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普遍倾向于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缺乏与会计实务的有效结合,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改实践中,可通过会计案例教学法、会计实践教学及讨论式学习等方式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发展和创造的潜能,促使会计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一台阶。
关键词:会计专业;生本教育模式;实践性教学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中职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专业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更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生本教育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会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师本教育模式)就是以理论切入教学,教师热衷于把专业知识、原理方法全部“塞”给学生,而学生接受不了提不起兴趣,甚至放弃学习。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实践和研究都表明,“教者好教”并不等于“学者好学”。而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学生是教育的本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改变师本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选择生本教育模式才能实现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技能。从课程设置来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经学过《基础会计》,两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部分内容是相同的,只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化。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两门课程的共性作为生本教育模式的尝试,例如第一章第二节的“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而第一节中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概述”的内容则不适宜完全采用生本模式教学,毕竟这是对专业课程的概括,需要老师的分析对比,让学生懂得它与《基础会计》的区别及其课程的重要性。又如第二章《货币资金》适合采用师本和生本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这样可以让学生慢慢从习惯的师本教育模式过渡到生本教育模式。
当然,由于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已普遍下降,采用生本教育模式进行会计教学时,必须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要求中职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就要求师生树立“生本教育”思想,提高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信心。
二、会计案例教学法是推行生本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推行生本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这种“先思考再带着问题学”的生本教学模式,与“先教学后模拟练习”的传统师本教学模式相比较,更加有助于形成教学互动的氛围;有助于激励学生对教材及教师讲授内容能动超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涉及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约,条条框框多,受到经济发展变革的影响,变动性强且变化频繁,不少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感到吃力、困惑,有畏惧心理。教师可结合当前市场热点涉及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固定资产》内容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了解不同行业一般采取哪些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各有什么利弊。而后再给出一个案例“飞机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如何确定”,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教师只充当导演、教练、点评的角色,注意引导学生搜集各方面信息,包括航空公司成本费用排序;财政部对飞机及发动机折旧年限的规定、调整及其背景;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事故统计资料等。通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学生体会到对于飞机折旧不能仅从会计角度考虑问题,而应当从该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等角度全面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采用会计案例教学法可将抽象的、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更能体现师生的教学互动。
三、会计实践教学法是生本教育模式中倡导的最好方法
对于没有经历过会计实务的中职学生来说,单一地通过理论教学方式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会有一定的困难,实践中可以结合会计实践教学方式,将会计理论融于单向模拟实习中,既可分解理论知识的难点,突出理论学习重点,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也是践行生本教育体系中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如《财务会计》课程关于“货币资金”的内容进行出纳核算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应收及预付款项”作往来款项核算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存货、固定资产”的内容进行财产物资核算的专业技能训练;对“财务报表”等单项的专业技能训练。而综合的模拟训练适合安排在课程内容学完后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该部分的实践教学是在轮岗方式下的会计综合实训,应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它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4 -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设置会计主管、记账、制证、审核、出纳等岗位,按照各个会计岗位技能要求组织训练,让学生体验会计各岗位的业务处理过程,熟悉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强化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单、证、账、表及其他用品均按实际工作中的样式和使用情况予以配备,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和掌握各个会计岗位不同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讨论式学习是生本教育模式中的常规环节
生本教育的一个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范畴中的事情大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自己来做。而讨论式学习,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中职会计教学中,许多内容都具有讨论的价值。比如就财务运作来说,是会计利润重要,还是现金流量更重要?就固定资产来说,是租赁好,还是购买好?就固定资产折旧率来说,是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就企业职工待遇来说,是发奖金好,还是股权激励好?等等。倡导讨论式教学时,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在讨论前,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和课堂上的提问,并做好讨论小组的分组。其次是讨论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热情倾听,并加以适当鼓励与评点,同时注意控制讨论的节奏,驾驭讨论的方向,调节气氛。第三是讨论后,要求教师要做好总结,多对学生作正面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
