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教育不公平问题时有发生,使得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进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当前中学班级管理活动中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教育公平
班级管理问题涉及到对祖国下一代的培养问题,因而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非常必要,而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公平问题是摆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公平的学习氛围。
一、 班级管理的内涵
所谓“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 中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
(一)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的不公平
其中的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教师比较重视认真学习的学生而忽视不爱学习的学生,由于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强,因而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其二,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并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教师重视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三,班主任在评价学生德育品行时有失公平。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升学率,因而常常忽视学生的品德评价。
(二) 中学班级教学课堂管理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时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往往采取的是陈旧古板的教学设计,这样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发展不利;其二是教学过程有失公平。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少,自身的情绪管理不善,课堂评价空洞等问题很普遍;其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有失公平,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检查不细致。
(三) 中学班级学习管理的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学生的课后作业没有体现出个性化,对后进生产生一定的打击;第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不公平,对优等生辅导过多,忽视后进生的辅导。
(四) 中学班级活动管理的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其一,班级活动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潜力与优势产生一定的激发作用;其二是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不公平,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往往被教师惩罚不能参加集体活动,这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
(五) 中学班级日常管理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了解不多,同时对不同学生的家长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其二是选取班干部时没有体现出公平性,班干部常常是學习好的学生担任,这样会一些学成绩不突出但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失去机会,同时导致对班干部有排斥抵触情绪;其三是班主任排座位不公平,后进生通常会被排到后排,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与想法,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其四是对于违纪的学生惩罚措施方面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三、 促进班主任管理质量提高的建议
(一) 加强自身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借鉴小学、高中教师的管理经验,一定要重视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张弛有度。在学生的学习方面,班主任可以要求严格一点,在其他方面,班主任可以要求松一点。班级的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都有自己的想法以及需求的,但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是不可能以全体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大部分学生的意见为主。学生的观点对教师来说非常的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看法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 重视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团结协作能力是一个集体成功的必要条件,它能够让人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交流的美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有很多的事是独自一个人难以完成的。因此,我们才需要团体合作的力量。团体间的合作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是普遍的现象。学校作为大社会的缩影能够提前让学生体会到以后进入社会之后的现象。学生能够在学校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目的性地增加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与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与探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感情上的良好交流,而且还对学生的学习有益处。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说拔河,接力赛跑、辩论赛等。
(三) 全方位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班主任管理的对象是每一个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孩子,针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入手,将一切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每一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掩藏自身问题,改变不良习惯,才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态度的端正是学好的前提。在平常的班级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将学习态度这一点渗透给学生,并将学习认真的学霸拧成一股绳,在他们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让这种局面不断扩大,带动班上其他同学。当然学生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持之以恒,班主任要帮助他,让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不觉得孤单,不会失去方向,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总之,中学班级管理应克服管理模式僵化、班主任“专制”和过分关注学生成绩等问题,建立一个民主的班级、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会.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能力[J].辽宁教育,2017(16).
[2]李磊.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J].好家长,2016(51).
作者简介:
侯小文,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教育公平
班级管理问题涉及到对祖国下一代的培养问题,因而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非常必要,而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公平问题是摆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公平的学习氛围。
一、 班级管理的内涵
所谓“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 中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
(一) 中学班级德育管理的不公平
其中的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教师比较重视认真学习的学生而忽视不爱学习的学生,由于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强,因而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其二,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并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教师重视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三,班主任在评价学生德育品行时有失公平。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升学率,因而常常忽视学生的品德评价。
(二) 中学班级教学课堂管理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时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往往采取的是陈旧古板的教学设计,这样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发展不利;其二是教学过程有失公平。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少,自身的情绪管理不善,课堂评价空洞等问题很普遍;其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有失公平,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检查不细致。
(三) 中学班级学习管理的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学生的课后作业没有体现出个性化,对后进生产生一定的打击;第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不公平,对优等生辅导过多,忽视后进生的辅导。
(四) 中学班级活动管理的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其一,班级活动比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潜力与优势产生一定的激发作用;其二是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不公平,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往往被教师惩罚不能参加集体活动,这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
(五) 中学班级日常管理不公平
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了解不多,同时对不同学生的家长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其二是选取班干部时没有体现出公平性,班干部常常是學习好的学生担任,这样会一些学成绩不突出但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失去机会,同时导致对班干部有排斥抵触情绪;其三是班主任排座位不公平,后进生通常会被排到后排,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与想法,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其四是对于违纪的学生惩罚措施方面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三、 促进班主任管理质量提高的建议
(一) 加强自身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借鉴小学、高中教师的管理经验,一定要重视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张弛有度。在学生的学习方面,班主任可以要求严格一点,在其他方面,班主任可以要求松一点。班级的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都有自己的想法以及需求的,但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是不可能以全体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大部分学生的意见为主。学生的观点对教师来说非常的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看法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 重视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团结协作能力是一个集体成功的必要条件,它能够让人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交流的美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有很多的事是独自一个人难以完成的。因此,我们才需要团体合作的力量。团体间的合作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是普遍的现象。学校作为大社会的缩影能够提前让学生体会到以后进入社会之后的现象。学生能够在学校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目的性地增加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与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与探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感情上的良好交流,而且还对学生的学习有益处。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说拔河,接力赛跑、辩论赛等。
(三) 全方位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班主任管理的对象是每一个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孩子,针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入手,将一切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每一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掩藏自身问题,改变不良习惯,才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态度的端正是学好的前提。在平常的班级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将学习态度这一点渗透给学生,并将学习认真的学霸拧成一股绳,在他们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让这种局面不断扩大,带动班上其他同学。当然学生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持之以恒,班主任要帮助他,让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不觉得孤单,不会失去方向,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总之,中学班级管理应克服管理模式僵化、班主任“专制”和过分关注学生成绩等问题,建立一个民主的班级、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会.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能力[J].辽宁教育,2017(16).
[2]李磊.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J].好家长,2016(51).
作者简介:
侯小文,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