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湖卖艺的相声时代
没有正规剧场以前,说相声的就像是江湖艺人,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法提前预知观众人数,带着道具,走在街上,找到一块空地就开始吆喝,聚集一些人后便开始就地表演,然后靠观众的打赏获得收入。在行业里,他们管这样的行为叫“撂地”,和《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紫薇几人逃亡时,在街头卖艺的情景有几分类似。这个时期的相声内容,大多和性、乱伦相关,因为观众买账。
1899年出生的常连安经历了这段相声界最苦的年代。在说相声以前,他曾到过东北,在那里学京剧,唱黑头,演老生,人称“小鑫奎”,后因青春期变声,无法唱戏,又学了变戏法,带着妻儿在张家口卖艺,1923年,张家口闹水灾,卖艺收入微薄,他带着家人辗转来到天津,开始演出相声,1933年,被张寿臣代收为师弟后,才正式入了相声这一行。卖艺的经历为他行走江湖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他的相声,不仅有说,偶尔还搭配些耍把式的动作表演,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依然能在网上搜到常老先生《山中奇兽》、《黄半仙》等著名段子,虽然没有影像资料,但听着那时唱、时讲、时而雄厚、时而尖锐的嗓音,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嗔痴怒笑的微表情。这种冷峻幽默、讽刺辛辣的风格也曾风靡一时,至今仍让一些老辈听众回味不已。
为了养家糊口,他的几个儿子也相继步入这个行业,有些子承父业的意味。相声渐渐成为常氏家族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作为家里的长子,常宝堃4岁就开始随着父亲“撂地”,初时,他只是站场子,后来逐渐学会了各种杂耍,能将翻跟头、拿大顶等绝活信手拈来,父亲表演,他就在一旁烘托气氛,深受观众喜爱。很小的时候,他便有了艺名,人称“小蘑菇”。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其他几人则分别被称为“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五蘑菇”、“六蘑菇”。兄弟6人,各有特色,都曾是风靡一时的相声名角。其中,以小蘑菇最为出色。提到他,大家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天资聪颖、口齿伶俐”等词,在他的表演中借鉴了很多曲艺和话剧艺术,通俗流畅,诙谐风趣的表演风格,自成流派,蜚声艺坛。
启明茶社开启文明相声
作为常氏相声的后人,回忆起老一辈的光辉岁月,常远说:“我家里的老祖其实一直在做相声界的改革,他们一起创办了启明茶社,把相声带进了剧场,提出了说文明相声的想法。”
那是在常氏家族积累了一些名气后,有位老观众向常连安提议说:“你们一家子都说相声,为什么不自己挑个班, 弄个园子?”1936年,西单商场着了把大火,商家正要聚人气儿,借着这个机遇,常连安创办了“启明茶社”, 这一大胆的举动被视为是相声界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相声演员告别了露天场地,有了自己的舞台。最开始,茶社的表演以曲艺为主,有大鼓、双簧、偶尔穿插相声来撑台,但生意不行。于是从1938年起,改成了相声大会,专门表演相声,启明茶社也成了相声的摇篮,老一辈的著名演员几乎都曾在这里登过台,其中甚至包括张寿臣、马四立、苏文茂、白全福等名角,相声大师马季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就曾写道:“我认知相声是从启明茶社开始的。
如今的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咖啡馆、但提到茶社,人们依然无法忘记“启明”,不同于现在茶馆的典雅,启明茶社是处矮房,屋内光线很暗,全靠房顶一扇天窗透光,用木头架起一块高地,便成了舞台。在它旁边是些卖豆腐脑、烧饼、荷叶粥一类的小吃摊床。虽然设备简陋,但在存留的老照片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热闹场面:台下的大长凳上坐满了密密麻麻的观众,过道上还站着几位没抢到座位的看客,男士穿着中山装,妇女梳着大长辫,聚精会神地望向舞台,龇牙咧嘴地笑着。
在茶社外面摆着三个大牌子,分别写着 “文明相声”、“相声大会”、“零打钱”,这三样在当时的曲艺界都属创新突破。尤其是“文明相声”,在这之前,相声界流传的大多是低级下流的荤段子,几乎不适合妇女和儿童听。
将相声化为爱国武器
解放以后,启明茶社随着西单商场的扩建和相声演员的归队而终结,离开了启明茶社的常氏投身于祖国的文化事业,将相声化为爱国武器,编演了很多新相声,热情歌颂新生活,颇受广大群众喜爱。
1951年,常宝堃跟随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奔赴朝鲜,在前线演出时,遭美军飞机疯狂轰炸扫射,不幸牺牲。次日,文艺界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在天津,前来参加祭悼的群众有3万多人,场景虽不及“十里长街送总理”壮观,但也足以说明“小蘑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追掉会的现场,有几个老太太当场就摔了话匣子,痛诉:“没有小蘑菇,还听什么话匣子。”
作为全家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人,常宝华呆呆地望着电报上:“常宝堃同志,殉国” 几个大字,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带回家,“当母亲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时,两个眼睛都没有焦点了,她不喊宝堃,也不喊自己的孩子,她喊:‘大柱子,大柱子啊’。” 每每回想起来自己的哥哥,常宝华先生都会很激动,在他看来,“没有我大哥,就不会有常氏相声。” 大哥牺牲后,常宝华毅然决然地继承了大哥的遗志,第二次上前线。他说:“要不是这样的话,谁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啊?”