生本教育的课堂就是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辩论的课堂,也可称之为“评研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将每一章节的课后配套练习以讨论式学习的方式完成“评研课”。首先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配套的章节练习题。而后将全部练习题分配给各个小组课后讨论,由小组各成员共同完成所分配题量的习题评讲工作,同时要求成员要应付所有答案的解疑。最后分小组安排成员上讲台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为全班同学解答。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教师可给予适时的指导。在学生上讲台评讲中,遇到尴尬场面时要多鼓励和引导。整个课堂每个人都在思考和倾听,不是老师在“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久之,学生就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信的树立和成功的喜悦。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关键词:会计专业;生本教育模式;实践性教学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中职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专业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更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生本教育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会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师本教育模式)就是以理论切入教学,教师热衷于把专业知识、原理方法全部“塞”给学生,而学生接受不了提不起兴趣,甚至放弃学习。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实践和研究都表明,“教者好教”并不等于“学者好学”。而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学生是教育的本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改变师本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选择生本教育模式才能实现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技能。从课程设置来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经学过《基础会计》,两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部分内容是相同的,只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化。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两门课程的共性作为生本教育模式的尝试,例如第一章第二节的“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而第一节中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概述”的内容则不适宜完全采用生本模式教学,毕竟这是对专业课程的概括,需要老师的分析对比,让学生懂得它与《基础会计》的区别及其课程的重要性。又如第二章《货币资金》适合采用师本和生本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这样可以让学生慢慢从习惯的师本教育模式过渡到生本教育模式。
当然,由于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已普遍下降,采用生本教育模式进行会计教学时,必须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要求中职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就要求师生树立“生本教育”思想,提高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信心。
二、会计案例教学法是推行生本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推行生本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这种“先思考再带着问题学”的生本教学模式,与“先教学后模拟练习”的传统师本教学模式相比较,更加有助于形成教学互动的氛围;有助于激励学生对教材及教师讲授内容能动超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涉及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约,条条框框多,受到经济发展变革的影响,变动性强且变化频繁,不少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感到吃力、困惑,有畏惧心理。教师可结合当前市场热点涉及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固定资产》内容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了解不同行业一般采取哪些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各有什么利弊。而后再给出一个案例“飞机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如何确定”,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教师只充当导演、教练、点评的角色,注意引导学生搜集各方面信息,包括航空公司成本费用排序;财政部对飞机及发动机折旧年限的规定、调整及其背景;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事故统计资料等。通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学生体会到对于飞机折旧不能仅从会计角度考虑问题,而应当从该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等角度全面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采用会计案例教学法可将抽象的、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更能体现师生的教学互动。
三、会计实践教学法是生本教育模式中倡导的最好方法
对于没有经历过会计实务的中职学生来说,单一地通过理论教学方式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会有一定的困难,实践中可以结合会计实践教学方式,将会计理论融于单向模拟实习中,既可分解理论知识的难点,突出理论学习重点,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也是践行生本教育体系中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如《财务会计》课程关于“货币资金”的内容进行出纳核算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应收及预付款项”作往来款项核算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存货、固定资产”的内容进行财产物资核算的专业技能训练;对“财务报表”等单项的专业技能训练。而综合的模拟训练适合安排在课程内容学完后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该部分的实践教学是在轮岗方式下的会计综合实训,应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它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4 -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设置会计主管、记账、制证、审核、出纳等岗位,按照各个会计岗位技能要求组织训练,让学生体验会计各岗位的业务处理过程,熟悉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强化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单、证、账、表及其他用品均按实际工作中的样式和使用情况予以配备,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和掌握各个会计岗位不同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讨论式学习是生本教育模式中的常规环节
生本教育的一个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范畴中的事情大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自己来做。而讨论式学习,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中职会计教学中,许多内容都具有讨论的价值。比如就财务运作来说,是会计利润重要,还是现金流量更重要?就固定资产来说,是租赁好,还是购买好?就固定资产折旧率来说,是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就企业职工待遇来说,是发奖金好,还是股权激励好?等等。倡导讨论式教学时,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在讨论前,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和课堂上的提问,并做好讨论小组的分组。其次是讨论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热情倾听,并加以适当鼓励与评点,同时注意控制讨论的节奏,驾驭讨论的方向,调节气氛。第三是讨论后,要求教师要做好总结,多对学生作正面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
生本教育的课堂就是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辩论的课堂,也可称之为“评研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将每一章节的课后配套练习以讨论式学习的方式完成“评研课”。首先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配套的章节练习题。而后将全部练习题分配给各个小组课后讨论,由小组各成员共同完成所分配题量的习题评讲工作,同时要求成员要应付所有答案的解疑。最后分小组安排成员上讲台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为全班同学解答。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教师可给予适时的指导。在学生上讲台评讲中,遇到尴尬场面时要多鼓励和引导。整个课堂每个人都在思考和倾听,不是老师在“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久之,学生就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信的树立和成功的喜悦。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