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类大学在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的内部情况也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学生可能学过多年钢琴,水平较高;有的虽然弹得浅显,但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有的可能从来没有学过钢琴,是第一次真正接触。这些学生都要学习钢琴,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不能一视同仁,需要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所以,综合类大学的音乐(艺术)学院需合理地进行专业教学科目设置,既遵循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也为学生的全面音乐学习打造相匹配的课程。
钢琴既是一门独立的特色学科,也是音乐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综合类大学中,除了钢琴专业学生之外,其他音乐专业如声乐、器乐、音乐学等专业的学生往往也需要学习钢琴。钢琴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的学习,往往需要钢琴的配合。如果学生不学钢琴,这些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将难以顺利进行。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针对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的。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个人进行的特色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每个学生的具体学琴情况不同,音乐基础不同,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对知识点的领悟力不同,学新曲子的快慢不同,手的条件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不同……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其演奏的曲目进行教学。这一点不管是对钢琴专业学生还是非钢琴专业学生,都是适用的。
关于对专业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中国著名钢琴家但昭义曾举例说:“我对陈萨和吴驰的教法也不一样:尊重他们的个性,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根据陈萨、吴驰各自的特点,让陈萨尽量展示她音乐方面的表现力,选弹贝多芬《奏鸣曲》、舒曼《狂欢节》这类作品;而吴驰只要基本的音乐要求有了,就让他多展示技巧辉煌的一面,给他选取弹《彼得鲁什卡》《梅菲斯托》这样的曲目,回避掉陈萨那种更表现内涵的东西。”
对于非钢琴专业的学生,也是一样。选曲符合学生的特点,才能发挥学生所长。但从锻炼的角度,有时也需要特意选出学生并不擅长但有学习价值的曲子,以帮助学生解决学琴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那些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能够很快接受新思想的学生,要事无巨细地跟他们讲,引导他们积极尝试。另一些人则需要在琴房里暗自尝试好多次。教师要尊重这种做法,不要强迫他们马上改正。对于特别的学生,老师就要找出特殊的教授方法,并相应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
如果教师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结果比行之有效却枯燥乏味的指令更具创造性教育意义。俄罗斯钢琴家列夫·奥伯林曾给学生上过很多永生难忘的课,其中有一节是讨论德彪西的《格拉那达之夜》。因为这首曲子中随处可见哈巴涅拉,因此奥伯林就从哈巴涅拉舞曲的特点出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奥伯林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早年还经常活跃在表演领域。他一生都与俄罗斯最优秀的艺术天才保持联系,其中包括乌斯沃洛、梅耶荷德。有时候,教师根本没必要迎合学生的某种期望。对于那种擅长模仿的学生,教师在钢琴上尽可能少作示范,因为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是,他还没有完全明了教师的意思就先行模仿。例如,美国钢琴家鲍里斯·贝尔曼的一名学生模仿他的弹奏惟妙惟肖,连他弹奏时偶尔出现的差错也模仿出来。但是,对于那些非常熟知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又有些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多给他做些演示。不仅跟他说这首作品应该如何弹,还告诉他应该避免什么,保证学生能听出其中的差异。
在与学生相处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强调的重点反映出他们的需求与背景,包括钢琴技巧、音乐修养以及练琴习惯。对于那些喜欢美国或西欧钢琴技法的学生,要提醒他们手指必须主动、灵活。如果学生弹伴奏时手指清晰度非常高,教师需要经常重复这句话:“不要那么清晰。”如果学生属于激情过度型,就建议他不要在琴房呆很长时间。但对于那种勤奋程度值得怀疑的人,则不要提这样的建议,相反,要激励他去练习,为他找出曲目中具体的难点,让他每次练习都能遇到挑战。
因材施教是鋼琴教师永远要探究的课题。用合理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良好的技术功底,恰当运用技术有效地表现音乐,对各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因专业施教
因专业施教,是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的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制定有利于专业发展的钢琴教学方案,并不断探索总结。例如,在非钢琴主修生中,有的是声乐学生,有的是器乐学生,有的是音乐学学生,对于他们各自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色进行。对声乐学生,多启发其对乐曲的歌唱性,让他们把专业中的歌唱感觉更好地带入钢琴演奏中,在连奏的学习和乐句的线条连贯方面,给予他们形象的专业启示。对于器乐学生,弦乐与管乐的音色不同,歌唱性各有特色,打击乐有不同的质感和色彩差异。器乐学生由于经常接触乐队合奏、室内乐演出等,所以对于乐队的立体音响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对于他们的钢琴教学应启发其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在乐谱中感受到不同乐器的音色,想象不同的乐队效果。例如,席特的很多钢琴练习曲富有弦乐四重奏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弦乐四重奏的音乐感受,会帮助他们理解与演奏作品。音乐学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更扎实,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分析钢琴作品,比较它们创作手法的异同,使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其更好地表达与记忆。
三、结语
