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这对化学教师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教师的新角色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师;角色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纲要》明确提出了化学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和建议。《纲要》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指令”和“服从”关系,有很浓的强制色彩,教师拥有权力,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法提高积极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摒弃过去一些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的自我更新发展。
一、“组织者”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尊重学生,采取一切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立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对教师来说,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组织能力,比自身的学识渊博更为重要。
二、“主导”角色
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而引导启迪的目的在于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准确地发挥能否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中有很大的牵制作用。只有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才能变为气氛活跃。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指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三、“朋友” 角色
如果化学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加教学活动,教师就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如果教师跟朋友一样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可以直接交往。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只有教师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另外,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是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当中去。
四、“研究者”角色
这里讨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最近化学科学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本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要深刻一点,别成了 “教书匠”。别忘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例如,讲“原子的组成部分”时,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次,如果经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化学教师要不断地开发研究适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最后,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师不要经常开设传统的“教师做,学生看”的实验方法,可以探究开设简单微型化学实验(例如钠与水的反应的微型化),趣味化学实验(滴水生火),家庭小实验等(例如,水与酒精等体积混合探究“1+1是否一定等于2”)。这样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鉴赏”角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改中实验课的位置非常突出,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以前的学生实验基本上“教师做,学生看”,不太重视学生的位置。教师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有什么问题,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解,解决不妥当的,教师站在鉴赏者的位置上,给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帮助者”角色
教师必须尽快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总之,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达到最充分、最理想发展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方向和道路。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每位化学教师,确定好自己的角色,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挑战,树立新的课程意识,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我国的课程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莉. 试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29,第三期.80
[2]陈俊珂.创新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J]. 教育导刊. 2005,2.27
[3] 尹志华等.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主要特征[J]. 贵州体育科技. 2009,3,第一期.68
[4] 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22,第五期.31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师;角色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纲要》明确提出了化学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和建议。《纲要》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指令”和“服从”关系,有很浓的强制色彩,教师拥有权力,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法提高积极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摒弃过去一些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的自我更新发展。
一、“组织者”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尊重学生,采取一切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立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对教师来说,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组织能力,比自身的学识渊博更为重要。
二、“主导”角色
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而引导启迪的目的在于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准确地发挥能否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中有很大的牵制作用。只有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才能变为气氛活跃。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指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三、“朋友” 角色
如果化学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加教学活动,教师就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如果教师跟朋友一样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可以直接交往。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只有教师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另外,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是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当中去。
四、“研究者”角色
这里讨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最近化学科学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本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要深刻一点,别成了 “教书匠”。别忘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例如,讲“原子的组成部分”时,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次,如果经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化学教师要不断地开发研究适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最后,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师不要经常开设传统的“教师做,学生看”的实验方法,可以探究开设简单微型化学实验(例如钠与水的反应的微型化),趣味化学实验(滴水生火),家庭小实验等(例如,水与酒精等体积混合探究“1+1是否一定等于2”)。这样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鉴赏”角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改中实验课的位置非常突出,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以前的学生实验基本上“教师做,学生看”,不太重视学生的位置。教师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有什么问题,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解,解决不妥当的,教师站在鉴赏者的位置上,给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帮助者”角色
教师必须尽快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总之,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达到最充分、最理想发展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方向和道路。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每位化学教师,确定好自己的角色,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挑战,树立新的课程意识,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我国的课程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莉. 试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29,第三期.80
[2]陈俊珂.创新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J]. 教育导刊. 2005,2.27
[3] 尹志华等.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主要特征[J]. 贵州体育科技. 2009,3,第一期.68
[4] 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22,第五期.31