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但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体系建立、完善。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094-02
大学生创业作为我国社会创业和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式,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大量的创业实践和案例表明,创业政策作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动力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这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着眼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立、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自诞生发展至今,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囊括了创业激发、创业指导、创业发掘的各个环节。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状况如下:
(一)创业教育政策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教育部在2010年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要求各地高校应及时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高校的重要工作日程中。但是,到目前为止,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政策还处于宏观层面的指导性文件。虽然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教学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内容,但在国家层面缺乏指导性文件,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不强。
另外,教育部还在2010年发布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针对高校教育者,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开展社会创业活动,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業活动。以此同时,教育部也提出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要求,从国家层级需要建设一批大学科技园,在地方层面要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使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产生溢出效应。
(二)创业融资政策现状
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是国家通过制定创业资金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大学生创业资金成本,目前我国已经针对大学生创业制定创业基金、财政专项资金和小额担保贷款三大优惠政策。
大学生创业基金是各地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2005年提出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几层就业的意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途径设立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上海市在2005年出资成立属于政府的“天使基金”,分三年投资1.5亿(每年政府投入5000万元,这是建立比较早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该基金的主要资助对象是上海市高校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另外,福建省、湖北省、浙江省分别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以此资助大学生创业。
除了各省自发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国家也从财政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利用财政手段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财政部、工信部也在2012年联合制定和下发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来源。各地也根据中央的文件政策制定了一些支持当地创业的财政资金,如杭州市设立的“科技创业种子资金”,四川省实施的“千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
(三)商务支持政策现状
商务支持政策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利用政策工具减少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壁垒,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阻力,包括税费减免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财政部2006年发布《关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进行个人投资创业时,在毕业两年内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费用。另外,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人社部、发改委在2008年联合制定和发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准入、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等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逐渐成熟和完善,已经能够为培育大学生创业观、创建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政策体系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内容的可操作性都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横向创业政策体系整体性欠缺。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的主管单位过于分散,尚没有组织统一的政策制定和发布主体。虽然部分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是部门之间合作开展的,但出于部门工作思路的差异,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设计很难做到从创业政策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就业政策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最明显的体现,尚未形成针对创业的政策体系,导致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很难形成。最终,使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碎片化。
其次,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在纵向上存在断层现象。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构成应该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其中,总政策即为总原则,包括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路线,具有指导全局的作用。基本政策是指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具体化的政策,是工作开展的具体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具体政策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将总政策和基本政策实现可操作化的界限性规定,属于微观层次的政策范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使用对象相对较窄。 (二)微观层面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政策相比较,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观念和体系;现有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针对性不强、融资渠道匮乏和不顺畅;商务政策上市场准入政策不能根治大学生创业问题,税收政策低效和力度不足;在大学生创业环境政策上,不重视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培养、教育宣传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到位。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很多漏洞,同时政策实施的主体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由于种种限制而出现诸多不足。
首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信息传播效果不佳。主要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组织传播和媒体传播效果不佳,由于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既存在垂直管理又存在逐级管理,而各层级对信息传播的接收受行为偏好、利益的驱使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信息流失、递减和失真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信息传播的媒介以权威媒体为主,较少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传递。而且权威媒体信息较僵化,缺乏人性化,从而导致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媒体传播效果减半。
其次,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缺位。这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和评估机制缺失,即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主体自身缺乏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行为,尤其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使政策实施的效率极其低效。另外,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产生的时间较短,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事前、事后评估体制,导致相关部门无法掌握问题的关键。
三、完善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我国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多维的创业教育体系,对不同年级、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创业教育体系,全面促进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打造“倒金字塔”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
对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创业教育,从全员教育、专业教育、重点教育到精英教育,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1)全员教育,即在全院范围开展各类创业讲座、创业活动和创业政策解读,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2)专业教育,即通过《大学生创业》课程学习,撰写创业计划书训练,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创业素质,筛选出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力的“创业新苗”进行创业指导。(3)重点教育,即对筛选出的“创业新苗”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创业领域、创业模式、创业路径的不同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帮扶,精心打磨创业计划书,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的申报,全面提升创业实践能力。(4)精英教育,即对有创业项目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鼓励其进行工商注册,把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形成创业实体。积极引导创业项目申请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园,指导学生创业实体公司化、规范化运营,实现“创业项目成熟一个、创业实体成功一家”的創业目标。
(二)积极构建“精准结对,协同共创”的创业模式
高校应该鼓励新老创业团队根据创业项目类型进行精准结对,形成以老带新、协同共创的创业模式。传承创业团队一代帮一代的优良传统,鼓励老团队带领新团队,实行“点对点”指导,包括创业计划书的修改、创业准备、资金筹集、风险防控、工商注册等,用成功团队的经验指导新团队的创业实践,促进新团队的快速成长。
(三)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积极挖掘创业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发挥典型的带头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传播创业理念,弘扬创业精神,引领和激励学生勇创业、重实践、增才干。
参考文献:
[1]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 2015.
[2]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11-1519.