1971年,中美乒乓球队互访,为两国破冰埋下伏笔。一时间,乒乓球成为深受国民喜爱的国球,常宝霆创作完成的相声《我爱乒乓球》颇受观众称赞,后来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体验生活,创作并演出了《水车问题》、《挖宝》等作品。这些节目源于生活,现实意义很强,深得广大观众喜爱。
作為常氏的后人,常远也希望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听爷爷讲我大爷爷殉国的故事时,我的感触很深,作为一个喜剧人,这应该是最高的荣誉了。我生在和平年代,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为国家牺牲,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自己的作品。”
演喜剧也是传承
从当年的常连安到如今的常远,常氏相声已经传承了4代,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从民国、解放到新中国,见证了整个祖国的成长,也在陪着祖国一起改变。到常远这里,他不再只是说相声,而是将这种传承扩展到了整个喜剧领域。结束了《欢乐喜剧人》的表演后,他马不停蹄地奔赴剧组,为下一个电影做准备。在家中,和喜剧有关的事是他和爷爷之间最常见的谈资,在他们的爷孙对话中,我们能听到许多当年的故事。
常宝华也常以当年的事例告诫常远:一定要提高喜剧的档次,不能让它停留在观众以前的审美里。他说:“作为创作者一定要拉着观众走,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观众。喜剧中的包袱固然很重要,但这不是全部。做喜剧,你一定要带给观众一些东西,要么是正能量、要么是有意义的,要么是讽刺、要么是教育的。如果在一个作品中,你什么都没有传达,那你其实是在浪费观众生命” 。
在这一点上,常远和爷爷的意见一样,“我最开始从事这行的时候,也不知道喜剧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但当我亲自做下来之后,我才发现:提高喜剧的档次真的很重要。”也许有些观众会说:“你不要教育我,别跟我讲大道理,我就是来笑的。”但是常远很清楚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声音。
作为第四代传人,常远从小就被寄予厚望,但提到传承,他显得很淡然,“其实我们家从来没有特意要求孩子们一定要从事这一行,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都讲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家里人也从来没要求我一定要说相声,他们觉得只要子孙有出息就好。”他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多出好作品。
没有正规剧场以前,说相声的就像是江湖艺人,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法提前预知观众人数,带着道具,走在街上,找到一块空地就开始吆喝,聚集一些人后便开始就地表演,然后靠观众的打赏获得收入。在行业里,他们管这样的行为叫“撂地”,和《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紫薇几人逃亡时,在街头卖艺的情景有几分类似。这个时期的相声内容,大多和性、乱伦相关,因为观众买账。
1899年出生的常连安经历了这段相声界最苦的年代。在说相声以前,他曾到过东北,在那里学京剧,唱黑头,演老生,人称“小鑫奎”,后因青春期变声,无法唱戏,又学了变戏法,带着妻儿在张家口卖艺,1923年,张家口闹水灾,卖艺收入微薄,他带着家人辗转来到天津,开始演出相声,1933年,被张寿臣代收为师弟后,才正式入了相声这一行。卖艺的经历为他行走江湖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他的相声,不仅有说,偶尔还搭配些耍把式的动作表演,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依然能在网上搜到常老先生《山中奇兽》、《黄半仙》等著名段子,虽然没有影像资料,但听着那时唱、时讲、时而雄厚、时而尖锐的嗓音,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嗔痴怒笑的微表情。这种冷峻幽默、讽刺辛辣的风格也曾风靡一时,至今仍让一些老辈听众回味不已。
为了养家糊口,他的几个儿子也相继步入这个行业,有些子承父业的意味。相声渐渐成为常氏家族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作为家里的长子,常宝堃4岁就开始随着父亲“撂地”,初时,他只是站场子,后来逐渐学会了各种杂耍,能将翻跟头、拿大顶等绝活信手拈来,父亲表演,他就在一旁烘托气氛,深受观众喜爱。很小的时候,他便有了艺名,人称“小蘑菇”。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其他几人则分别被称为“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五蘑菇”、“六蘑菇”。兄弟6人,各有特色,都曾是风靡一时的相声名角。其中,以小蘑菇最为出色。提到他,大家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天资聪颖、口齿伶俐”等词,在他的表演中借鉴了很多曲艺和话剧艺术,通俗流畅,诙谐风趣的表演风格,自成流派,蜚声艺坛。
启明茶社开启文明相声
作为常氏相声的后人,回忆起老一辈的光辉岁月,常远说:“我家里的老祖其实一直在做相声界的改革,他们一起创办了启明茶社,把相声带进了剧场,提出了说文明相声的想法。”
