而且要防止雷同,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措施并提供独特的服务项目,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第三,變服务过程为积极引导消费,培养科学消费的过程。在经济学中达不到理想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而零售商要想使自己买断的商品更好的销售就需要加大与消费者的沟通力度,通过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帮助消费者掌握商品信息,促成消费者购买。
4.加强质检,建立保障体系。在买断品牌经营中,产品买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虽然销售后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厂家退换,但不合格的产品损伤更多的是零售商的利益。一个单位产品的失误会导致整体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的大幅下降。而此时该产品的销售风险完全集中在零售商身上,这就要求零售商加强进货与上架的质检系统。从产品质量方面向上游施压。从进货阶段降低自己的风险。采用更严格的检验手段通过驻厂质检、入库质检和上架质检相结合的多层质检体系。使产品生产销售的完整过程置于零售商的有效控制下,做到预防在前,成功在后,避免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属于零售商自己的售后保障体系,把问题消迩与无形。
5.改善商企关系,加强上下游合作。零售商在完成买断经营,进而创立自有品牌的过程中生产企业都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商业资本由附属走到前台,一方面是一种对产业资本的反控制,而另一方面则可理解为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共赢。而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应变双方对利益的互相争夺为共同创造。所以这一过程应循序渐进,可以采用混合品牌战略:在与生产商合作时,零售商同时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买断品牌产品和生产商品牌产品。并合理地分配利润使生产商得以持续发展和改善生产状况,从源头上增强自有和买断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勇.中国零售商品牌发展中的缺失.统计教育,2003(6)
2.戴静红.大型零售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战略的几点思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8)
3.李晋红.零售企业如何实施自有品牌战略.2002
4.雷大章.零售商自有品牌分析.商业研究,2002(2)
5.周军.自有品牌:零售企业市场因小.商业管理,2002(7)
6.王新新.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先驱论坛,2001(5)
7.江明华,郭磊.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3(4)
8.孙成旺.中间商品牌挑战生产者品牌.经济论坛,2001(17)
9.高凯东.创规模造神奇的连锁典范:英国马狮集团的奥秘.中国商贸,2000(2)
10.屈云波.百货店营销策略处探.企业管理,2001(9)
11.符国群.西方零售商商标.商业研究,2004(3)
12.陈军君.给“国美”把脉.销售与市场,2001(1)
13.何足奇.品牌买断,看上去很美.销售与市场,2001(1)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种经营管理局煤炭运销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53)
(责编:贾伟)
关键词:自有品牌 经营方式 买断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75-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世界零售业巨头采取多种形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以其成熟的价值优势,规范的零售理念,完善的配送系统和灵活的人才机制,对中国的大型零售企业构成强大压力;其次,国内大量的专卖店、特价店、独家代理及个体户为主的自由市场,使零售业变得日益复杂,同时许多生产商也纷纷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向流通领域伸展触角,他们的经营手段灵活多样,在一些雷同的商品上,大型零售商已无优势而言。在这种背景下,自有品牌战略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大型零售企业的关注,必将成为其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在研究和实践中,一些零售商推出了自己品牌的产品,但是,直到今天,零售商品牌在我国企业实践中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的零售商自有品牌战略实行过早,时机还不成熟。以至于品牌没有建立起来,原有的业务也受到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零售商自有品牌的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创建自有品牌较之销售生产企业品牌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自有品牌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有利于树立商业企业的良好形象;二是有利于降低商品价格,形成价格竞争优势;三是有利于体现商业企业文化价值。