教师只有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并在具体教学中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侧重,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避免不同专业的“一刀切”,既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对应的教学,又使学生在熟悉的专业语境里更为形象地理解和学习。因材施教和因专业施教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钢琴既是一门独立的特色学科,也是音乐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综合类大学中,除了钢琴专业学生之外,其他音乐专业如声乐、器乐、音乐学等专业的学生往往也需要学习钢琴。钢琴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的学习,往往需要钢琴的配合。如果学生不学钢琴,这些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将难以顺利进行。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针对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的。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个人进行的特色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每个学生的具体学琴情况不同,音乐基础不同,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对知识点的领悟力不同,学新曲子的快慢不同,手的条件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不同……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其演奏的曲目进行教学。这一点不管是对钢琴专业学生还是非钢琴专业学生,都是适用的。
关于对专业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中国著名钢琴家但昭义曾举例说:“我对陈萨和吴驰的教法也不一样:尊重他们的个性,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根据陈萨、吴驰各自的特点,让陈萨尽量展示她音乐方面的表现力,选弹贝多芬《奏鸣曲》、舒曼《狂欢节》这类作品;而吴驰只要基本的音乐要求有了,就让他多展示技巧辉煌的一面,给他选取弹《彼得鲁什卡》《梅菲斯托》这样的曲目,回避掉陈萨那种更表现内涵的东西。”
对于非钢琴专业的学生,也是一样。选曲符合学生的特点,才能发挥学生所长。但从锻炼的角度,有时也需要特意选出学生并不擅长但有学习价值的曲子,以帮助学生解决学琴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那些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能够很快接受新思想的学生,要事无巨细地跟他们讲,引导他们积极尝试。另一些人则需要在琴房里暗自尝试好多次。教师要尊重这种做法,不要强迫他们马上改正。对于特别的学生,老师就要找出特殊的教授方法,并相应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
如果教师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结果比行之有效却枯燥乏味的指令更具创造性教育意义。俄罗斯钢琴家列夫·奥伯林曾给学生上过很多永生难忘的课,其中有一节是讨论德彪西的《格拉那达之夜》。因为这首曲子中随处可见哈巴涅拉,因此奥伯林就从哈巴涅拉舞曲的特点出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奥伯林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早年还经常活跃在表演领域。他一生都与俄罗斯最优秀的艺术天才保持联系,其中包括乌斯沃洛、梅耶荷德。有时候,教师根本没必要迎合学生的某种期望。对于那种擅长模仿的学生,教师在钢琴上尽可能少作示范,因为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是,他还没有完全明了教师的意思就先行模仿。例如,美国钢琴家鲍里斯·贝尔曼的一名学生模仿他的弹奏惟妙惟肖,连他弹奏时偶尔出现的差错也模仿出来。但是,对于那些非常熟知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又有些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多给他做些演示。不仅跟他说这首作品应该如何弹,还告诉他应该避免什么,保证学生能听出其中的差异。
在与学生相处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强调的重点反映出他们的需求与背景,包括钢琴技巧、音乐修养以及练琴习惯。对于那些喜欢美国或西欧钢琴技法的学生,要提醒他们手指必须主动、灵活。如果学生弹伴奏时手指清晰度非常高,教师需要经常重复这句话:“不要那么清晰。”如果学生属于激情过度型,就建议他不要在琴房呆很长时间。但对于那种勤奋程度值得怀疑的人,则不要提这样的建议,相反,要激励他去练习,为他找出曲目中具体的难点,让他每次练习都能遇到挑战。
因材施教是鋼琴教师永远要探究的课题。用合理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良好的技术功底,恰当运用技术有效地表现音乐,对各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因专业施教
因专业施教,是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的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制定有利于专业发展的钢琴教学方案,并不断探索总结。例如,在非钢琴主修生中,有的是声乐学生,有的是器乐学生,有的是音乐学学生,对于他们各自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色进行。对声乐学生,多启发其对乐曲的歌唱性,让他们把专业中的歌唱感觉更好地带入钢琴演奏中,在连奏的学习和乐句的线条连贯方面,给予他们形象的专业启示。对于器乐学生,弦乐与管乐的音色不同,歌唱性各有特色,打击乐有不同的质感和色彩差异。器乐学生由于经常接触乐队合奏、室内乐演出等,所以对于乐队的立体音响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对于他们的钢琴教学应启发其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在乐谱中感受到不同乐器的音色,想象不同的乐队效果。例如,席特的很多钢琴练习曲富有弦乐四重奏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弦乐四重奏的音乐感受,会帮助他们理解与演奏作品。音乐学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更扎实,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分析钢琴作品,比较它们创作手法的异同,使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其更好地表达与记忆。
三、结语
教师只有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并在具体教学中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侧重,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避免不同专业的“一刀切”,既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对应的教学,又使学生在熟悉的专业语境里更为形象地理解和学习。因材施教和因专业施教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