[3]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53.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094-02
大学生创业作为我国社会创业和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式,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大量的创业实践和案例表明,创业政策作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动力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这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着眼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立、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自诞生发展至今,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囊括了创业激发、创业指导、创业发掘的各个环节。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状况如下:
(一)创业教育政策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教育部在2010年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要求各地高校应及时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高校的重要工作日程中。但是,到目前为止,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政策还处于宏观层面的指导性文件。虽然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教学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内容,但在国家层面缺乏指导性文件,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不强。
另外,教育部还在2010年发布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针对高校教育者,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开展社会创业活动,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業活动。以此同时,教育部也提出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要求,从国家层级需要建设一批大学科技园,在地方层面要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使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产生溢出效应。
(二)创业融资政策现状
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是国家通过制定创业资金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大学生创业资金成本,目前我国已经针对大学生创业制定创业基金、财政专项资金和小额担保贷款三大优惠政策。
大学生创业基金是各地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2005年提出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几层就业的意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途径设立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上海市在2005年出资成立属于政府的“天使基金”,分三年投资1.5亿(每年政府投入5000万元,这是建立比较早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该基金的主要资助对象是上海市高校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另外,福建省、湖北省、浙江省分别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以此资助大学生创业。
除了各省自发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国家也从财政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利用财政手段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财政部、工信部也在2012年联合制定和下发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来源。各地也根据中央的文件政策制定了一些支持当地创业的财政资金,如杭州市设立的“科技创业种子资金”,四川省实施的“千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
(三)商务支持政策现状
商务支持政策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利用政策工具减少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壁垒,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阻力,包括税费减免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财政部2006年发布《关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高校毕业生进行个人投资创业时,在毕业两年内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费用。另外,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人社部、发改委在2008年联合制定和发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准入、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等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逐渐成熟和完善,已经能够为培育大学生创业观、创建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政策体系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内容的可操作性都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横向创业政策体系整体性欠缺。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的主管单位过于分散,尚没有组织统一的政策制定和发布主体。虽然部分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是部门之间合作开展的,但出于部门工作思路的差异,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设计很难做到从创业政策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就业政策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最明显的体现,尚未形成针对创业的政策体系,导致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很难形成。最终,使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碎片化。
其次,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在纵向上存在断层现象。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构成应该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其中,总政策即为总原则,包括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路线,具有指导全局的作用。基本政策是指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具体化的政策,是工作开展的具体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具体政策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将总政策和基本政策实现可操作化的界限性规定,属于微观层次的政策范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使用对象相对较窄。 (二)微观层面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政策相比较,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观念和体系;现有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针对性不强、融资渠道匮乏和不顺畅;商务政策上市场准入政策不能根治大学生创业问题,税收政策低效和力度不足;在大学生创业环境政策上,不重视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培养、教育宣传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到位。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很多漏洞,同时政策实施的主体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由于种种限制而出现诸多不足。
首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信息传播效果不佳。主要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组织传播和媒体传播效果不佳,由于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既存在垂直管理又存在逐级管理,而各层级对信息传播的接收受行为偏好、利益的驱使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信息流失、递减和失真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信息传播的媒介以权威媒体为主,较少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传递。而且权威媒体信息较僵化,缺乏人性化,从而导致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媒体传播效果减半。
其次,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缺位。这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和评估机制缺失,即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主体自身缺乏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行为,尤其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使政策实施的效率极其低效。另外,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产生的时间较短,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事前、事后评估体制,导致相关部门无法掌握问题的关键。
三、完善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我国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多维的创业教育体系,对不同年级、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创业教育体系,全面促进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打造“倒金字塔”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
对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创业教育,从全员教育、专业教育、重点教育到精英教育,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1)全员教育,即在全院范围开展各类创业讲座、创业活动和创业政策解读,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2)专业教育,即通过《大学生创业》课程学习,撰写创业计划书训练,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创业素质,筛选出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力的“创业新苗”进行创业指导。(3)重点教育,即对筛选出的“创业新苗”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创业领域、创业模式、创业路径的不同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帮扶,精心打磨创业计划书,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的申报,全面提升创业实践能力。(4)精英教育,即对有创业项目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鼓励其进行工商注册,把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形成创业实体。积极引导创业项目申请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园,指导学生创业实体公司化、规范化运营,实现“创业项目成熟一个、创业实体成功一家”的創业目标。
(二)积极构建“精准结对,协同共创”的创业模式
高校应该鼓励新老创业团队根据创业项目类型进行精准结对,形成以老带新、协同共创的创业模式。传承创业团队一代帮一代的优良传统,鼓励老团队带领新团队,实行“点对点”指导,包括创业计划书的修改、创业准备、资金筹集、风险防控、工商注册等,用成功团队的经验指导新团队的创业实践,促进新团队的快速成长。
(三)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积极挖掘创业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发挥典型的带头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传播创业理念,弘扬创业精神,引领和激励学生勇创业、重实践、增才干。
参考文献:
[1]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 2015.
[2]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11-1519.
[3]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