商家的文化效应品牌是凝结产品特征的总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有形产品的销售,其自身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也同时被广大消费者认同和接受,商业企业创建并销售自有品牌的同时也创建了企业特有的文化价值,同时,把品牌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文化效应,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投资回报率;四是有利于商业企业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长远看,一个企业不能仅仅靠独特的产品来保持市场份额,因为市场竞争时时存在。但创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自有品牌,有利于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维护与发展自有品牌的同时,商业企业的服务质量会在与顾客的互动中不断提高。通过特色、优质的服务留住顾客,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从而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二、我国零售业现行经营方式制约了自有品牌发展
1.我国零售业经营方式的发展现状。从国外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市场需要经历一个由产业资本占主导到商业资本做主导的过程。而零售商也要经历三种渐进的经营方式:代理经营、买断经营和品牌经营。我国的零售企业目前多集中在代理经营阶段。
代理经营有三种方式:物业管理、代理、代销。零售商以物业管理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是以收取场租费、柜台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的方式向进场的商家提供服务。零售商实际从事的是物业管理,不涉及任何商品所有权的交换活动。现在国内不少的零售商场是通过这种经营来维持发展的。代理是零售商接受厂家的委托,帮助厂家销售其产品,根据销售量的大小,从厂家那里获得代理费。代理业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零售商不用支付任何的费用以获得厂家的产品,零售商资金占用少,风险小。代销与代理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零售商先要支付货款获得产品,但在规定时间没有销售完的产品却可以无条件退货,零售商通过获得销售价差而获利。不管是物业管理、代理或代销,零售商都不用承担产品不能卖出去的风险。按照责任与权利对等的原则,零售商在与制造商的关系中,由于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小,获得的权利与收益当然就小。这样就形不成对上游供应商及产品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物业管理、代理或代销,零售商不愿和不能主动涉及产品的选择,在零售商和厂家的关系中,零售商处于依附地位,零售商認为产品质量管理主要是厂家的事。所以不会建立健全自己的质检系统,对所经销的产品缺乏质量把关意识,导致经营产品良莠不齐。所以在代理经营阶段零售商只有在资金和商品周转速度方面可以达到发展自有品牌的要求。而开发自有品牌最重要的两项条件都存在着根本性的缺失。
2.“买断经营”是零售商向自有品牌发展的“跳板”。买断经营是指零售商通过支付货款买断产品所有权,再向其他经销商或消费者销售产品,通过买与卖的价差获取收益,买断经营有三种情况:第一,买断产品所有权。商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获得产品,独立承担产品交易风险。第二,买断某产品品种的经营权。这种买断既包括了产品所有权的买断,又包括了品种经营权的买断。它是买断产品所有权的发展,它不仅要商家承担产品销售风险,还要承担买断品种增加成本所形成的风险。第三,买断品牌。零售商买断品牌的一般形式是,商家提出自己的主张,设计开发产品,生产企业负责生产,由商家垄断销售该品牌的产品,但品牌所有权仍由生产企业所有。买断品牌其实是买断品牌经营权,零售商既承担销售风险,又要承担产品市场开发风险,零售商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市场维护。买断经营使零售商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零售商为了尽可能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必然会更加努力了解分析市场需求,使自己购入的产品质量、品种、品牌更适合市场需要。这些努力导致零售商适应市场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度不断提高,零售商服务品牌最终得以建立巩固和彰显。这样就加强了对产品的控制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产企业,拥有了良好的发展自有品牌的基础。
三、我国零售商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措施
国内零售商在创建自有品牌的过程中,要实现从代理经营向买断经营转变。目前还需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1.改进经营思路,更新经营机制。在阻碍零售业发展的众多问题中,经营的理念与运作机制一直是其中最大的问题。面对风险与机遇时的退缩,造成了零售业的长期停滞不前,许多零售商在买断经营的路上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在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博弈中,商业资本选择了一种保守的方式。在遍布国内的大小百货店与超市中,营运收入主要来自与物业性质的房租和向供应商索要的进场费,而产品的选择多是先上架试销再结款返点。众多的连锁专卖店更是在运作中完全依附于厂商。由厂商统一制定价格、营销策略,统一提供广告支持甚至店面设计。这当然有利于节省商业企业的投资运作成本,但另一方面更大大降低了作为一线销售机构的灵活性。在经济环节中“市场—销售商—生产”这一引导过程,被简化成了“市场—生产”。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纽带”的零售商,则成了生产企业的另一个销售部门,成了产业资本的附属物。
