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实行河(湖)长制以来,在潍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安丘市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落实河(湖)长制作为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举措,全力开展河湖清违清障及“回头看”等专项整治行动,打赢 “无违河湖”攻坚战;完成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建设安丘市河(湖)长制展示馆,并成功创建省级水情教育基地,300名河湖管护员上岗履职,数百名民间河长、河湖警长、爱护河湖志愿者广泛参与,构建起专业管护、全民参与的河湖管护模式。
生态优先,水岸同治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深化河湖清违清障、构建无违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垃圾堆放、大棚种植等河湖“八乱”问题142处。开展“河湖清违清障回头看”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河湖开展全面细致的再排查、再整治,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鱼塘、违章建筑、大棚种植等历史遗留问题46处,保证河湖生态和防洪安全。
二是加快修复水毁设施。2018年水毁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总投资38979.26万元,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2019年抗击“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重建项目96项,估算总投资1.93亿元。
三是提升河岸绿化档次。秉持“以河为轴,拥河发展”理念,把汶河及两岸作为城市景观轴和发展隆起带,进行重点打造。累计投资10亿多元,先后实施汶河城区核心段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滨河景观带绿化、上下游苗圃式绿化等工程,在河道两侧建设不低于50米的生态林带,新增绿化面积3600多亩;建设人工湿地23万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800多万株;新建跨河大桥3座,汶河城区段跨河大桥达到9座;硬化堤顶道路43公里。
创新思路,综合整治
一是以文促治,建设“人文河湖”。在汶河两岸规划建设14处风情建筑作为骑行驿站,拍摄了《行走汶河》纪录片,聘请有“当代徐霞客”之称的李存修等文化名人担任“文化河长”,设置“文化河长工作室”,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河湖文化。挖掘有子湖的有子文化、老子河的老子文化、店子河的管宁文化等河湖文化,讲好河湖故事,传递安丘力量。
二是依法管护,建设“法治河湖”。聘任16名法律专家担任“法治河长”,在河湖清违整治特别是违法案件查处中提供法律咨询、防范法律风险,为河湖治理保驾护航。开展“法治河长”进校园活动,小手拉大手,引领全民守法、共护河湖的“法治河湖”新风尚。实现河湖管护人员学法懂法,依法依规治理、管理、保护河湖。
三是智能管理,建设“智慧河湖”。建设安丘河长制智慧平台,开发了“安丘河长制”手机APP,各级河长、河管员定期巡河,运用APP记录、上传、处置河湖问题,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解决跨区域、跨行业重点问题。建立河(湖)长制工作微信群,实现各级河长、护河志愿者服务队、义务护河员等河湖管护人员信息互通、智能管理。开通微信投诉渠道,发动群众参与河湖监督。
四是划界确权,建设“规范河湖”。今年3月,安丘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安丘市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的公告》,市财政投资457万元,埋设界桩6380个、公告牌1235个,为全市河湖划定了管理和保护范围,构建起了范围明确、权属清晰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
全民参与,共享共治
一、河长挂帅,全时段巡查。全市27名市级河(湖)长巡查频次达684次,71名镇级河(湖)长巡查频次达3000余次,491名村级河(湖)长巡查频次达23568余次,巡查过程中村级河(湖)长着重发现问题,市级、镇街河长着重协调解决问题,累计处置违法采砂、乱堆垃圾、违法种植等涉河湖违法事件52件,维护了良好河湖管护秩序。
二、专人专岗,全天候管护。市财政拿出317万元,聘用456名河湖管护员,承担全市河湖的巡查、保洁和问题处置等日常管护任务,实现了专人看、专人管。聘请507名民间河长、14名河湖警长、280名青年护河志愿者服务队、180名义务护河员、85名骑行队员参与河湖管护,并将河湖管护工作纳入沿河村居千分制考核,形成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河(湖)长效管护体系。
三、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综合运用安丘电视台、今日安丘、安丘电台等媒体广泛发布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弘扬河湖历史文化,引导以民间河长、义务护河队、青年志愿者为中间力量的民间爱河护河团体参与到河湖管护和宣传发动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共同守护秀美河湖。
聚力攻坚,打赢打好“百日攻坚战”
实施河(湖)长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下步,安丘市将根据全市作风整顿及“百日攻坚”会战的部署,重点开展河湖常态化暗访巡查、美丽示范河建设攻坚和文化样板提升等任务攻坚。一是強化调度,常态化暗访巡查。充分利用好通报、约谈等手段,调度水利、住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河湖暗访巡查,及时发现河湖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探索完善河湖管护制度,引入第三方巡查形式,压实管护员履职。二是打好美丽河湖建设攻坚战。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表,采用挂图作战的形式,倒排工期,确保按期完成智慧河湖提升、展示馆改造提升和美丽河湖方案编制等任务攻坚。三是擦亮河湖文化名片。集中力量出版《千秋汶河》《行走渠河》《文化潍河》三部书,拍摄河湖文化宣传片,打造安丘河湖文化样板,讲好河湖故事,传递安丘力量。
