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小学生最为抵触的学科,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模式来对待学生,学生也只能够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不仅无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让学生形成较为固定的数学思维方式,非常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数学思维训练,让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意识、探究意识,能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思维训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84
一、积极开展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教學内容局限于课本之上,而是要积极开展思维训练脚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特征、真实学习进度,以此来设定思维训练方案,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小升初奠定稳固的基础。对于小学数学高年级思维训练校本课程,可以采用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校本课程的实践,这样既能够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同时,在开展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严谨的思维训练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把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优势发挥出来,防止出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让思维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实施下去,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参与数学思维训练的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比如,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敏捷度来展开评价,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思维训练的自信心。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要想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看到一个数学题目的时候,学生不要想着请教老师,而是要第一时间自主探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拥有较为清晰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解答一道数学问题的时候,需要经历阅读题目、思考问题、解题策略、开始解题、回头验算等步骤,每一个步骤、环节都很重要,教师需要全方面掌握学生的解题动态。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发问的教学环境,比如,在讲解“负数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互动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如学生需要讲出“向银行存入100元钱”“今天零下10摄氏度”等例子,看哪个小组举的例子最多,并且要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探究负数的相关特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空间,比如,在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以往直接给出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先给出“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观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此观点与图形“割裂”来推导梯形面积的正确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推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探索答案的快乐,从而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勇气,无形之中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积极创设数学思维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之上,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积极创设数学思维情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思维情境中锻炼自我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抽象性思维能力等,同时也能够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快乐的。比如,在讲解“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结合积的变化规律来简便展开计算,如在“比例分配”期间,教师可以用举例子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比如,小红与小明需要卖出200个作业本,其中有200元的酬劳,假如小红卖出了130本,而小明卖出了70本,每一个人给100元的酬劳是合理的吗?通过这个数学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同时能够结合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无形之中能够让小学生参与到数学思维训练中。在数学思维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随时了解小学生真实的学习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思维训练活动中来。
总之,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多多开展思维训练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为深入地分析所学数学知识,能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理解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孟芬芬.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模式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23.
[2]王金娜. 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中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62.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思维训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84
一、积极开展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教學内容局限于课本之上,而是要积极开展思维训练脚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特征、真实学习进度,以此来设定思维训练方案,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小升初奠定稳固的基础。对于小学数学高年级思维训练校本课程,可以采用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校本课程的实践,这样既能够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同时,在开展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严谨的思维训练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把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的优势发挥出来,防止出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让思维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实施下去,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参与数学思维训练的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比如,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敏捷度来展开评价,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思维训练的自信心。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要想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看到一个数学题目的时候,学生不要想着请教老师,而是要第一时间自主探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拥有较为清晰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解答一道数学问题的时候,需要经历阅读题目、思考问题、解题策略、开始解题、回头验算等步骤,每一个步骤、环节都很重要,教师需要全方面掌握学生的解题动态。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发问的教学环境,比如,在讲解“负数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互动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如学生需要讲出“向银行存入100元钱”“今天零下10摄氏度”等例子,看哪个小组举的例子最多,并且要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探究负数的相关特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空间,比如,在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以往直接给出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先给出“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观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此观点与图形“割裂”来推导梯形面积的正确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推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探索答案的快乐,从而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勇气,无形之中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积极创设数学思维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之上,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积极创设数学思维情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思维情境中锻炼自我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抽象性思维能力等,同时也能够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快乐的。比如,在讲解“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结合积的变化规律来简便展开计算,如在“比例分配”期间,教师可以用举例子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比如,小红与小明需要卖出200个作业本,其中有200元的酬劳,假如小红卖出了130本,而小明卖出了70本,每一个人给100元的酬劳是合理的吗?通过这个数学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同时能够结合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无形之中能够让小学生参与到数学思维训练中。在数学思维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随时了解小学生真实的学习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思维训练活动中来。
总之,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多多开展思维训练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为深入地分析所学数学知识,能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理解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孟芬芬.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模式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23.
[2]王金娜. 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中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