零售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对机制的创新,主动介入到产品的设计与市场的开发中。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商品在一定地域对一定品种进行买断试点。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经营压力主动适应市场了解更多的终端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加强对上游生产企业的控制与合作,在生产与销售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2.注重收集商业信息,突出“中间优势”。由于零售商拥有与消费者联系更紧密的优势,使零售商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动态,并及时作出反应,给零售商创建品牌、争夺品牌所有权提供了相对优势。世界著名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宣称,它最值钱的部分是它的收银机。它的收银机除了用扫描器扫描顾客买了什么商品,还能记录结账人的性别、年龄及购买的对象。有了这些厂家急需的信息,沃尔玛在与供货商谈判时就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假设,沃尔玛根据这些信息去开发自有品牌的产品,会因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而创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国内的众多零售商则只是关注于产品生产商所提供的返点和进场费,浪费了大量的销售信息。所以,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零售企业应积极推进会员制并建立健全销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系统,加大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
3.加强商业企业服务建设,增强顾客认同感。如果发展买断经营,零售商将面对更大的压力。所以在发展之前就应加强服务建设,增强顾客对商业品牌的认同。第一,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现实和潜在要求。充分把握目标顾客的心理、生理、文化及行业规律特征,有针对性地满足目标顾客个别的现实和潜在要求,这是培养客户忠实度的关键。第二,创造个性化的服务。在服务中不仅要令顾客满意,形成特色而且要防止雷同,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措施并提供独特的服务项目,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第三,變服务过程为积极引导消费,培养科学消费的过程。在经济学中达不到理想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而零售商要想使自己买断的商品更好的销售就需要加大与消费者的沟通力度,通过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帮助消费者掌握商品信息,促成消费者购买。
4.加强质检,建立保障体系。在买断品牌经营中,产品买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虽然销售后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厂家退换,但不合格的产品损伤更多的是零售商的利益。一个单位产品的失误会导致整体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的大幅下降。而此时该产品的销售风险完全集中在零售商身上,这就要求零售商加强进货与上架的质检系统。从产品质量方面向上游施压。从进货阶段降低自己的风险。采用更严格的检验手段通过驻厂质检、入库质检和上架质检相结合的多层质检体系。使产品生产销售的完整过程置于零售商的有效控制下,做到预防在前,成功在后,避免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属于零售商自己的售后保障体系,把问题消迩与无形。
5.改善商企关系,加强上下游合作。零售商在完成买断经营,进而创立自有品牌的过程中生产企业都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商业资本由附属走到前台,一方面是一种对产业资本的反控制,而另一方面则可理解为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共赢。而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应变双方对利益的互相争夺为共同创造。所以这一过程应循序渐进,可以采用混合品牌战略:在与生产商合作时,零售商同时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买断品牌产品和生产商品牌产品。并合理地分配利润使生产商得以持续发展和改善生产状况,从源头上增强自有和买断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勇.中国零售商品牌发展中的缺失.统计教育,2003(6)
2.戴静红.大型零售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战略的几点思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8)
3.李晋红.零售企业如何实施自有品牌战略.2002
4.雷大章.零售商自有品牌分析.商业研究,2002(2)
5.周军.自有品牌:零售企业市场因小.商业管理,2002(7)
6.王新新.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先驱论坛,2001(5)
7.江明华,郭磊.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3(4)
8.孙成旺.中间商品牌挑战生产者品牌.经济论坛,2001(17)
9.高凯东.创规模造神奇的连锁典范:英国马狮集团的奥秘.中国商贸,2000(2)
10.屈云波.百货店营销策略处探.企业管理,2001(9)
11.符国群.西方零售商商标.商业研究,2004(3)
12.陈军君.给“国美”把脉.销售与市场,2001(1)
13.何足奇.品牌买断,看上去很美.销售与市场,2001(1)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种经营管理局煤炭运销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53)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