那是在常氏家族积累了一些名气后,有位老观众向常连安提议说:“你们一家子都说相声,为什么不自己挑个班, 弄个园子?”1936年,西单商场着了把大火,商家正要聚人气儿,借着这个机遇,常连安创办了“启明茶社”, 这一大胆的举动被视为是相声界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相声演员告别了露天场地,有了自己的舞台。最开始,茶社的表演以曲艺为主,有大鼓、双簧、偶尔穿插相声来撑台,但生意不行。于是从1938年起,改成了相声大会,专门表演相声,启明茶社也成了相声的摇篮,老一辈的著名演员几乎都曾在这里登过台,其中甚至包括张寿臣、马四立、苏文茂、白全福等名角,相声大师马季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就曾写道:“我认知相声是从启明茶社开始的。
如今的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咖啡馆、但提到茶社,人们依然无法忘记“启明”,不同于现在茶馆的典雅,启明茶社是处矮房,屋内光线很暗,全靠房顶一扇天窗透光,用木头架起一块高地,便成了舞台。在它旁边是些卖豆腐脑、烧饼、荷叶粥一类的小吃摊床。虽然设备简陋,但在存留的老照片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热闹场面:台下的大长凳上坐满了密密麻麻的观众,过道上还站着几位没抢到座位的看客,男士穿着中山装,妇女梳着大长辫,聚精会神地望向舞台,龇牙咧嘴地笑着。
在茶社外面摆着三个大牌子,分别写着 “文明相声”、“相声大会”、“零打钱”,这三样在当时的曲艺界都属创新突破。尤其是“文明相声”,在这之前,相声界流传的大多是低级下流的荤段子,几乎不适合妇女和儿童听。
将相声化为爱国武器
解放以后,启明茶社随着西单商场的扩建和相声演员的归队而终结,离开了启明茶社的常氏投身于祖国的文化事业,将相声化为爱国武器,编演了很多新相声,热情歌颂新生活,颇受广大群众喜爱。
1951年,常宝堃跟随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奔赴朝鲜,在前线演出时,遭美军飞机疯狂轰炸扫射,不幸牺牲。次日,文艺界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在天津,前来参加祭悼的群众有3万多人,场景虽不及“十里长街送总理”壮观,但也足以说明“小蘑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追掉会的现场,有几个老太太当场就摔了话匣子,痛诉:“没有小蘑菇,还听什么话匣子。”
作为全家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人,常宝华呆呆地望着电报上:“常宝堃同志,殉国” 几个大字,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带回家,“当母亲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时,两个眼睛都没有焦点了,她不喊宝堃,也不喊自己的孩子,她喊:‘大柱子,大柱子啊’。” 每每回想起来自己的哥哥,常宝华先生都会很激动,在他看来,“没有我大哥,就不会有常氏相声。” 大哥牺牲后,常宝华毅然决然地继承了大哥的遗志,第二次上前线。他说:“要不是这样的话,谁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啊?”
1971年,中美乒乓球队互访,为两国破冰埋下伏笔。一时间,乒乓球成为深受国民喜爱的国球,常宝霆创作完成的相声《我爱乒乓球》颇受观众称赞,后来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体验生活,创作并演出了《水车问题》、《挖宝》等作品。这些节目源于生活,现实意义很强,深得广大观众喜爱。
作為常氏的后人,常远也希望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听爷爷讲我大爷爷殉国的故事时,我的感触很深,作为一个喜剧人,这应该是最高的荣誉了。我生在和平年代,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为国家牺牲,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自己的作品。”
演喜剧也是传承
从当年的常连安到如今的常远,常氏相声已经传承了4代,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从民国、解放到新中国,见证了整个祖国的成长,也在陪着祖国一起改变。到常远这里,他不再只是说相声,而是将这种传承扩展到了整个喜剧领域。结束了《欢乐喜剧人》的表演后,他马不停蹄地奔赴剧组,为下一个电影做准备。在家中,和喜剧有关的事是他和爷爷之间最常见的谈资,在他们的爷孙对话中,我们能听到许多当年的故事。
常宝华也常以当年的事例告诫常远:一定要提高喜剧的档次,不能让它停留在观众以前的审美里。他说:“作为创作者一定要拉着观众走,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观众。喜剧中的包袱固然很重要,但这不是全部。做喜剧,你一定要带给观众一些东西,要么是正能量、要么是有意义的,要么是讽刺、要么是教育的。如果在一个作品中,你什么都没有传达,那你其实是在浪费观众生命” 。
在这一点上,常远和爷爷的意见一样,“我最开始从事这行的时候,也不知道喜剧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但当我亲自做下来之后,我才发现:提高喜剧的档次真的很重要。”也许有些观众会说:“你不要教育我,别跟我讲大道理,我就是来笑的。”但是常远很清楚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声音。
作为第四代传人,常远从小就被寄予厚望,但提到传承,他显得很淡然,“其实我们家从来没有特意要求孩子们一定要从事这一行,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都讲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家里人也从来没要求我一定要说相声,他们觉得只要子孙有出息就好。”他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多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