生态优先,水岸同治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深化河湖清违清障、构建无违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垃圾堆放、大棚种植等河湖“八乱”问题142处。开展“河湖清违清障回头看”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河湖开展全面细致的再排查、再整治,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鱼塘、违章建筑、大棚种植等历史遗留问题46处,保证河湖生态和防洪安全。
二是加快修复水毁设施。2018年水毁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总投资38979.26万元,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2019年抗击“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重建项目96项,估算总投资1.93亿元。
三是提升河岸绿化档次。秉持“以河为轴,拥河发展”理念,把汶河及两岸作为城市景观轴和发展隆起带,进行重点打造。累计投资10亿多元,先后实施汶河城区核心段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滨河景观带绿化、上下游苗圃式绿化等工程,在河道两侧建设不低于50米的生态林带,新增绿化面积3600多亩;建设人工湿地23万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800多万株;新建跨河大桥3座,汶河城区段跨河大桥达到9座;硬化堤顶道路43公里。
创新思路,综合整治
一是以文促治,建设“人文河湖”。在汶河两岸规划建设14处风情建筑作为骑行驿站,拍摄了《行走汶河》纪录片,聘请有“当代徐霞客”之称的李存修等文化名人担任“文化河长”,设置“文化河长工作室”,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河湖文化。挖掘有子湖的有子文化、老子河的老子文化、店子河的管宁文化等河湖文化,讲好河湖故事,传递安丘力量。
二是依法管护,建设“法治河湖”。聘任16名法律专家担任“法治河长”,在河湖清违整治特别是违法案件查处中提供法律咨询、防范法律风险,为河湖治理保驾护航。开展“法治河长”进校园活动,小手拉大手,引领全民守法、共护河湖的“法治河湖”新风尚。实现河湖管护人员学法懂法,依法依规治理、管理、保护河湖。
三是智能管理,建设“智慧河湖”。建设安丘河长制智慧平台,开发了“安丘河长制”手机APP,各级河长、河管员定期巡河,运用APP记录、上传、处置河湖问题,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解决跨区域、跨行业重点问题。建立河(湖)长制工作微信群,实现各级河长、护河志愿者服务队、义务护河员等河湖管护人员信息互通、智能管理。开通微信投诉渠道,发动群众参与河湖监督。
四是划界确权,建设“规范河湖”。今年3月,安丘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安丘市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的公告》,市财政投资457万元,埋设界桩6380个、公告牌1235个,为全市河湖划定了管理和保护范围,构建起了范围明确、权属清晰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
全民参与,共享共治
一、河长挂帅,全时段巡查。全市27名市级河(湖)长巡查频次达684次,71名镇级河(湖)长巡查频次达3000余次,491名村级河(湖)长巡查频次达23568余次,巡查过程中村级河(湖)长着重发现问题,市级、镇街河长着重协调解决问题,累计处置违法采砂、乱堆垃圾、违法种植等涉河湖违法事件52件,维护了良好河湖管护秩序。
二、专人专岗,全天候管护。市财政拿出317万元,聘用456名河湖管护员,承担全市河湖的巡查、保洁和问题处置等日常管护任务,实现了专人看、专人管。聘请507名民间河长、14名河湖警长、280名青年护河志愿者服务队、180名义务护河员、85名骑行队员参与河湖管护,并将河湖管护工作纳入沿河村居千分制考核,形成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河(湖)长效管护体系。
三、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综合运用安丘电视台、今日安丘、安丘电台等媒体广泛发布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弘扬河湖历史文化,引导以民间河长、义务护河队、青年志愿者为中间力量的民间爱河护河团体参与到河湖管护和宣传发动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共同守护秀美河湖。
聚力攻坚,打赢打好“百日攻坚战”
实施河(湖)长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下步,安丘市将根据全市作风整顿及“百日攻坚”会战的部署,重点开展河湖常态化暗访巡查、美丽示范河建设攻坚和文化样板提升等任务攻坚。一是強化调度,常态化暗访巡查。充分利用好通报、约谈等手段,调度水利、住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河湖暗访巡查,及时发现河湖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探索完善河湖管护制度,引入第三方巡查形式,压实管护员履职。二是打好美丽河湖建设攻坚战。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表,采用挂图作战的形式,倒排工期,确保按期完成智慧河湖提升、展示馆改造提升和美丽河湖方案编制等任务攻坚。三是擦亮河湖文化名片。集中力量出版《千秋汶河》《行走渠河》《文化潍河》三部书,拍摄河湖文化宣传片,打造安丘河湖文化样板,讲好河湖故事,传递安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